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想考北大金融研究生,学硕,有什么硬性要求吗?

虚者
杨蓓
考研不是保研,考得上才是硬道理但是学硕需要证明你有一定的学术能力你要做的,首先是报名然后达到北大的录取线这是前提如果考过了,就可以参加复试部分专业复试需要先联系导师经管类其实不联系也没有问题复试过了,就算是成了至于说班干部,可以说屁用不顶

北大有哪几个学院招金融学硕,学硕不是专硕。看了下今年招生目录好像经院没有学硕

海之歌
鲁褒
光华管理学院和深圳研究生院还招生金融学学硕。但今年光华管理学院好像只接受推免生。北京大学金融学专业2017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备注:本院计划招生数:962人,拟接收推免人数:88人本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他专业仅招收全日制研究生。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和学术硕士有什么区别

被发揄袂
撒沙
1、培养方向不同学术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专业硕士,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2、校内培养方式不同专业硕士为双导师制除了拥有与学术硕士相同的学术导师之外,还要求有校外实习导师,专业硕士,一般需要外出实习,这是必修的课程;而学术硕士,就没有此项要求。学术硕士一般是做学术型毕业论文,专业硕士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工程实例型的,学术硕士可以直博。专业硕士不能直博,考博正常。3、调剂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考研调剂,学术硕士可以调剂到专业硕士,但专业硕士不能调剂到学术硕士。

北大 汇丰是学硕还是专硕

为我
仙流
1、北大 汇丰金融学 (020204)-经济学双硕士项目属于学硕。2、是学硕还是专硕可以查看学校公布的专业目录,所有专硕的专业代码第3位数字都是5,否则就是学硕。如020204金融学是学硕,025100金融是专硕。不知道你可以到它哪里问一下

清华 北大 人大 中财的金融学硕分别招多少外校的?

然则卜之
跨专业考研肯定是有难度的,但是,每年还是有考上的。这几个学校相对招得人都不算多,尤其是清华,每年对外招1-2人。其他学校多一点。具体关于这几个学校招生情况,可以登录我们网站详细了解。那他们的招生简章上怎么都写的招二三十人这个连本校的都不知道,因为是保密的。清华基本不外招,全是夏利营报送的。北大人大还招一点,10人左右吧。中财招的多以些,具体不知道。跨考难度挺大的,最好提前准备,从大三开始。

考研 北大经院学硕 复旦经院专硕 选哪一个

天下不堪
一贯
明显学硕好啊,而且是北大的,应该是免学费吧,专硕要money啊,那么简单的问题还需要问么?专硕会是未来主流吗? 专硕偏向于工作,这个可以算优势吗?不会是主流,专硕的地位用人单位都知道是比学硕低一等级,可以明确告诉你,学硕肯定要比专硕牛,除非是特别牛的学校的好一点的专业,比如北外的高级翻译,不过总体来说,专硕不如学硕复旦经院专硕好吧追答今年学硕专硕都要钱的,呵呵 北大学硕竞争力听上去就大。。。专硕和学硕的导师有的一样,而且实验也都是一样的。况且很多学硕和专硕都是一样分的,难道其他人都傻么,有个文凭早点毕业是正道!

打算考北大金融专业研究生

毛公
观过
考研要成功有四点: 第一要是一定的时间,我给你大概的量:1000小时,我复习的时候大概用了100多天,每天复习9小时左右。 第二点要一定的背诵量,政治肯定是要背东西,不要指望什么考前押题什么的。英语当然要背,单词要背,作文也是要背的,背作文比背作文模板要好,千万不要懒啊。 第三点要用心:一曰恒心,二曰信心。很多人考研是被自己打败的,特别是到了11月以后是考研最为煎熬的时间,没有好的心态绝对是挺不住的。 第四点是合作:考研是孤单的旅程,但是一定要有几个和你志向相投的战友,他们可以分享你的痛苦和焦躁,同时也可以给你很多帮助。(考研战友的选择有时决定了你的成败啊) 政治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大刚出来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不用看什么书,有空的话看看网上的讲座和信息便可 第二阶段:大纲出来到十月中旬 这个阶段最好去上个政治强化班,今年政治要大改革,还是听听那些老师的吧,千万不要听多了,听一个足以,其实辅导班内容大同小异,只是讲课风格有所不同罢了。 这个阶段的参考书就是辅导班的讲义,把讲义真的弄懂足以,然后配上配套的训练题,及时订正即可。 第三阶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一定要看看往年的真题,报了班的话开始看看冲刺讲义,很多辅导班都有考前狂背什么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开始背一些东西了,不然后来根本背不完的。 第四阶段:考前20天 这个阶段是押题泛滥的阶段,一定不要这个也看,那个也看,选择其中一两本足以。这个阶段在继续背诵的同时应该重点复习一些东西,押题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基础才是取胜的关键。 英语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大刚出来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这个阶段过单词和长难句关,假如觉得自己语法很差也可以补补语法。 推荐书籍: 单词:新东方俞敏洪的红宝书或者星火都可以,个人推荐新东方的。 长难句:王若平的长难句,这个买旧书就可以了,十年都没有改版了。 语法:新东方的考研语法新思维 第二阶段:大纲出来到十月中旬 这个阶段是强化阶段,主攻阅读,作文和翻译,单词一定不要忘记背诵了。 阅读只用做一遍,剩下来就是要分析 新东方老师所说的阅读所要达到的境界: 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过单词关) 2.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过长难句关)(这两点是基础) 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出处(选项关和做题思路,这个是重中之重) 4.了解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 而这些要一个个做好其实是非常难的 其实有点很重要,研究错题,研究你自己的曾经做错的题目就是接近你和出题老师思路的过程。 切记,把最近三年的考题留着考前模考 作文不要想着考前看模板,直接把历年的真题的状元文章拿着背诵一下便可。 翻译好好研读一本翻译书吧 推荐书目 真题:张健的黄宝书 翻译:新东方唐静的书 第三阶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这个阶段继续复习真题的阅读和作文,阅读继续分析,作文要动手开始写了。而翻译在复习到一定程度时候,应该开始看看新题型和完型。 第四阶段:考前20天 考前20天务必模考三次,找三个下午的2点到5点来完完整整的模考,最好是把时间缩短20分钟,因为到时候有填答题卡的时间。 对于每种题型想好做题思路,会做和不会做应该怎么办要做好心理准备。还有一些应急的手段也要想好,这个新东方的老师有很多龌龊的方法,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用用。具体的可以听听新东方李玉技讲的完形和新题型,网上就有往年,听听就行。 最后我要说的是,书不在多,够用就行,不要看着就买,很多到最后都是新的。 我不考数学 [转载]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 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只凭数学一门课,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对于 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 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 1 = 2 这 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 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 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 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 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 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 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 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 )。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 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 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 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 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 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 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 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 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 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 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 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 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 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 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 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 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 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 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 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 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 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 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 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 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 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的 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 。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 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 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 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 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 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 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 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 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 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

我想考北大心理学研究生,但是不知道该选学硕还是专硕???

葆光
那就选学硕吧,这比较省钱,就选应用心理学方向或者临床心理,这里比较接近心理咨询方向,具体的话看招生的研究方向,挑个自己感兴趣的,比如认知神经或者临床心理学。

北大金融数学与精算 研究生是专业硕士 还是学术硕士

声满天地
随其曲傅
是学术硕士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40法、241德任选一门 303数学(三) 869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