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外交学考研

三言
鬼泣
我是学的外交copy学本科 但没读研 尽可能告诉你一些情况考外交学不要考数学 至于外交的细分方向 关键看你以后想做什么工作 比如你要想做外交实务 想进外交部 那就一定要去考外交学院 因为基本不从别的地方进人 而且进外交部还要过公务员考试 但你要是想做理论研究 那就国际关系学院、北大、清华、人大 复旦 的都不错 外交学更重实务和实践 学习各种外交史和有意思的事情 这对出来做媒体工作还是比较有用的 国际政治或政治与行政学更重理论研究 如果你想做学术 还是报考这种专业比较好 另外,考研也有方向 跟导师的研究方向很有关系 你得看看导师是研究什么的就业来说 国际关系或外交学出来的 基本就几个方向 :1 媒体国际新闻编辑、记者或者评论员 2 公关工作 3 中联部或外交部 或其他总之是外事部门的公务员 4 跟本专业不相关的各种工作 (其实这种最多了~~~~~~)

国际关系研究生的师兄师姐们,麻烦进来看看······

林莹
而侈于德
一、显而易见,按照难易度北大国关>人大国关>国际关系学院,但是竞争的内激烈程度都不低,报容录比在10:1以上,我感觉没什么差别了,如果下决心考的话就没必要管这么多,都是复习半年到一年时间,为什么不考个好点的。二、国关的书很多,而且不同院校出题老师的兴趣点不一样,所以侧重点不可能一样。通识性的读物也只能是参考一下,所谓参考书也真的只是参考。考研会考政治学原理,又能列出一堆书;单论国关的专业课,推荐奈的《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东方集团,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社,陈岳《国际政治学概论》人大社,颜声毅《当代中国外交》复旦社,刘金质、方连庆《国际关系史(近代卷、现代卷、战后卷等)》北大社,鲁毅《外交学》世界知识社,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社,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大社,宫少鹏《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世界知识社,袁明《国际关系史》北大社。三、。。。。。第三个问题是啥?楼上两位仁兄说的都在理,但有些东西不是只能拿有用没用衡量的。国关有时候培养的是是一回种视野和答胸怀。而且,即使想让它有用,也非进部这一条路。你可以去考国际公务员(如果外语过硬)、去国际NGO组织任职(功利地说,有的NGO很有钱的),可以去高校任教,可以去智库等等等,不要局限自己。如果真的有兴趣,就去努力吧!

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学方向考研

桀溺
外交学的代来码好像是030208开设外交学专业自的学校比较少,最强的几个院校是外交学院、北大、人大、复旦。具体做什么也不一定,外交学院等好的学校毕业以后可能进外交部。你可以去上述学校的网站上查询专业目录和参考书目。考政治、外语、政治学和外交学(含中国外交史)。。。爱莫能助,咱不是一系统的

北大和外交学院的外交学选哪个

老相识
解剖刀
北大,人大,南开,这三个里面选,如果是本科,外交学院不建议,不是综回合性大学,影响你的视野答,但专业性还是比较强的。研究生的话,上面那三个很强,外交学院的有时就在于外交部直属,但是实际每年进入外交部的只有1到两名,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竞争上没有优势。做研究还是上面三所学校。外院不是差,但是你要个好的,那就是前三个,另外外交学专业跟不同方向,从研究方向的角度,外院没有什么特色,例如中俄韩方向黑龙江大学和辽宁大学都不错。选择角度不同,选择结果不同。从考试的竞争压力上,外院的压力不低于北大,因为名额多,但是报的人也多,所以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会果断选择人大或北大。

北京大学外交学怎么样

真夜
两姐妹
1、北京大学外交学不错,毕竟学校是国内的顶尖名校。2、北京大学外交学学科属于国际关系学院,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2013年北大外交学考研参考书目,求高人指点!三跨生谢谢了!!

虽善不善
发射线
外交学院外copy交学硕士专业目前设有外交学、当代中国外交和中国对外关系三个方向。2012年三个方向共招收25名学生。三个方向的初试科目和内容相同,包括政治、外语、政治学综合、外交学4个科目。除法语外的其他外语语种和政治考试为全国统一命题,法语和两门专业考试科目均为我院命题。 外交学概论分值150分,考试时间三小时。主要参考书:《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2007年6月出版;《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840-1949)》,熊志勇、苏浩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外交决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考试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专业课重点考查考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是否具有对外交和国际问题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和研究潜力。国家统一组织的笔试之后,根据成绩确定复试名单,在外交学院组织面试。 专业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外交外事和科研部门输送专门人才,并为我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作好生源储备,因此,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外语能力方面要求较高。序号 书名 主编copy 出版社 年版 备注 1 《政治学导论》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 《政治学原理》 景跃进、张小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3 《国际关系史——17世纪中叶-1945年》 王绳祖 法律出版社 1986年 4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6 《当代中国外交概论》 李宝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7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李景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8 《国际政治经济专业英语》 刘文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9 《国际政治》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近年10 《中国外交》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近年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研究生

法演
适得怪焉
那您哪个学校毕业的 什么专业呢首师大,英语

北京大学考研情况

五伦
义兄弟
北京大学1997年-2000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招生情况统计表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97年报考 97年录取 98报考 98录取 99报考 99录取 2000年报考 2000年录取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2 6 35 9 33 11 26 13 010102 中国哲学 16 5 27 4 35 7 35 9 010103 外国哲学 37 11 40 11 54 12 52 12 010104 逻辑学 3 2 0 0 1 0 4 2 010105 伦理学 9 0 6 3 7 5 5 4 010106 美学 16 3 24 6 21 5 29 7 010107 宗教学 13 5 12 6 19 6 22 7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17 4 26 4 21 8 25 11 020101 政治经济学 206 41 155 32 122 27 60 22 020102 经济思想史 14 3 12 3 16 4 20 2 020103 经济史 8 2 12 1 16 1 4 1 020104 西方经济学 81 17 115 19 167 20 187 28 020105 世界经济 79 20 62 14 84 14 93 30 020201 国民经济学 158 17 158 19 201 27 115 7 020202 区域经济学 8 2 72 26 37 18 66 23 020204 金融学 164 24 165 47 237 62 477 112 020208 统计学 7 2 10 3 17 6 17 4 030101 法学理论 47 8 65 4 61 12 99 18 030102 法律史 33 8 20 4 32 7 38 4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7 7 61 9 70 10 72 11 030104 刑法学 91 18 90 19 99 17 127 23 030105 民商法学 210 28 167 25 202 28 290 28 030106 诉讼法学 32 5 30 11 36 7 73 9 030107 经济法学 87 18 137 27 131 27 178 22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8 4 12 2 24 4 35 3 030109 国际法学 126 16 119 18 118 15 157 20 030201 政治学理论 33 11 33 12 37 18 61 20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01 14 102 14 52 11 53 15 030204 中共党史 106 15 70 13 63 17 48 20 030205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34 6 66 17 38 12 21 4 030206 国际政治 277 58 247 63 113 43 99 23 030207 国际关系 0 0 0 0 82 20 145 51 030208 外交学 0 0 0 0 19 7 41 12 030301 社会学 59 17 53 18 57 15 83 34 030302 人口学 9 3 15 0 9 3 6 5 030303 人类学 0 0 0 0 7 2 3 3 040106 高等教育学 25 7 16 3 16 5 21 14 040201 基础心理学 80 16 85 19 80 23 77 14 040203 应用心理学 0 0 0 0 24 4 63 8 050101 文艺学 33 3 42 8 33 7 35 12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 1 5 2 8 2 8 3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40 6 41 10 63 16 56 25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8 3 9 4 7 3 20 9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48 8 57 7 58 9 88 8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60 8 61 12 65 15 93 18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38 8 24 4 37 14 45 14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103 30 80 16 82 14 99 28 050202 俄语语言文学 31 11 31 11 40 10 33 9 050203 法语语言文学 14 6 8 5 9 5 12 3 050204 德语语言文学 6 3 5 2 6 3 10 6 050205 日语语言文学 17 10 9 5 12 4 32 10 050206 印度语言文学 4 2 7 4 5 4 8 5 050207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 2 1 8 4 7 1 10 6 050208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4 2 6 2 7 3 6 5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 24 8 24 11 35 18 28 20 050302 传播学 0 0 0 0 56 15 86 16 050401 艺术学 0 0 0 0 30 14 85 17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42 15 31 14 41 12 47 21 060103 历史地理学 12 3 7 2 8 3 10 4 060106 中国古代史 44 6 40 11 47 18 60 15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54 4 26 4 35 13 39 8 060108 世界史 65 19 56 20 53 15 58 28 070101 基础数学 40 19 35 17 35 17 41 21 070102 计算数学 13 7 12 8 12 8 16 10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14 26 12 24 12 27 17 070104 应用数学 31 6 34 15 45 17 61 19 070201 理论物理 36 15 33 16 34 11 64 20 070202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16 9 10 8 6 4 16 10 070205 凝聚态物理 42 25 31 21 35 28 42 28 070206 声学 6 4 3 3 4 3 1 3 070207 光学 10 3 19 8 13 8 22 14 070208 无线电物理 6 4 6 2 4 4 6 8 070301 无机化学 42 21 25 19 27 23 35 19 070302 分析化学 22 9 16 4 15 6 13 9 070303 有机化学 39 13 24 12 35 11 31 12 070304 物理化学 49 19 58 27 50 28 39 26 070305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4 13 28 11 23 7 23 8 070401 天体物理 6 4 12 6 8 4 12 9 070501 自然地理学 23 5 18 6 23 7 28 8 070502 人文地理学 34 18 24 11 31 10 45 17 070503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35 10 27 16 28 14 41 17 070601 气象学 11 2 13 7 13 7 10 6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24 10 13 9 10 7 16 11 070801 固体地球物理学 8 5 8 6 8 8 14 11 070802 空间物理学 7 3 9 5 9 5 8 6 070901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13 9 25 16 17 12 27 19 070902 地球化学 7 2 2 2 5 3 4 2 070903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2 2 1 1 1 1 6 4 070904 构造地质学 10 9 10 6 17 10 63 41 070905 第四纪地质学 16 10 18 9 25 14 10 8 071001 植物学 20 9 16 8 13 7 17 11 071002 动物学 6 2 3 2 4 2 0 0 071003 生理学 13 1 10 4 14 4 13 4 071005 微生物学 23 1 16 1 10 2 17 1 071007 遗传学 5 1 7 1 8 3 14 3 071009 细胞生物学 16 7 14 4 22 6 35 8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99 27 79 29 72 29 80 40 071011 生物物理学 14 7 7 4 13 4 14 5 071012 生态学 9 6 16 6 17 7 24 11 071200 科学技术史 3 0 1 0 2 1 0 0 0801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2 2 3 0 5 3 6 5 080102 固体力学 27 12 24 15 9 4 20 15 080103 流体力学 16 12 6 5 11 8 19 13 080104 工程力学 0 0 0 0 10 8 12 6 080901 物理电子学 10 6 11 5 14 6 16 11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2 7 23 12 26 9 41 20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74 20 72 24 72 32 97 25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43 16 24 17 24 14 59 35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 0 0 0 0 8 4 15 4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62 41 104 37 121 39 156 38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02 27 41 19 59 17 65 18 082703 核技术及应用 12 11 7 7 13 12 13 12 083001 环境科学 41 21 43 28 63 31 105 56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74 11 90 13 101 20 100 15 120201 会计学 0 0 0 0 87 14 119 14 120202 企业管理 127 23 142 28 146 26 196 17 120401 行政管理 99 27 109 32 159 34 192 41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8 3 5 2 4 3 10 3 120404 社会保障 0 0 0 0 14 5 13 4 120501 图书馆学 35 11 25 7 18 9 12 5 120502 情报学 41 12 37 15 43 13 55 26 200101 法律硕士 183 72 181 59 272 90 362 91 200601 工商管理硕士 577 183 883 190 1339 270 2389 321 注:录取人数包括正常录取的外,还含有免试推荐和调剂录取。

想跨专业考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

冉求
而自饭牛
作为本copy专业的学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外交部要人的话会要求北大、人大等高校培训,对于进入外交部,不是本专业的都可以,因为它也有很多下属的部门。但是即便是本专业的,进入外交部可能性也是非常小了。再说了,研究生阶段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学还是有区别的,虽然考研时是一样的。就业来说,安全部门、报社、高校、党政机构等比较多,另外我们学校的不知道怎么回事,进银行的也不少。对于复习,两个专业课,共涉及四门本科核心课程,具体内容个学校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政治学理论是必考的,另外的是当代中国外交、近现代中国外交、政治思想史,这几个就要看学校了。另外对于社科院等研究所,考察科目更少,例如世界经济与政治所,只考国关史和国关理论。国际关系来说,第一梯队的学校是北大、人大、复旦、社科院。你说的两个是第二梯队的,同一级别的有南开、南京大、清华(个人不认同清华),其他的像北师、两个华师、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武大也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