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京的 日语研究生 都有哪些学校?

尚玄
北风
北大、北外、清华、北语、北二外、北师大、首师大、北外的日本学研究中心,另外民族大学、北工大、北林大、北理工都有日语专业,应该慢慢的也都会招研究生吧。北外,北京语言大学

日语专业,考北京的研究生,有什么建议?

小秘密
表演者
日研、北外、对外经贸大学、北师都不错。建议早点定学校,买专业课真题资料,最好能找个那个学校的前辈咨询下,会受益匪浅的。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执行,政治一定要好好看,不要抱着只要过线就行的心理,很多人因为它而卡在外面。PS:如果能找着份不错的工作的话建议不要考研了,现在就业形势很不好,研究生泛滥,除非你很想当老师或者喜欢做学问搞学术研究,如果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你至少要读到博士。说实话读研学到的那些知识毕业后基本用不上,因为太深了,不太实用。如果想提高日语口语水平的话可以靠平时练,读研后你的日语水平不一定能有很大提高,说句不好听的口语不退化就不错了。相反很多人工作后经常用日语口语都不错。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你。好i

北外日研中心与日语系的研究生有何区别

气禀
是狸德也
1. 日语系概述日语系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外交学院设立的日语专业,1986年成为硕士点,1993年被定为全国第二个博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日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和全国重点学科培育单位。日语专业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主干系。日语系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研究生重点培养从事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教学和科研人才。日语系既有日语语言文学学硕,也有日语口译翻译硕士。日语系的日语语言文学有日本语言、日本文学、日本社会文化等方向。2. 日研中心概述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85年9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与日本国国际交流基金为促进两国的教育文化交流而共同创建的,地点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心在教学上采取中日合作、共同培养的方式,其办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中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每年会派遣日本著名学者和教授来中心任教、集中讲学。传说中既高大上,又有最全日语书籍,并且能够吸引全国各地的硕士生、博士生收集资料写论文的图书馆就属于日研中心。日研中心不招收本科生,只有研究生;研究生只有日语语言文学一个专业。日研中心的日语语言文学有日本语言、日语教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本经济等方向。3. 各专业概况北外日语系和日研中心各专业均无本科专业限制,允许跨专业报考。日语口译专业学制为两年,学费20000/年;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制为三年,学费8000/年。招生人数如下:专业 院系 2017拟招生人数 其中推免 剩余人数 日语口译 日语系 10 5 5 日语语言文学 日语系 9 4 5 日语语言文学 日研中心 31 11 20 4. 考试设置及分数线北外考研各日语专业的初试科目有四门:政治、二外英语(翻译硕士英语和二外英语是同一张试卷),以及两门专业课。日语口译的专业课为:359日语翻译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日语语言文学(日语系)的专业课为:651日语基础(日语系)、851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日语语言文学(日研中心)的专业课为:661日语基础(日本学研究中心)、861日语综合能力。北外进入复试需满足两个条件:总分及各科过国家线,两门专业课成绩之和满足当年划定的专业课分数线。2017年文学类及翻译硕士的国家线为:总分345,政治、二外的单科线为53,专业课单科线为80。近几年日语专业专业课的分数线为:院系所 专业 专业课分数线 2017 2016 2015 2014 日语系 日语语言文学 237 225 230 220 MTI(日语口译) 229 209 226 218 日本学研究中心 日语语言文学 220 212 222 219 5. Q&A①两者培养的人才有什么区别?听说日语系培养老师,日研培养学者。回答:日研中心主任徐一平老师就是北外日语系研究生出身,这是最好的解释了。当老师还是当学者,不是由中心或日语系来决定的,是个人志向、综合素质、学术水平等个人因素决定的。②日语系是不是大部分都是保送生?回答:日语系和日研中心都有保送名额,原则上在30%~50%之间。③非日语系的学生考北外日研有希望吗?回答:与你的专业无关,与你的日语水平、专业素养有关。扎实的基础、有方向的复习指导、自身的努力,是你考北外日研的必备条件。④我就想选个好考的,两者相比,到底哪个更好考?回答:不用过多纠结于考哪个院系,无论考哪个院系都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北外的日语专业都是难度比较大,但是准备足够充分就有机会的。とりあえず顽张って!⑤我虽然确定了要考哪个院系,但是没有复习方向怎么办?感觉日语综合这一科考的知识好庞杂,复习起来完全没有头绪。回答:复习没有头绪的时候,可以参考历年的真题进行研究,明确出题方向和重点。综合日语考察的是大家对于日语、日本历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了解,因此,复习的时候更应该全面顾及,要做到地毯式复习,同时又抓住重点。除了与学长学姐进行交流之外,还可以参加对应的辅导,各个方向的老师会带你梳理知识点、整理重点,在老师的指引下,复习之路就会变得相对轻松,目标也更加明确。

北大日语研究生

此二子者
杀犬
国际一级以上的水平根据方向不同要看 汉语版的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日本文学史 等等建议你看北大网站上往年研究生招生目录的参考用书PS:日语研究生很难 我是日语系毕业的 提到研究生就头大 枯燥无聊而复杂的语法啊4级你要到

考北大日语研究生有多难呢?

神笔
烈女传
难度因人而异只有你自己了解你自己的水平也就是说只有你自己知道对你来说难,还是不难我建议你,在网上查查北大日语的考研参考书目10年的要9月份以后才出吧 你查查去年的就行 每年的变化不大

国内招收日语研究生院校排行

孙膑
好人卡
日语语言文学(61)排名北京外国语大学 A+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东北师范大学 A+北京大学 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吉林大学 A天津外国语学院 A北京师范大学 A武汉大学 A大连外国语学院 A浙江大学 A四川外语学院 AB+等(18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山西大学、西北大学、复旦大学B等(18个):黑龙江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苏州大学、鲁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

想考日语专业在职研究生,在北京哪所学校比较好呀,首先是要招日语在职研究生的。

记曰
赵夙
你现在要报大学吗? 还是现在就准备考研? 上大学还是选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然回很痛苦的。 我就是日语专业的。我之所以考研是因为自己即不想去日企也不想做翻译。如果为了找个好工作那根本不需要考研 考个好的证就行了 比如口译 如果考研现在的方向也就三个 日本语言文学 日本语教育 日汉同声传译。不考日语专业的可以跨专业。至于跨什么就看你喜欢了 有一点不同与其他专业就是你考研可以不用考英语 考日语作为外语 比考英语也比较有优势。

开设日语专业硕士点的大学有哪些?

见独
同学你好 截止2010年底 全国共有83所院校开设日语专业硕士点 北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外交学院(共14所)上海: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共8所)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共4所)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学院(共3所)河南: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共1所)山西:山西大学(共1所)山东: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鲁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共5所)黑龙江: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共3所)吉林:吉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共5所)辽宁:大连外国语学院、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学院、辽宁大学、大连大学辽阳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共8所)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共8所)浙江: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师范学院、宁波大学(共3所)湖南: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共3所)湖北:武汉大学(共1所)广西:广西大学(共1所)内蒙:内蒙古大学(共1所)广东: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2所)福建:厦门大学、东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共3所)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共2所)陕西: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共3所)河北:河北大学、燕山大学(共2所)云南:云南师范大学(共1所)最后 预祝你考研成功!

日语翻译类研究生招生院校

执行者
可谓乱矣
建议你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目录查询里搜。(11)北京市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1)北京市 (10008)北京科技大学 (11)北京市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1)北京市 (10028)首都师范大学 (11)北京市 (10030)北京外国语大学 (11)北京市 (1003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1)北京市 (10032)北京语言大学 (11)北京市 (1003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1)北京市 (10042)国际关系学院 (11)北京市 (8020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2)天津市 (10055)南开大学 (12)天津市 (10060)天津理工大学 (12)天津市 (10068)天津外国语大学 (13)河北省 (10075)河北大学 (13)河北省 (10216)燕山大学 (14)山西省 (10108)山西大学 (15)内蒙古自治区 (10126)内蒙古大学(21)辽宁省 (10140)辽宁大学 (21)辽宁省 (10141)大连理工大学 (21)辽宁省 (10145)东北大学 (21)辽宁省 (10165)辽宁师范大学 (21)辽宁省 (10172)大连外国语学院 (22)吉林省 (10183)吉林大学 (22)吉林省 (10184)延边大学 (22)吉林省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22)吉林省 (10203)吉林师范大学 (23)黑龙江省 (10212)黑龙江大学(23)黑龙江省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 (23)黑龙江省 (10222)佳木斯大学 (23)黑龙江省 (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 (31)上海市 (10246)复旦大学 (31)上海市 (10247)同济大学 (31)上海市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31)上海市 (10270)上海师范大学 (31)上海市 (10271)上海外国语大学 (31)上海市 (10272)上海财经大学(31)上海市 (10273)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31)上海市 (10280)上海大学 (32)江苏省 (10284)南京大学 (32)江苏省 (10285)苏州大学 (32)江苏省 (10286)东南大学 (32)江苏省 (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2)江苏省 (10319)南京师范大学 (32)江苏省 (10327)南京财经大学 (32)江苏省 (11117)扬州大学 (32)江苏省 (90007)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33)浙江省 (10335)浙江大学 (33)浙江省 (10346)杭州师范大学 (33)浙江省 (10353)浙江工商大学(33)浙江省 (11646)宁波大学 (35)福建省 (10384)厦门大学(35)福建省 (10394)福建师范大学 (36)江西省 (10414)江西师范大学 (37)山东省 (10422)山东大学 (37)山东省 (10423)中国海洋大学(37)山东省 (10424)山东科技大学 (37)山东省 (10445)山东师范大学 (37)山东省 (10446)曲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