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关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生

咯咯咯
香魂女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考研考试参考书和考试要求 考试科目编号: 01 数学分析    02 高等代数 03 解析几何    04 实变函数 05 复变函数 06 泛函分析 07 常微分方程   08 偏微分方程 09 微分几何 10 抽象代数 11 拓扑学     12 概率论 13 数理统计 14 数值分析 15 数值代数 16 信号处理 17 离散数学 18 数据结构与算法 01 数学分析 ( 150 分) 考试参考书 : 1. 方企勤等,数学分析(一、二、三册) 高教出版社。2. 陈纪修、於崇华、金路,数学分析 ( 上、下册 ) ,高教出版社。 02 高等代数 ( 10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丘维声 , 高等代数 ( 第二版 ) 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 2003 年。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上册),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年。2. 蓝以中,高等代数简明教程(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一版第二次印刷)。03 解析几何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丘维声,解析几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其中第七章不考)。 2. 吴光磊,田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04 实变函数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周民强,实变函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05 复变函数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方企勤,复变函数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06 泛函分析 ( 50 分)考试参考书: 1. 张恭庆、林源渠,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07 常微分方程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丁同仁、李承治,常微分方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高雄、周之铭、朱思铭、王寿松,常微分方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叶彦谦,常微分方程讲义(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08 偏微分方程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姜礼尚、陈亚浙,数学物理方程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 2. 周蜀林,偏微分方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09 微分几何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陈维桓,微分几何初步, 北京大学出版社(考该书第 1-6 章)。 2. 王幼宁、刘继志, 微分几何讲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抽象代数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丘维声 , 抽象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2. 聂灵昭、丁石孙,代数学引论(第一、二、三、四、七章,第八章第 1 、 2 、 3 节),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版。 11 拓扑学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尤承业,基础拓扑学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考该书第1 - 3章)。 12 概率论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何书元, 概率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6 年。 2. 汪仁官, 概率论引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4 年。 13 数理统计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陈家鼎、孙山泽、李东风、刘力平编,数理统计学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14 数值分析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关治、陈景良,数值计算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2. 蒋尔熊等,数值逼近,复旦大学出版社。 3. 王仁宏,数值逼近,高教出版社。 4. 周铁、徐树方、张平文、李铁军 计算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15 数值代数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徐树方、高立、张平文,数值线性代数,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2. G. W. Stewart, Introction to Matrix Computation,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 1973. (有中译本) 16 信号处理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程乾生,数字信号处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2. 奥米海姆 R.W. 谢费,数字信号处理,科学出版社, 1980 年。 17 离散数学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屈婉铃等,离散数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18 数据结构与算法 ( 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张乃孝主编,算法与数据结构—— C 语言描述,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2. 张乃孝、裘宗燕,数据结构— C++ 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教出版社 1998 年。 3. 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 C 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4. 裘宗燕,从问题到程序,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5. B. Stroustrup , C++ 程序设计语言 , 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年。 说明 算法与数据结构是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考试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较全面地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概念、掌 握各种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实现方式,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特点。同时检查学生使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能力。 主要考试形式: 考概念——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形式 考存储表示——定义类型和变量、画存储示意图、 根据要求选择并构造存储表示 考算法思想——问答题、画算法执行示意图 考算法设计——算法理解、填充、改错;编程序 考算法分析——计算题或证明题王道论坛比较抄专业 www.cskaoyan.com北大计算机考研袭从今年开始分数线应该都不会低,今年的复试线大概365,进入复试的人有不少被刷下来,建议关注北大计算机的智能方向,这个方向今年复试线是单独划定的,350左右。北大复试上机部分为英语题,复试对英语的要求也不低,建议考过初试就要积极投入到复试的复习中。北大和清华现在可以说是一样难度,没有差别。如果想来北京可以考虑北航,性价比不错,320复试,表现不好还有不少机会调剂到专硕

不知道考北大历史系的研究生有多难

未尝不言
错情记
历史这么冷门的专业抄,没有几个人考的,不难 回答者:匿名 4-28 20:34========================================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历史可能相对于教育学之类的专业要好学些 但是考起来也很难更何况是北大北大对于考生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 据说有些歧视跨考生 不过也没有什么证据只能说 在跨考生和本专业学生素质相同的基础上 可能会选择本专业学生吧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哪所比较好

推推搡搡
其名为槔
仅供参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各有特色。很难分个高低,也没必要分出高低。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的类型。文科和理科(哲学、经济管理、数学、物理、生物等基础科学)是全国最好的。清华属于理工的类型。工科(电气、水利工程建筑、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力学、计算机、电子信息、核能等。)那就当属清华。从政或者企业家感觉清华好,经管方面内行的人喜欢清华,外行的人钟情北大。两个学校的氛围不同:北大强调自由民主兼收并蓄,北大的课外生活很精彩,有129合唱比赛啊、新生杯演讲、体育等各个方面,200多个社团可供选择,让你拥有充实的生活,哦,还有北大图书馆,啊简直是北大最珍贵的资源;清华注重务实严谨,管理严格。读理科的话,还是去读清华吧!如果想读医学,现在北大医学部也不错,P.S.北大的信息科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院都很不错哦......清华重理工,北大重文理清华重实际,北大重名气清华重实践,北大重思想清华重实干,北大重超前清华靠水木,北大靠湖图清华重权威,北大重放流清华志气高,北大从头越清华爱示威,北大爱游行清华好权势,北大恋文学清华受人骂,北大放风流清华不低下,北大乱昂头清华好第一,北大不排次清华赛龙舟,北大划船进清华又获胜,北大历史迹清华爱凝重,北大尚文风清华是编辑,北大是投稿清华尚科学,北大好自由清华国家器,北大国外赏只有共同处,一起飞洋外若要问第一,争争无尽期

那到底是清华好还是北大的比较好啊?

其寝不梦
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北京大学属于综合的类型,而清华属于理工的类型。北大的特色专业:哲学、经济管理、数学、物理等。清华的特色专业:建筑、土木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力学、计算机、电子信息、核能等。我觉得各具特色吧,每个学校都有各自的特点,没有办法比较。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1078310.htm http://ke..com/view/1471.htm

北京大学哪些专业毕业之后不愁找工作?

丘不
孰可
现就读与北京大学一个就业相当困难的院系,但是还是硬着头皮,以及强忍着对其他专业的羡慕回答一下这道题。(不推荐自己的专业啊,自己的专业是科研导向的,不是就业导向的,就不说了)1、医学院职业发展路径还是挺清晰的,本科→研究生→医院,基本上只要自己对医生这个职业没有太大的排斥,学习努力,专业能力过得去,绝对是不愁找工作的,只是年轻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累一些,但医生社会地位真的是挺高的。2、金融or经济前几年就业形势特别好,这几年好像趋于平缓了,但是整体来说还是很好就业,并且就业发展挺好的,工资水平还是不错的,其实跟程序员一样,算是比较累,但工资是真的比其他行业好的多的。但高考录取分数线是真的高,很难考。3、数学or 物理or 计算机这算是自己的私心,如果说是理科生的话,选择数学学院、物理学院或者计算机确实是不错的选择,计算机不说了,毕竟互联网行业热门。数学、物理主要是因为数理基础真的重要,而且北大数学、物理专业真的很强,所以只要能读下来,研究生阶段想要换个专业(读金融之类的),真的太容易了,属于厚积薄发的专业。其实北大毕业的同学大多都不会担心就业问题,所以其实尽管我在一个专业对口工作很难找的院系,但其实身边同学也都并不是汲汲于就业,在北大读书很多人都还是很有科研理想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最重要!

北京大学有哪些

坐佛
笔记本
1、北京大学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eihang University)简称北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员,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4、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北理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京港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卓越大学联盟”成员;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干,工、理、管、经、文、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5、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USTB),简称“北科大”,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

考上北京大学感受如何?

清明
大小姐
本人北大化院,上了半年感觉还好,至少比高三轻松很多。由于燕园本身版不大,所以不像隔壁清华上权课还需要骑自行车,除了起晚了赶早课以外其他时候都是走路去二教理教图书馆。说到考上北大的感受。。。没什么感觉,感觉正常,没什么大的惊喜⊙ω⊙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哪个更好

复通为一
困肿中颡
这两个学校的 教育水平/师资/学生水平 是完全匹敌的。每年这两个学校都聚集了全国半壁英才。学科重点和发展理念两所学校所诞生的背景不同导致起发展思路是不同的。清华大学是建立在1911年庚子赔款的留美预备学校发展起来的,自诞生之日起,便有了一种莫名的鞭策,要以祖国的建设为己任,早期的清华在杰出校长的带领下,学术氛围自由浓厚,培养了一批批学术精英,其实早期的清华并不像现在这么工科,那时候的清华文/理/工并重,如民国时期的四大国学导师,早期的清华理科和工科都很强,但不是最强(觉得工科不如当时的交通大学,理科不如当时的中央大学),但是综合素质高,发展一片欣欣向荣。后来就遇到了大家熟悉的战乱和52年院系调整,这其中的主要历史背景是新中国当时需要建设国家,急需工程技术人才,于是清华把文科和理科切出去了,吸收了燕京大学的工科,并重点发展工科,于是变成了现在的局面,(有点像MIT崇尚技术的学校,但是学科侧重不像MIT,MIT理科地位和工科地位并驾齐驱,清华工科独大)[现在的院系建设如http://www.tsinghua.e.cn/publish/newthu/newthu_cnt/faculties/index.html所示],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专业都是工程相关,学科框架有,精度也还可以,重点的学科如经管/电子/机械/核/计算机等等。北京大学作为一所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文科和理科并驾齐驱。其实早期的北大校园不在现在的北四环边上,早起是在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现为北大红楼遗址),北大建校之初,有着科举封建之风,读书是为了做官,后来在蔡元培校长的纠正下,做官的风气得到了纠正,北京大学因为1919年五四运动而红遍全国,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大家都会看看北京大学怎么做,所以北京大学一直都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北京大学建校之初,学科不像现在这样,早起的北大文科规模比较大,毕竟有着科举的思想,而且北大的思想自由可谓全国都知道,后来遇到了抗战西迁和52年调整,北大成为了受益者,吞并了燕京大学的文科和理科,吸收了清华大学的文科和理科,所以一举占据了全国大学的前几排位,如今的北大文科/理科/医科都有[院系建设如http://www.pku.e.cn/academics/index.htm所示],可见其文科,理科,医科的规模都很大,其实力和氛围也是一般学校无法比拟的。北京大学的优势学科如基础科学(数/理/化)和医科以及文科都是全国最棒的。学科实力对比如果说学科实力对比不是很好,毕竟两校的发展理念是不同的,就讲讲各个学校的重点学科吧。传统印象中,北京大学的文科最高学府,北大的文科确实超强,其人文社科要比人大还要好,经融方便有北大的光华(几乎收了大部分的高考状元和奥数选手),但是北大理科也是全国数一数二,尤其是北大的数学,每年奥数的国家队选手都被北大包揽了,记得17年的北大收了三大奥赛(数,理,化)几乎所有的国赛选手。顶尖人才的选择应该是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的。再说说北大的医科,2000年,北大终于把分离出去的北医合并回来了,从此北大学科建设更加齐全,北大和北医是合并的成功案例,北大和北医都收益良多,从此走上了学科发展和快车道,北医现在综合水平已经不输协和,北大的国际排名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值得祝贺的是15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也是北大毕业的。再说说清华,如今的清华已经不是以前的清华了,院系调整以前,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现在只取前8个字,清华从52年院系调整后,为积极投入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学习了苏联的模式,重视工科,发展工程技术人才,蒋南翔校长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清华的工科已经一骑绝尘了[16年清华的工科世界排名第一,力压MIT],清华在传统的工科和新兴的工科都很强势,每年都包揽信息学竞赛的全部国手。清华的理科地位不高,不过发展还算得到重视,理科位于校园西北角,非常安静也非常适合静下心来搞学术,发展走在快车道了。最后说说清华的医科,早起的清华想吃掉301医院,但是301看不上清华的生物,觉得太弱影响其发展,因此在2002年的时候抛弃了清华,投向了南开,于是清华盯上了协和,04(忘了是04还是06)年准备吃掉协和,由于协和背后也有很强的关系,因此也在12年破产了,现在的清华吃了两次教训,终于下定决心自己建设医学院了,现在有了长庚等一批医院,但是要能形成影响了,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总体来看,北大文理医并进,清华工科一骑绝尘,但是如今两所学校都在极力往综合性大学发展,北大重视了工科,清华也在积极建设文理和医科。但不要误会,清华绝对不是像其他那种工科学校那么屌丝,大清的学生学习认真,情商也很高,social很强。从大清在政界的表现可以佐证。学校声誉和财力两所学校一直以来都是争全国第一,于是为了不太难看,大家妥协一点,弄了个top2,北大自从54运动一炮走红后,一直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全国有什么动静,大家首先都会看看北大会怎么做,清华也是如此,成为中国的明星高校,哪一个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头上的光环都是沉甸甸的。财力方面,大清要比北大强很多,清华16年的财政决算是230+亿,北大200亿,清华比北大多了几十亿的财政预算,一方面清华的工科做实验要买器材,花钱要多一些,但是青蛤的学科规模只有北大的一半左右。校园环境清华和北大都位于北四环边上,清华大学一个校区(不算深圳研究生院和西雅图GIX),清华园占地4900+亩,是以前的皇家园林,学校以清华园为中轴线,大致氛围两块:东边为主要的教3363383337学和科研区以及北边的学生生活区,西边为旅游景点,著名的景点包括清华园二校门,清华学堂,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等等。南边为清华的几个社区(照澜院,普吉院,水木社区等等),清华园正常活动人数据说有10W,其中学生4+W,教职工和后勤人员一部分,剩下一部分就是居民(一部分是以前清华的教职工家属,一部分是租房客),校园太大,所以需要自行车,清华学生的车技也很了得,这都是常年训练出来的。北京大学院系调整后,从红楼旧址迁到现在的北四环燕园(燕京大学的旧址),燕园大约3000亩,和清华隔着一条马路,北京大学保留了燕京大学的建筑风格,校园古朴静谧,非常漂亮,但是限制对外开放,游客需要登记排队才能参观。北大大学校园著名景点包括博雅塔和未名湖,贝功楼等。吃的方面,北大的伙食不错,但是我没细细探究过,因此不可做评价,说说大清吧,大清据说有19个食堂,各个地方的菜都有,价格便宜,味道好,算是大清吃货最大的福利了。清华严格控制进货渠道,很多实现了自产,想想能吃完饭喝一袋清华牌酸奶或吃一个清华牌冰淇淋感觉也是很棒的。学生成就清华北大每年瓜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先说说本科生,高考招生只是一部分,包括保送和竞赛等,值得注意的是,从高考提档线来看,北大和清华的提档线完全是和学校属性弄反了,北大的理科提档线比清华高,清华的文科提档线比北大高,大家可能很多疑惑,其实主要是因为招生人数不一样,比如清华文科某些地方只收4个人,北大收30+,很容易清华的提档线就高过北大了,然而从整体上评估,清华的理科生源略高北大,北大的文科生源搞过清华。研究生方面,北大和清华的生源质量也是最好的,招收了大部分方式都是通过保送的方式进入,研究生也非常棒,只是没有本科生那么绝对突出,两所学校里面的厉害到全方位碾压你,突出天际的学生特别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但是这些厉害的人物中,本科生的比例要大于研究生的。两所学校的学生都能得到全国的认可,在政治,经济,教育,科研,公司等等,都活跃着两所学校的学生的身影,而且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清华大学培养了两位共和国国家主席和7位政治局常委,现在的总理是北大毕业的,北大和清华还有很多未来的政治新星。下面送给楼主的建议:这两个学校的平台都足够了,无论想在国内发展,或者想用清北做跳板出国,都是很好的选择。清北每年出国的水平也是全国最强。所以还是需要根据兴趣选择吧。如果楼主对文科特别感兴趣,建议优先考虑去北大,毕竟北大文科体系建设确实比清华强,也丰富很多;如果楼主对医学和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感兴趣,以后想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我也建议去北大,和最优秀的人呆在一起,自己才能变得更加优秀。至于物理/化学/生物,我觉得两个学校差不多,可能北大物理要稍微好一些,毕竟有强大的数学在支持着。如果楼主想学习工程技术,如现在大火的计算机,电子工程,航空,管理学等等,我强烈建议大清,大清的工科占据了全校80%的重心,工科全国无出其右。学校也是极其重视。有句话说,在一个地方,一定要和主流保持同步,因此在大清学工科是最棒的地方。校风,两个学校都不错,北大不用多说,从官方主页以及以往的招生宣传片可以看出活跃这一股文采飞扬的气息,北大的人文情怀很不错,这是我最羡慕的地方。清华,工科强校,这里大家专业水平很强,当然基本素养也很高,再解释一下,可能大家误以为工科学校的一个特点是,太呆板,也就是屌丝,大清不是这样的,大清学生思维十分严谨,成熟稳重,办事踏实可靠,为人也十分谦虚。还是那句话:“行胜于言”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哪些学科最强?

使太子先
以下都是来自一个学渣的仰望。我觉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根本就没有不强的专业,版它们的专权业肯定是有好有坏,不过这些要看你和谁比,它们两个大学是中国顶尖的两所大学,除去清北复交之外,不管他们和哪所大学比较,即使是他们学校里不怎么好的专业,也应该能甩那些大学一大截吧。如果你想知道它们的哪个学科是优势学科,你可以去搜索一下学科排名。一般来讲,你在百度上搜索一个大学,他会出现这个大学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甚至连这个专业有多少博士生和硕士生都能搜索出来,一般学科后面就是它的全国排名,就像你搜索四川大学,你就会发现四川大学的数学系在全国排名前三。虽然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综合实力排名前二的大学,但是清华大学的理科实力是强于北京大学的,所以清华大学的优势学科有很多都是理工科方面的,而北京大学是文科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