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往北京考研难吗?

神悟
复命
考上与否一般来说与你那一年的努力有关,而和自己的学校什么的没关系,如果你决定了考北京,就要不怕苦不怕累,虽然难考,但是付出的够多就一定有结果,我想最后会胜利的,现在对你,学好专业课是关键这种考研的难度是高考的几倍呢?大概几倍就行,我衡量一下,找找感觉按照高考的感觉去考,如果你高中成绩不错的话,能上

2017考研,想问问大家是怎么选考研学校的,正面临考研择校这个难题,希望大家能给点建议!

焦裕禄
广告帮
  考研择校就好比过独木桥,一个不小心就会失足,所以考生要慎之又慎,读研之3339653739路能否顺利,就业大门是否大开就看你如何去选了。下面关于择校,有以下建议,希望同学不要在纠结,勇敢的选择学校吧!  1、全国所有的研招机构档次一般有如下的几大类:  第一类,就是所谓的名校,例如清华、北大、复旦、南大、浙大、中科大、上交、西交和哈工大等。名校的概念大家都比较清楚,这里就不再详说了,近年,名校热已成为研究生报考的另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考生希望通过考研这条途径,实现自己的名校追求,同期也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就业去向选择的几率。  第二类,就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自主定线的除了以上10个科研院校的学校,即所谓的重点。这些学校的名字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像北京的人大、北航、北师大、北理工,天津的天大、南开,上海的同济、华师,南京的东南、南航,武汉的华工、武大,成都的川大、成电,西安的西工大、西电,广州的中山、华工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类,就是“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的一些高校(除去上面所提到的学校)。具体信息,大家可以通过相关网站上查找。  2、要理性  对于专业和院校的选择一定要理性,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近年实际情况确是考生“扎堆”的现象仍然让业内人士忧心忡忡。  例如,去年报京61所研招单位的考生中,报考“人、北、清、师”这四所传统名校的约占了全部人数的1/3,这种现象越来越激化,学生只是有增无减,我们建议考生们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迎接考研大军的人数上的竞争压力。  考生报考的专业和院校层次须与考研实力相符。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使你更加努力地复习。  考生在衡量选择报考院校时,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比较。尽量获取招生单位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几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  一是看招生单位的录取分数线,是高于还是低于全国统一最低分数线;二是看所要报考的专业院系的录取的平均分和最低分数;第三是看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的录取比例,了解竞争的激烈程度。此外还要看复习资源。考生应该尽力收集目标单位的复习资源。  确定院校及报考方向时,考生要注意如下问题:  1、收集和分析所要报考院校和专业的情况。包括招生情况,即报考和录取的人数。每年有部分考生单追求名校、热专业,不考虑院校录取的实际比例及竞争情况,盲目跟风,最后由于报考院校及专业不符合个人能力,败下阵来,甚是可惜。所以,提醒考生尽量准确定位院校和专业,量力而行。  2、历年推免生所占的比例:推免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3、历年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的比率:应尽量选择比率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招生人数: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  另外,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开办研究生院的单位不过100所。其科研实力、校园环境、师资力量、学校声誉、专业设置等无疑是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在院校定位上,除了网络信息和外界的书面信息以外,校友资源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每年有不少考生在回忆当初确定院校时表示,自己曾借力于曾经的校友,得到了最准凿的报考院校信息。  3、忌盲目  如果确定自己要报考,那就下定决心争取胜利吧。不过,考生应参照以下因素:该院校专业的报考情况、未来发展及就业情况、该校研究生培养侧重及专业水准、并结合个人综合实力与经济能力做出理性的决策。  考生要考虑个人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读研时的花费不是一笔小数目。同时,如果不具备强有力的经济后盾,不妨仔细研究一下国家西部计划、强军计划,师资计划以及热门城市院校以外的研招院校和科研院所,还有一些新增的硕士点。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总之,一方面要完全清楚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完全了解对方学校。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梦想与实际相结合——总之,大家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在走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走好第二步、第三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相信大家必定会迎来最后胜利的曙光。01先选学校还是先选专业应该先选专业,再选学校。专业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路径,而学校的选择,关系到未来的院校竞争难度。选择了意向专业之后,我们的选择面就会变小。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去看全国900多个招生单位,有多少招生单位在招这一专业的研究生,再去判断这些学校里面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只有先选专业再选学校,最终才可能选得出来。02择校择专业要避开哪些误区(1)盲目追热门热门不等于好,冷门不等于差。是否热门,是一个数量标准;而好与不好其实是一个质量标准。(2)混淆兴趣和志趣在审视自己是否真的对一个专业感兴趣时,要思考三点:是不是做好准备在这个专业领域中“奉献终生”;是不是对这个专业熟悉,还是仅仅凭感觉喜欢;是不是真正具备在这个专业领域学习的潜力和资质。(3)拘泥于本科专业选专业的时候不一定要跟自己的本科专业相结合。换句话说,跨专业完全可以跨一个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热门专业是跟着整个产业结构走的,什么产业将来有饭吃,什么产业比较好,是你现在判断不了的。建议大家最好学一个稍微宽一些的专业,以便将来在读研的过程中,根据社会产业的变化方向,去积极地调整你的研究重点。03选择考研目标需侧重考虑哪些点首先要搞清专业和未来职业之间的对口关系,而二者是否对口,主要是看你选的是技术性专业还是实践性专业。技术性专业,如一些工科类、机械类专业,将来工作对口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大。并且从毕业生的意愿来讲,大部分是学这个专业,就在这个圈子里面工作。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专业学科实力。而实践性专业,比如经济类、管理类或语言类专业,本质来讲并不是在学这个知识本身,而是在学这个知识内含的一种思维。读实践性专业的研究生,其意义在于:去一个比较好的平台。这类专业在选择考研目标时需看重学校名气和实践机会。04选定院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首先分析院校名气大不大。学校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或者学科领域内的名校。还要看学科实力,查一下学科排名。如果是在工科领域前五十,院校基本不会特别差;如果是在实践性专业的领域,例如管理学、经济学,前三十的院校也都是非常不错的。此外,还要看地理位置。大体可以划分为中国的东部、西部、南边、北边、沿海、内地。比如说互联网相关专业,一定要去互联网土壤最好的几个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如果学金融、经济,最好就去中国的华东地区,因为那边是金融中心;而华东地区的南京、苏州、上海,对工科同学来说也是非常好的选择。最后是院校的就业及培养特点。这个必须要深入到学校里面去了解。05选择学校有哪些指标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内部指标,一个外部指标。内部指标其实就是看自己的水平、能力、实力;外部指标就是要去了解跟你报考同一学校的学生,目前到底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竞争力。同学们可以综合四点衡量:自身基础怎么样;目标是否有刺激性;目标学校的报录比;自身的内心有多坚定。06如何确定要不要跨专业首先要看本科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将来要考的这个专业,它的专业课考的那个科目,在你的本科阶段是否是核心课程。其次是否跨学科。要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之间是否存在一些内在的逻辑关联。例如本科学数学,你考经济学、统计学,可能会得到老师的青睐;本科学外语,你考新闻传播学可能有一定优势,你和其他同学相比就有了一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最后,考虑你考研是为了学术研究还是就业?由此决定你到底是要考学硕还是要考专硕。此外还要考虑,如果跨专业,你要去跨什么样的专业,是跨那些统考的专业,还是跨那些自主命题的专业?07选定院校有哪些步骤第一步是先定自己准备考什么专业。如果专业定不下来,就要定准备考什么学科门类、准备考什么一级学科。建议小可爱们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一下,全国总共有多少所院校在招这个专业,做一个列表。第二步是把这些学校中你不可能考的学校剔除。剩下的学校按照是不是双一流、985、211,是不是34所,学科实力,全国排名进行排序。进行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把信息查出来,做一个综合测评及排序。第三步是对这些院校的性价比进行综合分析,缩小目标范围。第四步看实力,看实力就看复试分数线和招生人数这两项。一个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会有起伏,比如说一年350、一年340、一年370,大家可以粗略地算出它的平均复试分数线,然后往上提15分作为初试成绩目标,或者就取它的历年最高标准去做准备。招生人数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不到四五个,那就属于难度非常大的;如果招生人数比较多,我们考研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北京科技大学的本科应届生考研难吗

范艳
错情记
北京科技大学考研难考吗 正文1、考取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总体难度【相对容易】。2、考研难易主要看招生单位所处的地域、名气、排名等,因为报考生源不同。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重点大学都难考,而非重点大学则相对好考。北京科技大学是【211高校】,所在城市位于【北京】。3、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和报录比也是反映该校考研难不难的重要指标,点击可以查看【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北京科技大学考研报录比】4、考研难易还要看各人的备考:如果备考充分就不难,否则就难。因为能否被录取是看初试和复试的分数排名。5、基于每位考研的同学都想了解考研难度的数据,我们考研派经过多重数据维度的考虑和收集整理,现整理如下考研难度院校排名, 。数据考虑了本科生源质量,学校在各大榜单上的排名情况,同城院校聚集程度和同城排名情况,学校所在城市的吸引力(一线、二线、三线等等),学校的类型(综合院校、师范院校、理工类院校、农林类院校等),同学搜索xx大学+考研的关注指数等数据,经过不同指标的加权计算得出难度指数,供各位参考。考研难度除了学校的吸引力外,还与报考的专业相关,请各位考研的同学根据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综合考虑报考。问题,可咨询我们考研派研究生学姐团队(点击顶部获底部QQ图标即可),帮你回答各个专业的难度分情况。。北京科技大学考研专业目录: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力学土木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矿业工程(专业学位)安全工程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动力工程(专业学位)环境工程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专业学位)文物与博物馆冶金工程(专业学位)冶金工程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物流工程★物流工程设计艺术学自动化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控制工程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数理学院数学物理学统计学固体力学(专业学位)软件工程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位)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生物工程东凌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学位)工商管理文法学院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社会学(专业学位)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社会工作文艺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位)翻译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固体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专业学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材料工程(专业学位)控制工程(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建筑与土木工程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材料工程工程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材料工程(专业学位)冶金工程(专业学位)控制工程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材料工程(专业学位)冶金工程(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物流工程★物流工程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学位)冶金工程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材料工程

从外地考北京研究生会不会和高考一样很难

沙穆
四端
我会从整体分析北京的优势,哪类同学适3431363664合报北京的学校一、北京地区独特的优势 北京拥有985/211高校数量全国第一:全国共有39所985院校,北京地区拥有数量最多,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院校,占到了20.5%;“211工程”院校共有116所,北京地区有26所排名第一,占比22.5%;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共有36所高校,北京地区独占8所,占比达到25%。在这样的大学城中,你想学的方向在北京基本都能找到,且在领域中在全国均属顶端。随之而来的丰富的导师资源、工作实习机会就更不必多说了。北京释放就业机会及薪资水平全国第一:根据《2019上半年GDP十强城市中高端人才分析报告》显示:从十大城市上半年的人才需求占比来看,北京释放最多的就业机会,其人才需求占比为14.09%,为人才需求第一梯队;在人才供给占比方面,北京仍为第一梯队,和上海一起,汇聚了全国超过三成的中高端人才。另外,从GDP十强城市中高端人才的月薪排名来看,北京、上海、深都超过2万,北京以22306的平均月薪位居第一。整体来说,政策倾斜、教学资源丰富、人才汇聚、就业前景广阔,让北京相比其他地区,容易让你获取的人际交流,更快的生活节奏,更高的胸怀眼界,但随之而来的自然是报名人数增多,竞争激烈。 下图是一高考学生的母亲咨询高考择专业,但分数不够不得已作罢。后经推荐去了性价比较高的东北林业大学,已被录取。二、报考/推免人数全国最多  报考人数全国最多:以2019年考研报考情况为例,全国共有290万同学报名参加统考。其中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人数共有38.3万人(不含推免生),占总人数的13.21%,全国排名第一。推免人数排全国前列:无论是推免人数还是接收推免人数,北京相比于其他地区普遍偏高。一般情况下,排名越靠前的学校接收推免生的比例越高。根据2018年高校数据统计,北京师范大学推免生占招收人数的57.2%,北京大学占比49.2%,一些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占据了90%以上,有些专业甚至达到了100%……抛开具体院校的报录比情况,光是以上这两个数据,就足以证明报考北京的竞争程度相对其他地区要激烈得多,所以报考有风险,择校需谨慎。三、推荐报考北京的三类同学 这里推荐三类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北京:第一,有明确缘由的,或者有北京/北大情怀,或者家离北京近,或者男/女朋友在北京等等;第二,虽无明确缘由,但有实力的,或者本科出身不错,或者本科成绩不错,或者专业实力不错等等。第三,虽目前无实力,但做事有狠劲儿的,凡自己认准一件事情,能下狠心去做,不轻易放弃的同学。简单来说,要不【你足够想】,要不【你足够行】,否则,并不推荐报考北京地区院校。不是说报了一定考不上,而是反过来你完全可以选择其他地区院校。毕竟有些热门学校热门专业的分数就是神仙打架,绝对不是一般人之功,也不是一年之功。以我带的学生为例,考北京知名院校的同学,几乎都是二战以上,比如去年出的经验贴,就有三战上人大,三战上对外经贸的,而且还并不是以稳妥的初试分数被录取的。去年还有一同学让我印象深刻,他二战:数学125,英语69,政治63,专业课138,总分395,仍然被中国农业大学金融专业刷掉,最后调剂黑大,这个分数来说,非常可惜。上面的这些建议,是从整体的报考动机给大家的建议。但如果有同学并不具备上述条件,还想来北京求学,这里还有一些其他较为实用的建议供大家参考。第一,可以考虑热门学校一些非热门学科,比如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等学科,中国农业大学数学、生物物理学等,甚至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依然相对弱势的学科。这里的非热门专业不仅仅指的是报名人数少的专业,还有新开设的专业也是可以“捡漏”的。比如,我前年带的一个学生,考对外经贸的全球史就是因为新开设的专业,所以录取门槛很低。第二,可以考虑热门专业中的非热门学校,比如中央民族大学是985、211、双一流院校,但不参与单独划线,2019年考研经济类的国家线为345分,中央民族大学公布的拟录取名单中国际商务和金融专业最低录取分数为347分,且存在大量的调剂录取,在同等级院校中性价比算是非常高的学校了,相比于对外经贸大学经济类的学科成绩要低30分左右。记住,没有绝对热门的院校,也没有绝对热门的专业。每年有很多考研学子胡乱择校择专业,导致年年战败。但如果能学会其中的诀窍,考研会相对简单很多,甚至有的完全可以捡漏考上一个好学校,成为别人眼中的幸运儿。想要用好上面这两个建议,一定要确定好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并查好数据,才可做决定。四、哪些择校工作必须做 1、必须拿出准确的数据,用数据说话!(1)拟报考院校(可不止一所)的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录取人数(需要除去推免人数、少干等名额),报录比、招录比两个数字能反映该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2)录取分数线、学校单科分数线、真正录取名额的分数区间。(3)初试难度(参考书目数量、难度及喜好),获取初试资源的难易程度(这个很重要)。(4)从大多数同学的反映来看,北京地区在英语、政治、专业课方面存在略微压分的情况。另外还要注意歧视是否严重(非211、985等硬性条件);学校是否过分照顾本校资源(比如专业课题目已经公布给本校学生、比如复试本校学生走过场);学校是否照顾第一志愿的同学(即使第一志愿没有考生,也会给一些本校调剂或者其他推荐)等等。2、查询时间跨度为3-5年(不可只查一年),考研分大小年。3、最高效的办法是直接问之前考这所学校的学长学姐要资源,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一切都想着从零开始。但所有拿到手的资源,都尽量去核实,不可一味道听途说或偏信一两个人的说法。如果你的查询工作可以做得足够详细准确;如果你能认识比较靠谱的学长学姐;如果你能动用一些可利用的资源;如果你可以获取一些含金量很高的消息,比如有些专业很对口但无人问津;有些新增专业、新增学院或各种扩招的情况(这些在最开始条件都是相对宽松的),都可以帮助大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祝同学们一战成硕!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考研学校排名及难度

人兽战
金画眉
难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自信,找到自己理想的学校,相信自己,向那个方向努力,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还能成功吗?先找好自己想去的地域,选定学校,自信是第一步,祝你成功!

北京哪个学校考研相对容易些

失者
鬼磨坊
热门院校难度系数都比较大,不过只要自己用心没什么是不可能的。考研最容易专的211大学专业1、土建属类考研专业土建类专业是近两三年才开始跃入考研排行榜的,算是工学中的例外者。土建类含土木工程、建筑学、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这类专业历来以录取分数高、就业率高而著名。2、医学类考研专业医学类专业作为“人命关天”的技术性专业,其博大精深,可谓无边无涯,读研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如果研究一下近五年来的高校招生目录,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临床医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有的甚至是本硕博连读,而且其招生量仍在逐年扩大。3、经济学考研专业经济学类专业的名字非常诱人,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用管理,哪一个不是金光灿灿、熠熠生辉的?仿佛一入其门,就能顺利做上金领一族,所以年年的录取分数都能傲视群雄,高高在上。

北京哪所大学金融考研好考?

国仲
汤放其主
金融这几年属于考研热门专业,好学校都难考。只有招金融硕士的普通学校,分数低。

考研,哪些学校比较容易?

快节奏
非不我告
总体而言,考研难度较大3365653832。从2018年的数据来看,报考人数238万,而实际通过考研录取的人数,大约60万人。所以,考研的全国平均录取率较低,大约只有25%左右。考研难度通常与学校层次具有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学校越好,往往难度越大。这一点算是常识了,毕竟学校越好,则往往学历的含金量越高,市场认可度越高,难度自然往往也越大。具体来说,国内大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普通大学。这个层次往往指的是非985非211的双非大学,双一流评定后,也就指的是非双一流大学。这个层次的学校,大多数考研难度较低,很多学校和专业因为地域、名气、学科实力等多方面因素,使得研究生生源不是很好,所以往往考研的人数不是很多,考研难度不大,不少学校上国家线就能被录取,不少学校还需要调剂。不过,随着近几年考研越来越流行,这些学校的生源也在增加,特别是其中的佼佼者,比如以前很有影响力的东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本身实力不逊于一般211,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落选,它们的生源也很不错,考研也有一定难度。第二层次,211和普通985。这个层次考研相对较难,毕竟都是重点大学,学校实力、学科实力往往都很不错。很多强势211考研很有难度,比普通985难度往往还大。比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当然,即便是同层次的学校,不同专业,考研难度差距依然很大,比如四川大学,其口腔学与机械专业的考研难度就天壤之别。不过总体而言,这个层次的学校属于难度较大的学校。第三层次,国内一流名校,top15左右的学校。这个层次属于国内的顶尖大学系列,内地最强的大学了,总体而言,名气大、学科强、生源好,考研难度自然较大。主要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等学校。当然,上面所说的三个层次只是粗略划分,实际情况比较复杂,考研不但要看学校,还要看专业。只是题主的问题是问的学校,所以对国内的大学作出了这样大致的粗略划分。具体报考,以实际的报考学校的情况和专业情况为准。学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往往差异很大。

北京哪些大学研究生比较好考

股啊股
第四维
北京化工3366306462大学简介:创办于1958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0个学院,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博士点,50个硕士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养)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数据: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88/477,市内排名第15/48,理工类排名第38/154。学科门类排名:哲学129/169、法学205/341、理学85/326、工学46/343、医学122/179、管理学176/343。北京科技大学简介:创办于1952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9个学院,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8个博士点,109个硕士点,19个专业硕士点,12个国家重点学科。数据: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34/477,市内排名第8/48。理工类排名第17/154。中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35/56。学科门类排名:哲学166/169、经济学169/250、法学146/341、教育学157/198、文学154/316、理学95/326、工学22/343、管理学48/343。北京林业大学简介:创办于1902年,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211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3个学院,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点,9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有教师989人,其中两院院士5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33人。建有10个国家级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研究中心或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据: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94/477,市内排名第16/48,农林类排名第6/32。中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56/56。学科门类排名:哲学125/169、经济学150/250、法学194/341、教育学180/198、文学174/316、理学98/326、工学105/343、农学9/109、管理学61/343。中国农业大学简介:创办于1905年,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13个学院,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1个博士点,136个硕士点,1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部级重点学科。数据: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30/477,市内排名第6/48,农林类排名第1/32。中国研究生院总排名:第31/56。学科门类排名:哲学95/169、经济学87/250、法学231/341、文学253/316、理学28/326、工学52/343、农学1/109、医学117/179、管理学30/343。中央民族大学简介:创办于1941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大学之一。现有23个院系,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博士点,64个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3个国家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数据: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第126/477,市内排名第18/48,民族类排名第1/12。学科门类排名:哲学47/169、经济学110/250、法学23/341、教育学111/198、文学43/316、历史学30/130、理学217/326、工学318/343、医学126/179、管理学18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