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黄鸟
所作所为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澳大利亚的地形很有特色。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国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东北部沿海有大堡礁。沿海地区到处是宽阔的沙滩和葱翠的草木,那里的地形千姿百态:在悉尼市西面有蓝山山脉的悬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脉高大、优美而历经侵蚀的火山颈,而在阿德莱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则是一片平坦的原野。澳大利亚的约70%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中部大部分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澳大利亚有11个大沙漠,它们约占整个大陆面积的20%。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平坦、最干燥的大陆,中部的艾尔湖是澳大利亚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能作畜牧及耕种的土地只有26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带。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虽然时差与中国只有2-3小时,但是季节却完全相反。12-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9-11月为春季。年平均气温北部27℃,南部14℃。澳大利亚跨两个气候带,北部属于热带,由于靠近赤道,1-2月是台风期。澳洲南部属于温带。中西部是荒无人烟的沙漠,干旱少雨,气温高,温差大;在沿海地带,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扩展资料: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这两个河流系统形成墨累-达令盆地,面积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大陆总面积的14%。最长河流墨累河长2589千米。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面积超过9000k㎡,但长期呈干涸状态。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干燥的大陆,饮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并依赖大坝蓄水供水。政府严禁使用地下水,因为地下水资源一旦开采,很难恢复。2006-2009年,厄尔尼诺影响扩大,导致降雨大幅减少,澳大利亚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纷纷颁布多项限制用水的法令,以节水渡过干旱。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澳大利亚

自然地理环境对美洲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有何影响

湛露
莫不出焉
(一)高大山地偏居太平洋一侧的地形结构使其经济活动长期指向大西洋区域 绵长高峻的科迪勒拉山系偏居于太平洋岸一侧,不仅成为美洲自然地理分异的突出地理界限,而且也成为人类活动东西间联系的巨大屏障,加之山系以东平原、高原面积广大,为经济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地理空间,以及历史上东部地区是来自大西洋彼岸的欧洲殖民者最早落脚和开发之地,遂使美洲国家经济活动长期以来都是指向大西洋区域,并与其对岸的欧洲一起共同支撑了大西洋区域200多年的繁荣。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东孟国家、中国的崛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区域经贸活动的加强,以及美国国内“阳光地带”的勃兴,这样就促成美国对外经济活动的重心开始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如1992年,美国跨太平洋的贸易比跨大西洋的贸易高50%。对拉丁美洲来说,其经济活动的重心仍面向大西洋一侧,且与欧盟国家的关系不断加深。如1996年南方共同体市场与欧盟的贸易总额达到400多亿美元,超过了该集团同美国的贸易额,曾引起了美国的不安。而且与此同时,拉美加入APEC组织的国家却只有墨西哥和智利两国。 (二)拉丁美洲的矿物资源对其经济成长的方式、水平,聚落与交通运输网的形成等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进步也有重大影响。正是拉丁美洲的白银开采为欧洲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资本积累。也正是作为拉丁美洲银矿开采者——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过于热衷于积累财富而轻于工业技术开发,使得欧洲近代经济的重心最终由南欧诸国转移到勤于技术开发的英国。拉丁美洲的许多中心城市,如智利的圣地亚哥、玻利维亚的波哥大、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秘鲁的利马等都曾作为采矿中心或矿业服务中心而发展起来。拉丁美洲现有的陆上交通网基本上都与采矿区相联系,表现为一个典型的以对外输出物资为宗旨的伞骨状路网(即以沿海港口为顶点和输出点,向内地矿区呈辐射状延展)。由于丰富的矿物资源吸引了大量欧洲资本,使拉丁美洲形成了较普遍分布的大型采矿区及与其相联系的城镇和商品粮种植区,这对其以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最后,也正是拉丁美洲矿物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供给才保障了欧、美对有色金属和铁矿的需求,从而促进了近代工业革命欧、美的扩散。 (三)如果说金属矿物资源是拉丁美洲对世界经济的重大贡献的话,那么石油资源则是影响其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就业前景

不谴是非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就业前景应该还可以,主要都是从事环境方面的工作,有自然资源局或者是国土局这种单位是可以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11里算什么水平?值得报考吗?

指南针
鬼媾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211里算上游水平,值得报考,特别是地质专业全国第一。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校的地质、工程等系科合并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于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文革时期外迁。1975年整体迁至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在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进入教育部直属高校序列。2006年,教育部、原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扩展资料:学校有专任教师1724人,聘请校外教师245人,本科课程授课校内教师数16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5人(长期项目7人、短期项目3人、青年项目15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0人(特聘教授11人、讲座教授5人、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长期项目8人、青年项目3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80人(特聘教授20人、讲座教授16人,楚天学子44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湖北省教学名师9人。

海洋与环境(自然地理)的关系?

病间
势荣
台风(飓风)、海啸、龙卷风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海水蒸发形成云,云随风漂浮,形成大气,遇到冷空气猴形成降雨,一部分汇入江河湖海,一部分深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再经入海口,回到起始点。地球70%被海洋覆盖,海洋有丰富的水资源,待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以后,可以积极有效利用。

关于武汉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的一些问题

环保路
国衰
武汉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招生信息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备注 01 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02 城市地理与城市模拟03 历史地理与环境04 旅游规划与管理05 社会文化地理与制图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12德语③642自然地理学④881经济地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遥感导论②现代地貌学 武汉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参考书目 642 自然地理学:王建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81 经济地理学: 刘艳芳主编:《经济地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年人文地理学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10年 本院系招收人数:180 专业代码:070502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同等学历 01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02城市地理与城市模拟03历史地理与环境04旅游规划与开发05社会文化地理与制图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德语③640自然地理学④884经济地理学 ①遥感导论②现代地貌学

怎么画新疆的地理思维导图,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挥斥八极
官治其职
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各民族迁徙融合的走廊,是"一体多元"文化和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保卫祖国的边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推动着历史的文明进步。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意为故土新归),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开创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纪元。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首府设乌鲁木齐市(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从此掀开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区位交通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贯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天山是新疆南北地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2.3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全长2486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在天山东部和西部,还有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盆地和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

考研和考公务员,二者相比哪个更难一些?

徐谓
奥菲斯
其实都难,但如果一定要比的话整体难度来看还是考公务员更难一些吧。根据一些不太权威的数字统计,2018年考研的报考人数是238万人,录取人数有54万,考研报录比是3:5:1,差不多三到四个人,就有一个人被录取;至于公务员的话,比方09年中央国家机关招录的公务员职位约为1.35万个,但报名人数却有105万人,录取率约为1.74%,也就是换句话说,100人里面,至少98个人被淘汰,这还是09年的数据,近年报考人数是只增不减,那从报考人数差距以及竞争力度来看,公务员就要比考研要大得多。然后近年由于政策以及风向问题,为了提高执政水平,保证进入机关单位的公务员队伍的人员素质,那公务员的考试自然也变得越来越正规,那么正规也代表着笔试难度以及面试把关考核等会越来越严谨,容不得半点混水摸鱼;至于考研的话,至少从报录比上来看,录取机会还是会比考公务员大一些,而且加上各类专业人数稀少,人才储备量不足,许多高校都在有计划的进行扩招,那么只要考生准备充足,或者是在面试的时候某些闪光点的打动了导师的话,凭着较高的印象分,也是能带着运气成分获得入学资格的。不过无论怎么说,只要决定了做某件事,就不要去比较,不要在过程中计较得失,要埋头去干,参与过投入过你才明白固中感受。放手去做,只要你用心了,或许就会被幸运之神眷顾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武汉两个校区有什么不一样?

火鸟
春之梦
在地质大学本科读了四年,在这里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将主要从历史沿革、校园环境和综合评价几个方面来回答一下。1、历史沿革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武汉地质学院”,在1987年,武汉地质学院改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总部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研究生部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根源上来说,两个校区是一脉相承。到了2005年,教育部文件确定两所学校分别独立办学,但是都发展的很好,除了本来就都是211高校,06年和08年,北京和武汉两个独立校区都分别申请上了“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可以说,两个校区的发展是齐头并进。总的来说,由于武汉校区继承了武汉地质学院总部的很多资源,导致例如图书馆藏书很,也发展出一批优质专业。两个学校的地质学以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学科都建设的不错,而武汉校区拥有有特色的学科,例如宝石与材料工艺学和煤与煤层气工程等等。2、校园环境由于北京寸土寸金,北地的校园自然是比武地的校园面积要小上一圈(其实小了非常多),武汉校区的校园环境比北京校区要好一些,但是北地具有更好的地理优势,例如北地被称为“学院路八大高校”之一,自然时不常的去周围高校蹭蹭课也不成问题。而且学校周围有五道口这个商圈,比较热闹繁华,时不常出去和同学吃饭聚餐也不成问题。3、综合评价总的来说,北地地理位置更好,对于未来如果想要在北京这种一线城市发展的同学来说,这种地理优势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带来一些便利。武地的校园环境更好,如果想要在更加宽阔的校园中学习生活的话,武地会有更好的生活体验。从学科优势角度上来说,虽然以前武汉校区是总部,但是自从独立办学后,北京的地大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两校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最后我觉得还是由于北京地理优势,北京的地大分数线一般都要更高一些,但是如果想要就读于地大的优势专业的话,武汉的地大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