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北大国际关系考研需要的参考书

寄之
撒哈拉
我之前和一个今年考上北大国关的人聊过,他说北大考研准备的越早越全面越好,据他所说他看了有几十本书,但是也没具体说出是哪些。因为我也学国际关系,但不是北大,依我个人观点,国关史主要就是近代、现代和战后的,北大方连庆系列讲的挺详细的,其实国关史的内容比较死,看谁的书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形成一定的体系,还有就是注意答题技巧。这个你可以上网上搜索一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各自的答题套路和注意点。自己多总结,多思考,北大的老师比较喜欢思路开阔、活跃的学生。国关理论方面,有的学校考政治学,有的考国关理论,有的都考,这个我真是帮不上忙,建议你可以在网上找个考上北大的或者去北大国关研究生院打听一下,了解北大到底是考哪一方面的,当然你同时也可以知道北大的出题范围和出题风格。还有些老师出题是从自己在本科教学时上课的讲义中出的,你也可以在这方面打听打听。另外老师的论文和专著也很重要的。我建议你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多去学校问问,听听课,他们会告诉你哪些是重点,哪些应该注意,这样会为你省下好多时间的。同时,政治英语也不能放松,尤其是英语。你如果现在准备,应该打好英语基础,这样也会加分不少的。路漫漫,努力吧!你这么有规划,相信经过两年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加油!参考资料:自己写的

北大行政管理研究生需要考哪些科目?看哪些书呢?综合2是指什么?

电影人
徐爱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参 考 书 目  (2008年7月编制)  目录:  1. 一级学科 政治学 参考书目  (含二级学科: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三个专业)  2. 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 参考书目  (含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发展管理三个专业)  3. 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 参考书目  (含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  一级学科 政治学:(含: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三个专业)  考试科目一:政治学原理  1、王浦劬主编 《政治学基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2、王惠岩主编 《政治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3、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 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李景鹏著 《权力政治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5、俞可平著《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版  6、燕继荣著《现代政治分析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考试科目二: 综合一  1. 谢庆奎 主编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2. 曹沛霖、许宗士主编《比较政府体制》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3.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年4 月  一级学科 公共管理:(含: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发展管理三个专业)  考试科目一:行政学原理  1. 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考试科目二:综合二  1.袁荫裳主编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经济应用数学基础(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注意:考试题目只涉及其中的统计部分);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罗豪才等《行政法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 (含:区域经济学专业)  考试科目一: 数学(四)  略  考试科目二: 经济学  1、[美]哈尔•R•范里安著《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第六版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美]格里高利•曼昆著《宏观经济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美]《Arther O'Sullivan,Urban Economics》 (第4版),McGraw-Hill Ecation  中信出版社 2002年版  4、杨开忠、李国平等著《持续首都》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关键是不知道你考哪个专业,如果是行政管理的话,除了外语和政治,专业课:上午考行政学原理和人力资源。 下午:剩下的其他几科结合,即所谓综合2.  如果你是青岛的考生的话,我这里有2010年的北大行管考研书籍(正版)及历年真题和一些其他的资料,你需要的话,可以过来拿。  现在快6月份了,你需要抓紧复习啦,祝你成功。看来你需要看北大研究生院的网站就明白了祝你顺利

北大国际政治学(030206)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政治学概论,具体都包括什么内容?

红外线
赵高
北大的考研经验:(内容搜一下文科考研网把)政治学概论 复习的时候,先把这几本书多看几遍,框架自然就有了。其实即便只翻翻目录,也能看出点门道:这些教材基本都是按系统分析的方法来介绍政治学的,结构大同小异。一般都分为政治学的学科概况与学科发展史;政治的本质——权力论;政治文化(政治体系的运行环境);政治体系的构成(或曰政治行为体)——国家(起源、本质、类型、结构、职能),政党(起源、本质、类型、特点、职能),利益团体,政治家与作为政治参与者的公民;政治制度(主要是国体、政体、国家结构或曰国家内部政府间关系、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政治行为(国家治理、公民参与、改革与革命);政治发展理论这么几部分。建立这个框架,目的是帮助记忆和理解的政治学知识和理论,因为政治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你已经知道了,各种概念无非是对这些问题的不同描述方法和最新观察结果;各种学说思想,无非是针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见解(比如西方近代以来的民主思想、洛克、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米歇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都是围绕权力的分配展开的;亚里士多德的三分六类、韦伯的统治三类型直到美国人提出的“失败国家”都在纠结政体分类的问题;而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古代的儒家政治思想和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关注的都是如何实现理想的政治)。总之这一轮学习后比较理想的效果应该是:你拿过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一读就能知道他想表达的是对哪个政治问题的关注,知道自己新获得的这些信息应该填充到政治学科体系的哪个部分。 政治学的复习其实还有一个思路,就是从政治思想史入手,通过总结和归纳各种政治思想的异同,把握政治学的基本关切、主要框架和演进过程。这方面唐士其老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是不错的教材,或者其他的西方政治思想史教材也可以。事实上即使不打算从这条路入门,唐老师的教材也是必读书,因为北大的政治学概论每年都至少有一个思想史相关的名词,简答和论述题也必须有政治思想史作底子,否则拿到个稍微好看的分数都不容易。我是最近才注意到这一点,以前没有系统看思想史方面的东西,结果两年的政治学概论考试都吃亏了。 最后,如果有余力和时间,建议看一些中国史通论、中国思想史方面的著作或文章。因为今年和几位战友讨论试题时,发现北大的老师似乎不太喜欢考生堆砌过多的理论名词,而比较喜欢中西比较的思路。之所以用似乎,是因为这只是根据我们各自的答题思路和最终分数的猜测,并未求证。但不管怎样,对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关注都是国际政治和比较政治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不少人会因为把重点放在西方理论上而忽视这一点,故此提醒一下。政治学原理,政治科学,比较政治学

北大的国际关系是不是非常难考,有过来人能讲讲经验么?都有什么参考书啊?

动刀甚微
见太子曰
其实我觉得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下边这个经验贴写的很详细了,好好看看啊吧。我的北大国关专业考研经验谈 能有幸踏入北大成为国关专业研究生,对我来说是可喜可贺的。早就想写一篇叙事文章来讲述我的考研经历,下笔总有千言万语,待我向你一一道来。希望能为有志于报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广大学弟学妹们提供一点经验,决定在此写下自己的这篇经验贴。 转入正题。 我本科就读于某西南地区大学的哲学专业,决定报考北大国政是在去年暑假做出的决定。经过一番比较,我最后将目标锁定在北大国际政治——我早已腻味了哲学的无趣和刻板,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没有抨击哲学的意思。嘻嘻~考研嘛,再一次的给自己一个机会去选择自己喜欢追求的事物,所以我决定奋力一搏。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这几年报考的人数年年递增,可以说也成了一块香饽饽了。而其中两大主干专业,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更是炙手可热。有许多考生都纠结于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至于如何选择,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兴趣使然,当然你也可以结合社会需求度来考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么。(1)关于两门专业课:政治学概论、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所有有志于北大国关的学子都知道北大考研历来是不指定任何教材的,着重考查知识的广度。面对浩渺如烟的复习资料,凯程辅导老师给予我的友情建议,就是在复习之前一定要反复阅读北大的历年考题,吃透其中的命题精神,复习过程中也要经常阅读考题并默想答案,同时结合老师的跟踪辅导培训,进一步地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来制定下一步的复习计划。(2)专业课复习:关于政治学概论部分,这部分的确是博大精深,且命题极为灵活。我使用的教材包括:北大出版社,燕继荣教授的《政治学十五讲》;人大出版社,杨光斌教授的《政治学导论》;罗思金的《政治科学》;海伍德的《政治学》;北大许振洲教授的政治学讲义;北大唐士其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个人认为,《十五讲》最为系统,最适合做主线教材,而人大那本书胜在时新前卫,收录了一批学界最新概念,在夯实基础之后在有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建议细读以开阔视野。徐振洲教授的讲义深入浅出,涉及到许多的基础概念,而这些概念往往又是在考研名词解释中频频出现。唐士其教授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内容全面,逻辑鲜明,条理清晰。而且这部分也确实是北大国关考研试题中着重考察的知识点。当然,不要一味追求学界的新知识,甚至是冷门知识,个人认为北大其实还是相当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命题往往从细微处见精神,考查考生的知识基础和积累。所以基础概念和学理是重中之重!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框架的构建,政治学概论是以权力为主线,穿起了权力的合法性、权力的分配、政治社会化、政治发展、政治文化等内容。同时一定要吃透读懂《十五讲》上的两张结构图,看似简单其实蕴含了政治学的大多数内容。 国际政治概论部分,人大陈岳老师的《国际政治学概论》,非常不错,层次清晰,逻辑明了,适合短时间阅读。再则,李少军教授和梁守德教授两位泰斗级人物的教材也值得一读。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我主要用了一本就是复旦倪世雄教授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这本书是绝对的堪称国关理论百科全书的权威经典教材,体例清晰,说理详尽。让我迅速把握住重点难点,当然也不可否认有些地方过于细节,这里大家可以不必过于深入,钻牛角尖。但是北大考察的重点还有基本理论那一定要了然于心的。重点在于把握三次论战的焦点,以及书中第二部分每一章节的基本概念。 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其实是一门历史学科,因此它具有所有历史学科的共性:我主要参考了一下基本教材。北大方连庆教授的《国际关系史》(战后卷),这本教材内容翔实,包含的信息点比较多。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刘德斌教授的《国际关系史》,这本教材相对来说思路清晰。可以把这两本教材结合,精度多读。新中国外交部分我主要看的是复旦出版社的《当代中国外交》,这本书个人认为极为适合用于考研复习。在复习考试中,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加以把握。宏观也就是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联系,这些经常作为北大的考题重点考查。微观也就是记忆历史事件具体的来龙去脉,能做到越精确越好。比如:60余年内签订过的重要条约、重要国际组织,必须熟读成诵,倒背如流。另外:1.按时间把握同一国家发生过的重大事件。2.按国别把握同一时间点上各国的重大事件;3.深入每一历史事件,将其细致分解,从微观上去分析其前因后果;4.把每一个历史事件单独抽出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从宏观方面上去把握其内在逻辑联系。在短短一个月内的学习中,基本理清了这门看似杂乱无章的学科。总之,一定要学会总结,一定要了然于胸。 (3)时事政治: 至于时事,我这里想说的主要是两点:第一,最省事的,就是复习公共政治用的各种时事手册,任汝芬的、陈先奎的、凯程的,海文的,找一本自己觉得最全面的最顺眼的来读。这些都是现成的时事精华的集合,国际政治的考生务必深入研读。第二,上网,建议多上新华网,因为新华网经常为某一时事特别制作一期论坛式的网页,其间事件介绍、评论员评论、学者点评应有尽有,可谓质量好,分量足。当然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不要上着上着就去别的网站溜达了。如果有时间的话还可以阅读报刊杂志,参政消息、凤凰周刊等,这些都可以借鉴,此处不再赘述。顺祝诸位志在北大国政国关的学子考研顺利!!!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木头人
雷锋车
建议可以到学校网站 查找招生目录到本校的网站上查查招生简章最好

人大,北大的政治学研究生上课课本有哪些

舒璘
可谓
呦呦窃克闹!--想开网店留个扣扣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20研究生考试政治学基础科目用什么教材?

迟缓者
火要镇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考研信息,您可以访问专门的考研网站或论坛,直接查询资料或咨询问题。您在百度的搜索引擎的关键字段框内,输入“考研网站或论坛”,然后点击“百度一下”,或点击回车键,就可浏览大量的考研网站或论坛。

北大国关院考研政治学概论复习知识点范围,包括哪些

传染病
充满天地
北大国际关系、国际政治考研经验谈 政治学概论 复习的时候,先把这几本书多看几遍,框架自然就有了。其实即便只翻翻目录,也能看出点门道:这些教材基本都是按系统分析的方法来介绍政治学的,结构大同小异

清华大学国际政治专业考研

不同于己
彼教不学
我是本专业的。国际政治在哪个学校都不考数学。考两个专业课。第一个是政治学原理,第二个是专业综合,包括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史。 清华的政治学原理教材比较另类,用的是比较政治制度,曹沛霖那本。国际关系理论选的范围比较大,一般是结合陈岳和倪世雄的看。国关史可以选方连庆的五本,有时间可以选王绳祖的十本的,此外还有顾关福的可以看。此外,国际政治经济学最好也看一下,好的教材有宋新宁或者朱文丽的。杂志的话最好的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社科院出的。人大的书报资料中心也有几个不错的可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