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怎么样?想考这里的研究生。

救生员
黄浦江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才成立不久,目前只有一个专业,招收全日制和在职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传播学。2016第一届招生,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18,由于没有任何数据参考,很难对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和传播学专业做出评估。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传播学专业2016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研究方向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03.编辑出版学04.广告学05.媒体经营管理考试科目   01-03方向: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0 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④833 大众传播 04-05方向: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620 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④834 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 考试科目信息        院系简介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New Media】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2月,是一个专注于新媒体创新发展的科研教学机构。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学的学术科研积淀,致力于推动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舆情、新媒体用户、新媒体产业、新媒体政策以及新媒体与社会领域的研究;积极搭建高层的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理论创新,提升国际影响力,努力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思想库、人才库和成果库。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官网http://snm.pku.e.cn/

北大新媒体研究院考研问题

得石椁焉
目标战
新媒体是今年刚成立的新院系。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成立较早。北大每年跨专业考上北大的太多了,所以不必担心。如果专业课差可以上一下新-祥-旭的辅导,效果非常好。把握心态。这是两个不同的学院,考题肯定不一样。现在网络课程很受欢迎,只要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可以随时试听,自主安排学习。像王江涛、石磊、朱伟、阮晔等辅导老师的网络课程反应都很好,建议考虑下哈!

三本学校通信工程专业,跨考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专业研究生(新闻传播学),假如初试过了,复试会不会被歧

四海之内
五逆
基本不会。本人就是北大新传硕士,本科也不怎么样,专业也非新闻传播。老师在复试之中问你本科来自哪儿学的什么专业时的态度都是很好的。同学之中也有一些所谓“出身较差”的。事实上,与某些学校不同,北大对你的初试成绩看得相对较重,初试成绩足够高,老师不会轻易将你pass掉。初试成绩可能直到你选择导师时都会起着一定作用。在分数线边缘的同学则很危险。新媒体方向的老师都比较学术大牛,所以,尽可能地初试考得高吧,没事的时候多看一些除了那些什么新传考研大全啊必胜啊之类的很功利的书外其他的国内外传统及前沿的“大书”,开阔开阔视野。加油。谢谢你一般的学校只要是初试过了的话,复试都没问题。但是第一专业会影响你的就业,许多用工单位看重的是第一专业。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这是在北京大学里面吗?

于光
李孟夏
要考新闻专业,如果是新闻学类研究生的话推荐考排名前四的:人大、复旦、中国传媒大学和暨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话推荐考前三名的:中国传媒大学、人大和复旦。不过如果向往编辑学方向发展的话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专业是全国排名第二哦,非常强。如果是传播学的话建议考中国传媒和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隶属于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好的新闻学院之一。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和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创办于1918年,主要分为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告学系。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  北京大学是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享有中国新闻教育史上“五个第一”的声誉。  ● 1918年,北京大学开设了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门新闻学课程。  ●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  ● 1919年,北京大学教授徐宝璜撰写的《新闻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学著作。  ● 1919年,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出版的《新闻周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   校长许智宏和中宣部副部长王晨为学院揭牌● 1952年,北京大学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 许智宏校长、邵华泽院长与特聘教授合影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经过十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  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  研究生设置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  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503新闻传播学(2009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位居第7名。  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要学播音主持能考吗

请问北大传播学硕士生考试需考那些科目?

罗西塔
绊脚石
北大传播学分好几个方向,国际传播学方向的专业课卷是用英语出题,其他方向都是用中文出题。招生专业:传播学 (050302) 人数:56 研究方向 01.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02.大众传播(含广播影视)03.新媒体与网络传播04.广告学05.媒体经营管理06.编辑出版学 考试科目 关于考试科目④:01、02、03、06方向限考大众传播,其中01、06方向为75分大众传播知识,75分为专业方向知识,02、03方向为150分的大众传播知识;方向04、05限考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其中50分为市场营销知识,100分为专业方向知识。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615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 4 848大众传播 、849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最近几年没有参考书目但可以推荐一下这几本《传播学总论》《传播学史》《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传播理论》《传播学在世界》《文史要览》王振业等这些都是中国传媒大学得书目,但是因该烤的东西都差不多。如果你本科学的就是这个专业知识的话,可能要容易一些。虽然北大名气比较大,但是传播学排名不是特别靠前,可能有点优势吧。我在准备考中国传媒的传播,只能说这么多了,希望能帮到你~考试科目关于考试科目④:01、02、03、06方向限考大众传播,其中01、06方向为75分大众传播知识,75分为专业方向知识,02、03方向为150分的大众传播知识;方向04、05限考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其中50分为市场营销知识,100分为专业方向知识。 本专业招生总数含深圳研究生院40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5%。详见深圳研究生院招生说明。1 101政治2 201英3 614传播学综合知识 (传播学理论与方法)4 841大众传播 、842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

北大传播学考研

王雱
伽利略
这六个方向要考两门专业课,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一和专业二。第一门专业课的名称叫传播学综合知识,这是6个方向都要考的,题目是一样的。第二门专业课是这个样子的:卷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给01、02、03、06方向的考生用的,也就是841大众传播,满分150分,其中前75分的题01、02、03、06的考生都要做,后75分的题又分为3种,一种是国际传播,全英文答题,适用于方向01的考生;1种是大众传播,适用于方向02、03(这两个方向初试试题完全相同);还有一种是编辑出版知识,适用于方向06的考生。这3种试题都会在卷面上标示清楚,一目了然,每个方向的考生只答自己方向的试题,不用管其他。比如说,我是考编辑出版,就答前75分的题和后75分编辑出版方向的题。842广告学与媒体经营管理是第二门专业课的第二种卷子,适用于方向04、05的考生满分150分,前50分的题目是市场营销知识,04、05的考生都要答,后100分的题目分为两种,一种是给广告学的考生答的,一种是给媒体经济管理的考生答的,这就是所谓的“专业方向知识”。楼主想考媒介经营管理,那就是考一门传播学综合知识——专业一,再考一门市场营销+媒体经营管理知识——专业二。我想给楼主详细解释,所以说了这么多,其实完全没有这么繁琐,去北大新传买了真题看看就明白了,试题上标示的特别清楚。其实我一直不太明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看不懂北大的专业目录,考研论坛上、QQ群里都不断有人问。

谁能介绍一下北大新闻传播学院?

慧能
浪荡儿
北京大学享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的声誉。早在1918年北大就开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门新闻学课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由校长蔡元培亲任会长。北大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新闻学著作,创办了中国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大拥有徐宝璜这样的“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著名新闻记者邵飘萍等曾任新闻学研究会的导师,青年毛泽东曾是研究会会员。以北大为中心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活动,为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辉煌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北大两度在全国率先开办新闻专业,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一时期的毕业生大都成为我国新闻教育和新闻战线的骨干力量。 1917年,北大开风气之先,聘请留美研习新闻学的徐宝璜教授为文科各系学生开《新闻学》选修课,介绍欧美新闻概况和新闻学理论,在中国高校中开设了第一门新闻学课程。1918年春,学生罗章龙、谭鸣谦把成立新闻社团的愿望向时兼校长室秘书的徐宝璜教授及常向他们约稿的《京报》社长邵飘萍提出。徐当即表示支持,“愿意指导同学学习”,邵则写信给蔡元培倡议北大成立研究新闻学的研究会。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18年7月6日,蔡元培将草拟的新闻研究会简章8条发表于《北京大学日刊》上,准备成立以“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为宗旨,以新闻的范围、采集、编辑、选题、新闻通讯法、新闻纸与通讯社为研究内容的研究会。1918年10月4日,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北大新闻研究会成立,蔡校长致开会词。指出民国后新闻纸骤增,但“惟其发展之道,全持经验”,因此有必要组织学会研究新闻学,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本特别之经验而归纳之,以印证学理,或可使新闻学有特别之发展”;强调应保持新闻品格,反对刊登诲淫的黄色广告和猥亵纪闻。研究会主任徐宝璜讲演《新闻纸之职务及尽职之方法》。 1919年2月19日,研究会改名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改宗旨为“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进一步突出了新闻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结合。1919年4月20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份新闻学期刊《新闻周刊》,目的是“便会员之练习,便新闻学识之传播,便同学之商榷”。该杂志共行三期,五四以后停刊。1919年10月16日,举行第一次研究期满仪式,蔡元培亲自向包括毛泽东在内的55人颁发听讲一年和半年的两种证书。1919年10月19日,新一期研究会正式开展活动。但由于蔡元培被迫前往欧洲考察教育、徐宝璜到平民大学任教、邵飘萍流亡日本,估计到 1920年底研究会停止活动。但徐宝璜教授的新闻学讲稿,得以出版,并传之后世。开中国自写新闻学著作之先河。此后,北大的新闻学专业教育停滞了二三十年。但北大其他专业的许多毕业生却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并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但是在燕园这片土地上的新闻学教育并未停止。1924年在高校兴办新闻科系的高潮中,由美国新闻界发起在燕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系。发起委员会主席是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院长维廉(Walter Williams),筹办基金为5万美元。由白瑞华(Roswell S. Brittan)任系主任,纳什(Vernor Nash,又译聂士芬)等任教授。虽然,1927年该系曾一度停顿,但在1929年得到恢复并发展很快。课程设有新闻学原理、编辑、采访、写作、管理、印刷、照相等,师生承编《燕大周刊》的新闻副刊,并合办燕京通讯社。最初仅发英文稿,后增发中文稿,供京、津、沪、汉口和香港、东京、纽约等地的10多家报纸使用。该系的体制设施比较完备,被称为"远东方面最新式而设备最完全的新闻学校"(赵敏恒,《外人在华的新闻事业》,中国太平洋国际学会,1932年版,第148页)。现在长眠于未名湖南岸的斯诺等人,曾任教于此。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进一步加强了政府对新闻教育的领导和有计划的发展。燕京大学新闻系并入北大中文系,改设编辑专业邵飘萍(后改称新闻专业)。当时的系主任是罗列,教授有方汉奇等人。从1952年到1955年的四年中,北大中文系一方面接受燕大新闻系并入的三个年级的 90余名学生,一面逐年招收新生累计达250人以上,这批学生成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坚力量。1958年6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人大新闻系,教师、图书资料等随调。1971年,人大被撤消,该校新闻系不复存在。是年9月,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得以恢复。人大新闻系部分教师于1973年按建制分配到北大任教,著名的有方汉奇等人。但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受极左思潮干扰,很不正规。1977年全国高校恢复招生,北大新闻专业开始正式招生。1978年人大复办,北大新闻专业并回人大。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与传播学有关的书籍被介绍到国内,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被国人所认识。1983年6月,根据中发(83)15号文件指示,北大在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学院前身)设立“国际文化交流”专业,开始招收双学士生。1985到1988举办了几期研究生班,1991年至今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1986年开始在国际政治学硕士点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的研究生。并逐步培养了一支年轻而又有实力的从事国际传播、文化交流、新闻传播等专业的师资队伍。1984年,国家将编辑学专业正式列入本科生招生目录。北大作为全国十几所高校之一在中文系设立了编辑学专业,并接连培养了10届学生。这写专业的建立,使得新闻传播学类在北大血脉相继,并形成一种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1993年北京大学艺术教研室,为适应社会需要,开始进行大专层次的广告教育。 1994年北京大学艺术学系成立,1995年广告学专业开始正式列入北京大学本科专业招生目录。而与此同时,其它几个专业继续发展。1994年,编辑学调入信息管理系,更加强调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培养传统的编辑,更侧重向培养网络编辑、电子出版人才的方向发展。1997年,国际关系学院开始在国际政治学硕士点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而编辑学也已在图书馆学专业硕士点下招收编辑学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广告学则在艺术学硕士点下招收广告方向的研究生。1998年国家进行专业目录调整,国务院学位办将传播学列入了研究生学科目录,国际关系学院申请传播学硕士点,并于1999年正式招收国际文化传播和国际新闻传播两个方向的硕士生。[编辑本段]学院主页 http://sjc.pku.e.cn/[编辑本段]学院发展 20世纪80年代,北大在不同的院系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国际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广告、编辑出版、信息管理等专业的课程,逐渐形成一个从事新闻、传播徐宝璜学等学科教学研究的师资队伍,其共同特点是年轻化和专业功底强,他们大都有在国外留学和研究的背景,知识结构新,吸收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学术眼光,在专业上能够形成互补的局面。新闻与传播学是交叉型学科,北大文理学科齐备,具有广博坚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学科基础和良好的学术氛围,具备全国一流、得天独厚的综合学科环境,为培养信息时代新闻传播人才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技术保证,而北大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频繁的国际交流则为北大的新闻传播教育走向世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2001年5月28日,北大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恢复建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以继承光荣传统,再创今日辉煌。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在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截止2006年5月,学院现有教师31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13名。学院教师已出版专著或译著71本,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23篇,承担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机构的学术研究课题4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现有全日制学生74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7人,硕士研究生251人,二学位20人,本科生414人,各层次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共97人。另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经过5年的发展,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已成为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许智宏校长、邵华泽院长与特聘教授合影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截止到2006年9月,学院教师已经达到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全日制学生达到6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407人,此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 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503新闻传播学(2009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位居第7名。 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编辑本段]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邵华泽院长的题词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构筑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桥梁。http://sjc.pku.e.cn/

中国高校研究生国际新闻专业排名

采葛
寒暑不时
  中国人民大学 专业排名:1 专业评分:85分人大新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创办的第一家新闻教育机构,自1955年成立至今,已走过55年的历程。人大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新闻学专业是人大新闻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198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最近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成为全国惟一连续三次获得新闻学重点学科的新闻院系。1999年,作为全国新闻学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人大新闻学院成为其依托单位。自2001年开始实施“十五”规划以来,人大新闻学院新闻学科被连续纳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序列,学科建设的硬件基础条件极大改善,学科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排名:2专业评分:83分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是新中国设立最早的新闻教育机构之一;国内创建最早的广播电视人才培养和科研机构;创建了中国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人才培养和科研模式,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的摇篮;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试验条件;中国新闻高等教育协会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所在地;中国新闻史学会所在单位。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摄影(电视摄影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电子音像编辑出版方向)、新闻学、传播学、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媒体创意复旦大学专业排名:2 专业评分:83分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身为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29年9月,是我国历史最悠久、名仰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7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6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2000多名专科生和进修生,其中不少毕业生担任了党政部门和重要的新闻、教育、科研机构的领导职务,为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特别是新闻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院现辖新闻系、新闻研究所和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设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与出版学(筹)等专业。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500多名,其中硕士生80多名,博士生50多名,外国留学生20多名。校外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学点6个,学生3OO多名。1996年,我院新闻与传播学被列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9年起设立国内新闻院系中唯一的博士后流动站。清华大学专业排名:4 专业评分:75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02年4月21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前身,是1985年在中文系设立的编辑学方向和1998年10月成立的传播系。多年来,从中文系的编辑学专业到传播系,直到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凭借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学科基础,围绕着国际传播、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主要方向,清华大学逐渐形成了精干的新闻与传播教学科研师资团队,增强了在学界、业界的影响力,尤其在国际传播、媒体与科技、艺术相结合和影视理论与批评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武汉大学专业排名:4 专业评分:75分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教育始于1983年的新闻系,2000年12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现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网络传播四个系;6个本科专业和专业方向: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方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六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跨文化传播学、媒介经营与管理、数字媒体技术;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新闻学、传播学、数字媒介;一个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拥有一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5人,教授20人(含博导15人)、副教授20人;有1位国家级教学名师、3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位珞珈学者特聘教授,3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近40位海内外知名的新闻传播学者和业界人士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浙江大学专业排名:6 专业评分:73分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学校现有122个本科专业,3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4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南京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其前身是建于1958年的南京大学新闻专修科,后因遇国家暂时困难而停办。1986年,经教育部批准,恢复南京大学新闻专业。1992年10月正式建系,2003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撤系建院,首任院长为方延明教授,著名新闻教育家方汉奇教授应聘出任名誉院长。新闻传播学院下设三个系,包括新闻学系、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和广告与传播学系。此外还下设一个中心与四个研究所(网络传播研究中心、政府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所、大众传播研究所和国际传媒研究所)。目前教职工总数42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在职正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在校学生近数1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0余人。新闻传播学院在新闻基本理论和新闻实践传播舆论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新闻实务和新闻文化研究、党报主流媒体研究、网络传播研究、传媒经营管理研究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多年来,为中国新闻媒介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德才皆备的新闻人才。北京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北京大学也是在建国初期全国院系调整后第一个新设新闻学专业的大学,其间尽管几度经历了新闻专业合并与重设,仍为我国新闻传播领域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中坚力量。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截止到2006年9月,学院教师已经达到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全日制学生达到6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407人,此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华中科技大学专业排名:7 专业评分:72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前身是于1983年成立的华中工学院新闻系。1988年华中工学院改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建制不变。1998年4月,新闻系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合并组建为华中理工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2000年4月,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武汉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院亦改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学院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三个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公关学四个硕士点;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学及广告学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专业下设新闻评论专业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下设播音与节目主持人专业方向,建构起了从本科生、硕士生到博士生全程式教育体系。厦门大学专业排名:10 专业评分:70分  厦门大学新闻教育历史悠久。1922年至1926年,厦门大学就有了自己早期新闻教育,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新闻教育的历史。1983年,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在中国率先以“传播”冠名,集中体现了厦大新闻传播人的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2007年厦门大学成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标志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学院现有新闻学系、广告学系两个系,以及传播研究所、品牌与广告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学院办学条件良好,环境美丽幽静。学院的教学行政大楼面海,风景绝佳,内设有收藏丰富的资料室。学院还拥有一幢现代化的新闻传播技术大楼,为学院教学与研究提供技术保证。

北京大学哲学研究生学费每学年多少

其德不离
相乐
1、据国家有关规定,北京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学年为8000元,专业学位和特殊招生项目的研究生按照各类招生简章规定缴纳学费。2、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除法律硕士(非法学))、信息管理系、政府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研究院硕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2年。其它院系、学科、专业,除专业目录特殊说明外,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