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考北大光华金融研究生。请大家分析下,我到底该选那几科考试。

对我说
一张一弛
光华3332626661金融学13年考试形式变动,初试科目加入金融的选项,之前几年都是考统计和微观的。光华金硕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变化,十年之前微观必考而金融统计二选一,03到05年微观占75分,06年到10年微观占90分。10到12年只能考微观和统计(10年金融硕博项目好像还可以选金融,不过现在统考已经没有硕博连读),微观分值依然是90分,足以看出光华金硕项目对于微观的重视,因此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个说法“得微观者得专业课”。但13年的改动非常之大,不仅把金融列为专业课可选科目之一,更是对微观金融统计这三门课一视同仁,任选其二,各占75分。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所选两门课平等看待,以免出现偏科的情况。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三门课选择哪两门。微观:优点在于知识点分布固定,几个重难点拿下后基本就没问题,而且掌握之后不会出现一道题完全动不了手的情况,能比较稳定地拿到高分。缺点在于课程难度大,数理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学习这门课的压力会比较大。金融:优点在于难度不大,历年题型比较固定,也能为复试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任何情况下,面试问题都是以金融为主)。缺点在于课程多,而且三门课学起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知识点有些杂,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是由于主观题的存在,金融的高分难拿,以13年专业课为例,选考微观金融的最高分为138而选考微观统计的最高分为146。统计:接触得并不多,以下也只是个人浅显的看法。优点在于难度不大。缺点在于知识点比较多,且公式比较复杂难以记忆。几点建议1:有关于学习计划的问题,的确严格的学习计划有助于备考,但绝对不是在你被计划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情况下,我认为学习计划只是作为一个目标激励自己。无论是否高估了自己,大部分人都会制定难以完成的学习计划。就像在上面我所提到的阶段复习计划,基本上就是在备考初期为自己所订立的,但是却与我的真实备考时间安排有巨大的出入。不要让计划成为束缚你的框架。2: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得专业课者得天下这一说法早已过时,以13年成绩为例,光华前30名的公共课平均成绩已经突破了292。所以备考过程中万万不能偏科。3:心态放平,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但同时却要有比较高的目标。13年我给自己的目标是初试前五,有幸做到了。谁都有懒惰的心,较高的目标能赶跑惰性。4:考研是个很无聊的过程,花半年时间学四门没有什么作用的东西,生活犹如吃斋念佛般平淡,在教室学习的时候可能意识不到这个,但在寒冬夜晚一个人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时候就会有这种念头:我是为何而考研。相信大部分考生都会有这种经历,有关这个问题我没有找到答案,但我们不该为此而感到烦恼,有时候做事情并不需要理由。没有哪一年 三科全考的情况吧?还有一点是 我如果选择微观+统计 ,复试的时候是不是就会很糟糕?肯定不会三科全考的,这个请放心不管你选择哪一科,能通过初试,并且进入前20名,这个是最重要的,你觉得呢?所以初试一定选择自己拿分最有保证的科目能冒昧问一下你怎么这么了解吗?很想认识下你。现在在按部就班的复习,但是总是有一些困惑的东西(当然不会问你题)。您是否考过呢?可能留个QQ微信什么的呢?二六二玖玖 O八三六七谢谢你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

独成而意
咖啡镇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  一、研究方向01.经济学-金融版工程双硕士项目权  考试科目报考者须具有学士学位,复试时可提交有效的托福或雅思成绩单(新托福85分以上,雅思6分以上,GRE320分以上,GMAT640分以上)作为录取参考。本专业学习年限3年。1、思想政治理论22、英语一33、数学(三)44、经济学(宏观和微观)5  二、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只招收推免生,没有对外招收研究生。  除金融硕士专业方向01全部接收推荐免试生、工商管理硕士不接收推荐免试生外,其他专业及方向接收推荐免试生比例为50%-90%,在报考的时候需要留意招生的计划和人数。

考北京大学金融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交谊舞
法国版
北大有两抄种啊,一种是经济学院的,另外是光华的,综合考试难度和就业经院的不如光华的好,上了北大没有玩晚不晚之说,毕竟是国内名校啊,你的我也回答你,在职的不如全日制的,在职的没有毕业证,之言学位证,在职的只是在你那个系统内有学历优势,所以现在能考上就考吧必须要有学士学位证才可以考吗自考的本科可以考吗

打算考北大金融专业研究生

救药你
画中人
看来这个分我是要拿了,我今年考光华也是金融专业,公共课就不给你介绍了回,专业课的话你要答是专硕还是学硕,经院学硕招的人非常少,专硕考的内容和五道口一样,都是431金融学综合,考四本书,投资用博迪,公司理财用罗斯,还有一门国际金融自己斟酌,用姜波克的挺多,还有一门货币金融用米什金,题目来看的话有选择,有论述有简答,计算题是三道,整体偏文,书要多看几遍,最重要是能扯,现在考研专业课整体难度在下降,经院也不例外,专业课好好复习拿高分是有可能的,但重要的还是数学,你一共考400分的话录取就基本没太大问题了,况且经院专硕考英语二难度大大降低,光华这边整体要上420以上才有点机会,所以经院性价比非常高再请教下,学硕招多少人,专硕招多少人?是不是专硕好考点,含金量也少点学硕好像就招几个吧,专硕要收二三十人,专硕当然好考点,好考很多,你们专业课很简单啊,比起CCER和光华要简单很多,至于含金量主要看你以后是搞学术还是企业,做企业的含金量不会少,但搞学术继续读博的话还是考学硕吧,搞学术首推CCER,以后出国很容易考研要成功有四点: 第一要是一定的时间,我给你大概的量:1000小时,我复习的时候大概用了100多天,每天复习9小时左右。 第二点要一定的背诵量,政治肯定是要背东西,不要指望什么考前押题什么的。英语当然要背,单词要背,作文也是要背的,背作文比背作文模板要好,千万不要懒啊。 第三点要用心:一曰恒心,二曰信心。很多人考研是被自己打败的,特别是到了11月以后是考研最为煎熬的时间,没有好的心态绝对是挺不住的。 第四点是合作:考研是孤单的旅程,但是一定要有几个和你志向相投的战友,他们可以分享你的痛苦和焦躁,同时也可以给你很多帮助。(考研战友的选择有时决定了你的成败啊) 政治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大刚出来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不用看什么书,有空的话看看网上的讲座和信息便可 第二阶段:大纲出来到十月中旬 这个阶段最好去上个政治强化班,今年政治要大改革,还是听听那些老师的吧,千万不要听多了,听一个足以,其实辅导班内容大同小异,只是讲课风格有所不同罢了。 这个阶段的参考书就是辅导班的讲义,把讲义真的弄懂足以,然后配上配套的训练题,及时订正即可。 第三阶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这个阶段是冲刺阶段,一定要看看往年的真题,报了班的话开始看看冲刺讲义,很多辅导班都有考前狂背什么的,这段时间一定要开始背一些东西了,不然后来根本背不完的。 第四阶段:考前20天 这个阶段是押题泛滥的阶段,一定不要这个也看,那个也看,选择其中一两本足以。这个阶段在继续背诵的同时应该重点复习一些东西,押题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基础才是取胜的关键。 英语 第一阶段:从现在到大刚出来之前(也就是8月左右) 这个阶段过单词和长难句关,假如觉得自己语法很差也可以补补语法。 推荐书籍: 单词:新东方俞敏洪的红宝书或者星火都可以,个人推荐新东方的。 长难句:王若平的长难句,这个买旧书就可以了,十年都没有改版了。 语法:新东方的考研语法新思维 第二阶段:大纲出来到十月中旬 这个阶段是强化阶段,主攻阅读,作文和翻译,单词一定不要忘记背诵了。 阅读只用做一遍,剩下来就是要分析 新东方老师所说的阅读所要达到的境界: 1.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过单词关) 2.没有一个句子不理解(过长难句关)(这两点是基础) 3.没有一个选项不知道出处(选项关和做题思路,这个是重中之重) 4.了解每个选项的对错原因 而这些要一个个做好其实是非常难的 其实有点很重要,研究错题,研究你自己的曾经做错的题目就是接近你和出题老师思路的过程。 切记,把最近三年的考题留着考前模考 作文不要想着考前看模板,直接把历年的真题的状元文章拿着背诵一下便可。 翻译好好研读一本翻译书吧 推荐书目 真题:张健的黄宝书 翻译:新东方唐静的书 第三阶段:十月中旬到十二月底 这个阶段继续复习真题的阅读和作文,阅读继续分析,作文要动手开始写了。而翻译在复习到一定程度时候,应该开始看看新题型和完型。 第四阶段:考前20天 考前20天务必模考三次,找三个下午的2点到5点来完完整整的模考,最好是把时间缩短20分钟,因为到时候有填答题卡的时间。 对于每种题型想好做题思路,会做和不会做应该怎么办要做好心理准备。还有一些应急的手段也要想好,这个新东方的老师有很多龌龊的方法,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用用。具体的可以听听新东方李玉技讲的完形和新题型,网上就有往年,听听就行。 最后我要说的是,书不在多,够用就行,不要看着就买,很多到最后都是新的。 我不考数学 [转载] 考研数学规划 课本+复习指导书+习题集+模拟题+真题= KO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用时最长。一般总分高的学生数学分数都高,即数 学是提分的一门科目。只凭数学一门课,拉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十到二十分对于 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学习数学的要点是: a. 注重基本概念、定理(就像练武时的扎马 步,一定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 b. 多动手做题(不能只看不动笔, 1 + 1 = 2 这 样简单的东西也要写出来)。 1. 我的考研之路 我数学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大致分六轮: 1) 3 月初开学—— 6 月 15 日 :看一章课本,做课后题和陈文登《复习指南》对应章 节(平均四天一章)。这一遍最仔细,也耗时最多。弄完之后基本掌握了各种题型的解法 和考研大纲的要求。这一轮完成后基本上数学考高分就有了信心,因为很多人连《复习指 南》的书还没看过呢。 2) 6 月 15 日 —— 8 月 11 日 :这段时间我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同时把从上 一届学姐那里买的《数学大纲解析》做了一遍。这一轮完成后,虽然不能全部融会贯通, 但基本建立了数学的框架体系,考研数学的信心更足了。因为很多人《复习指南》第一遍 还没完呢。 3) 8 月 11 日 —— 10 月 1 日 :数学弄了两遍,基本题型已经能够解决了(《复习指 南》太熟了,看着就要吐)。这时感觉做的题不多,急切希望作些题练练手,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于是从图书馆借了本陈文登的《题型集粹》,做了一遍(平均 1 、 2 天一章 )。因为这段时间准备并参加了一个比赛,有些分神,所以进度较慢。 4) 10 月 1 日 —— 11 月 11 日 :把《复习指南》又做了一遍,主要目的是在很短时 间内,完全建立数学框架体系,达到融会贯通。因为有了前三轮的基础,所以这一轮完成 的比较顺利。但由于去外地参加那个比赛的答辩以及准备期末考试,进度依然不快。 5) 11 月 11 日 ——考前一周:基本没什么事了,全心全意备考。这段时间主要是做模 拟题和真题。把买来的李永乐《 400 题》连续做了两遍,又把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留着去 年真题到考前一周做)。这时已经信心十足了。 6) 考前一周——考试:才发现时间有些紧了。迅速把《复习指南》扫了一遍,卡着时间 做了一下去年真题(不管好坏,千万别忘心里去),剩下一、两天把以前总结在本子上的 公式、解题方法看了一遍,感觉效果不错。 2. 参考捷径 本人是数学专业学生(今年考数一),对数学要求较高。比如我第一轮的复习 其实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人难以做到(当然,数二、数三、数四内容少,努力学完全有 可能),有些也不必做到。下面是我和其他一些研友共同探讨出来的一条路,按照这条路 走完,正常的话,数学应该能拿 140 分左右。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复习指导书(李永乐、陈文登、其他人的也 行。如果用陈的指南,现代部分做李的《现代辅导讲义》)做一遍。可以先把课本做完再 做复习指导书,也可以像我一样一章一章做过去,关键是做完就行(数一可以迟一些,但 不能超过放假后两周)。当然,此时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刚做完一章,回头再看已经 忘了。不用担心,这是刚开始做题少的缘故,随着数学复习的深入,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想看到整个森林,你要先一棵一棵的把树栽上)。目的:掌握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 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本习题集做一遍。有时间再把复习指导书做一遍,时间 短的话看一遍课本也行。目的:提高计算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模拟题、真题(留一套)至少各做一遍。有时间把课本再扫一 遍。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 考前一周——考试:看总结的东西,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 迎接考试。 在每一遍之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思考过程 ,看看这一遍下来与上一遍有什么不同,如果发 现了赶紧记下来,若没有什么变化,这一遍相当于白看。 3. 书评 1) 陈文登《复习指南》★★★:强烈推荐。此书将不少东西模式化,优点是条理清楚, 解题步骤明了,尤其是高数,相当经典。缺点是一些活的、新的题型没有跟上变化、及时 修订,尤其是线代,故认为线代复习不要看《复习指南》。总体来说此书相当不错。 2) 李永乐《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 遍看法是李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的书知识点划分的更 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 400 题中体现的更为 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强烈推荐。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 错,且刚好弥补陈《复习指南》的不足。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 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 《考研数学大纲解析》:适合用作参考,不做也罢。上边有错误解法讲解,可以看一 下。和指导书不一样的地方以此书为准(如数理统计区间估计方、圆括号等)。 5) 陈文登《题型精粹》★★:推荐一下。目前同类型的习题书不多。相比较而言,还算 可以的。做完后基本能达到练手的目的。和复习指南思路相同,更难一些。总结了更多的 公式和技巧,但考研一般不考。 6) 李永乐《 400 题》★★★:强烈推荐。与陈的书风格不同,是一本创新性质的模拟题 。有一定难度。做完陈的复习指南,再做此书,效果相当不错。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 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 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7) 李永乐《历年试题解析》★★:推荐一下。主要是没发现更好的真题书。优点是有错 误解法,书比较厚,解析的还行。缺点是没有采纳各家之长而达到经典的地步,个别题解 析方法不全。选真题书要慎重,解析一定要详细,即选“厚”一点的。做真题一定要注意 在 03 年前后的题型变化,也就是 03 年及其以后的要重点研究(各科都是如此)。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 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 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 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 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

怎么报考北大的金融学硕士

子在
汝鄙人也
要考北大 就要自来己钻源研要拿你的分 就先帮你解决了这次的吧经济学院 考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光华管理学校 考微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经济中心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深圳商学院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自己试试找找吧 推荐“光华人”这个论坛~录取线深圳商学院是基本复试线外,其他三院都很高~你应该上北大研究生院的网站上看北大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怎么找北大的网站就不用说明了吧?

金融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

快活人
共青城
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几乎绝大部分学校都考,今年开始金融统考取消了,尤版其如此,权相信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必看外,金融市场学和货币银行学也很重要,毕竟今年是统考取消第一年,我也跨考金融,呵呵,大一就打算跨考了,大四时竟然统考取消,搞得我看了那么多书,呵呵,不过该学的都自学过了,加油吧,这个专业相当难考,哥们加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硕士(专业硕士)考研

吵闹鬼
萤火虫
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没有招收金融硕士(专业硕士),具体查看学校官网公布的专版业目录的专业权代码,专硕代码是025100。2、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招收的金融硕士项目其实是属于学硕,即金融学 (020204) ,2014年计划人数是75人,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5人左右。初试专业课是考877金融学综合,内容包括三部分:微观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含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货币金融),每部分各75分,考生须任选两部分作答。3、百度搜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即可找到。你是哪个学校的 大几呢?武大 大二升大三追答这么屌

北大金融专业考研科目有哪些?

玄一
必持其名
考研选择北大经济学院的理由:A、两年制,B、全部是公费,C、全院统一命题,初试复试考一样专的专业课,包括金融学属(含国际金融、证券投资、投资市场、保险精算等,本专业所招人数最多)、国际经贸(研究生阶段叫做世界经济)、西方经济学、财政学、政治经济学专业;D,报考时可以随意报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时先全院统一录取(按分数高低),再按分数与志愿选择;E、专业课考的不是很难;F,最重要的,就业非常棒,每年毕业生到各大银行、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证券公司、财政货币机关、国家机关及高校任职,待遇非常之高!

求:北大光华金融考研书目

两亩地
数日不见
(经济中心考研指定参考书) 平新乔 北京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 范里安(或瓦里安)  经济科学出版社、《高级宏观经济学》 戴维·罗默 商务印书馆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Guanghua School of Management,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光华,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北京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1985年该专业从经济系独立,成为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1993年,经济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中心合并成立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4年,北京大学与光华教育基金会合作,正式更名为光华管理学院。现隶属于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光华管理学院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作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通过AACSB和EQUIS两项国际认证,是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委员会(GMAC)会员。扩展资料:北京光华管理学院师资力量: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以厉以宁教授为代表的国内著名学者,以及一批有着国际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院现有教师115人,其中教授50人,副教授42人,助理教授23人。当今学院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 长江学者7人。他们在教学科研方面都成绩斐然。30年来,学院共获得47项国家级科研奖项、39项省级(含北京市)科研奖项,包括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