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我是法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考研是考法学硕士还是法律硕士(法学)哪个好些,求理由!

春秋后伦
大学将出,每个人得先想清自己以后要的是什么,在选择!先不管是法学还是律学哪一个重,都得有心,律学简单工作,成就自己。有一定的上线空间。价值按各自不同的所长去选择最好!而想改变法来证明理念的走法学!就算走错了路三年后还能从来也不会后悔!文科最怕的就是不会计算,其实就是选法学的=时少钱少能力多。选律学的=时多钱多能力难多。真正看出能力还得你们30后更自体现出来吧1、法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考研,很难简单说考法学硕士还是法律硕士(法学)好。2、学硕和专硕的区别可以百度搜索了解,侧重点不同,学制不同,学费不同等等。3、一般来说如果想考博或者以后从事教学与研究则建议报考法学硕士,选择有兴趣的法学具体专业,如经济法、宪法、刑法等。4、如果不想考博也不想从事教学与研究,只是想做律师则可以报考法律硕士(法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2013年我要考法律硕士(非法学),想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哪个好啊?要详细说明和理由,谢谢~

无羊
德兼于道
您好,学法律的话建议您还是去西南政法大学比较好,该学校底蕴深厚,名师颇多。在法学这个领域确实要比中南财经政法更加出色,而且西南政法78级左右的校友有很多牛人,以后从事法律工作也是如鱼得水。西南政法大学.毋庸置疑

法律硕士还选择什么考研学校?不用太好的学校,能考上最好!

油鬼子
蓝浮
您好,158教育在线为您服务!教育市场只存在法学硕士一种商品的情况下,希望继续深造的学生只有一种选择,法律硕士专业的设立打破了这种独家垄断的局面。老子有云:少则得,多则惑。我们的考生会不会也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呢?经过论证,我得出的答案是不会,但是有一个前提--每个考生都是理智的,并且知道如何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法学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没有专业的限制;法律硕士的招生对象是具有本科或同等学历的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法律专业毕业生不得报考法律硕士。国家对法律专业大学毕业生的限制是明智的,既避免了法律硕士入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竞争,又提高了法律硕士的整体素质,同时国家设置法律硕士专业的目的--培养复合型人才--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实现。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非法律专业毕业生报考法学硕士而不是法律硕士的现象,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理由不外以下这两种:第一,为了从事理论研究;第二,法学硕士不收高昂的学费,经济上可以节省很大的一笔开支。表面上看来,这两条是足够充分的,但是稍加分析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一条站的住脚。第一条的成立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 读法律硕士将不会从事任何的理论研究;2 研究做到法学硕士的水平就已经足够。第一个限制条件没有必要讨论,因为没有人能够证明法律硕士不做也做不了理论研究。第二个限制条件如果成立,那些报考法学硕士的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将来是不应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因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具有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任一学位即可,他们没有必要在开始起步时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而且在理论上,法学博士应该是按照学术水平和学术能力来录取的。对于想继续深造的法律硕士,非法律专业背景对于学术中的创新具有先天的优势,而法学理论的进步与创新是必然的趋势。关于这一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近年来的长足发展已经有了定论。可能有人会坚持说:做学问,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也够了。我不否认法学硕士的理论水平不够,因为博士的头衔对于认真做学问的人而言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但我们不妨考察一下究竟有多少法学硕士毕业后一心一意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北京大学法学院2000年毕业的101名法学硕士中,只有12人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比例不到8%,65%的毕业生都从事了实务工作。在12名进入教学科研机构的人员当中,大约又有一半左右可能是从事学校的行政工作。所以,真正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法学硕士非常的少,想继续深造或做研究的都选择了读博或出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没有法律硕士专业以前,法学硕士的最主要作用是为社会输送实务人才。可见,非法律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立志从事理论研究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条理由只会在不能用经济分析眼光看待问题的人的脑海中成立,因为他们没有区分财富的现值和未来值。打个比喻,你现在有100元,这是现值;10年后,这100元可能会变成150元,这是当初100元的未来值,在理论上现在的100元和10年后的150元是完全等价的。反过来说,10年后你将拥有150元的财富,意味着现在你已经拥有了100元的财富了。现值和未来值之间是可以通过计算方法相互折算的。现在假设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打算报考法律专业的研究生,他是考法律硕士还是考法学硕士合算呢?这里仍然以北大法学院为例。如果这个考生的学习能力相当的不错,那么认真努力半年,他可能就会被录取为法律硕士。但是,如果他想考取法学硕士,他就得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因为他首先必须得自学完法律本科的主干课程,按照北大法学院本科生的教学计划,这一阶段大约需要两年。所以,粗略的算来,考法学硕士仅仅在时间值上就至少比考法律硕士要多花一年半的时间。这仅仅是个保守的数字,我的身边充斥着这样的赞扬之声:我的朋友,某某某,在北大蛰伏了三年,除了读书听课之外什么都不做,一心要考上北大法学院,在前两(或一或三甚至)次失利的情况下,今年终于如愿以偿。真让人感动,我们应该为他感到骄傲。在为他感到这里的骄傲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这样做到底值得与否。同样一个非法律专业的考生,考取法律硕士可以节省将近两年的时间,而考取法学硕士可以节省大约50000元。用两年时间换取50000元,这个买卖表面上显得并不赖,实质上吃的亏很大。假设有两个考生,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时考取了北大法律硕士,另一个在23岁大学毕业后额外花费了两年的时间考取了北大法学硕士。短期的结果是第一个考生将会比第二个考生提前两年工作,长期的结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是在给定平均寿命和工作年限相同的情况下,第一个考生将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两年,没理由认为谁比谁一定长寿或者工作寿命更长。假定两人都工作到65岁,第一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8,39;第二个考生的工作经历按照时间排序为:1,2,......36,37。两者一比较你会发现第二个考生比第一个考生少工作了最后的第38和第39两年。参照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律师收入水平,年长的资深大律师收入都是很高的,这同律师职业本身的工作性质有关。第一个考生在开始时多支付的50000元是用来换取比第二个考生多工作最后两年所获得的收入。现值50000元在42(读书的3年加上工作的39年)年后的价值是多大呢,经济学家用实证的方法测算出在一个发展比较稳定的社会里,年均实际利率大约是2%,根据2%实际利率计算出50000元的未来值大约是114862元。但是40年后一个已工作了37年的资深律师的最后两年的实际收入可能会是多少呢,具体数字可能不好枉加猜测,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今天的一个已工作了20年的从名牌法学院毕业的律师的收入水平,我相信绝大多数都远远高于114862元,这仅仅是现值。所以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而言,一个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弃法律硕士而取法学硕士是极不明智的举措。既然以上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又如何来解释非法律专业考生报考法学硕士的现象呢?真实的原因是:第一,法学硕士教育开展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而法律硕士是近几年才开始正规招生的。也就是说在法律硕士开办之前,一个考生如果想获得一张较高层次的法律专业的文凭,他除了法学硕士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当法律硕士出现之后,他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因为他是欲罢不能,他的沉没成本太大。所谓沉没成本就是一旦投入就没有办法收回的投资。只要该考生自信下一年肯定能够被录取,他就有继续努力的动力和理由,毕竟先前已经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再说我们也不能先验的认为每个考法学硕士的考生,在其转考法律硕士的时候都能考上,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现实情况中就是有学习能力的高低之分。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北大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相对法律硕士较高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法学硕士教育开展了20多年,而招生人数的相对较少必然使考生一年比一年为多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考生积压,由于沉没成本的缘故使得考生不舍得放弃。分子没有多大变动,而分母以加速度增长,录取比例不低反而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只要法学院在今后的法律硕士招生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负责任的态度,20年后的法律硕士的招生比例就决不会比现在的法学硕士低。第二,法学界充斥的关于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孰优孰劣的争论使得一些考生误入歧途。如果不是真诚的想仅以法学硕士的身份从事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那么某些考生的选择恰恰反映了他们在分析自身前途问题上的短视。既然是推行市场经济,就应该对市场的发现和纠错功能有信心,偏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灰飞湮灭。处在一个变动的时代,被偏见所迷惑从而不能正确的把握自己的方向,这样的考生实在算不得精英。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报考法律硕士绝对是非法律专业又喜欢法律的考生的明知之举。当然,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也可能存在特殊情况。但我相信上面那些分析还是具有普遍性的。希望考生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实现自己考研利益的最大化如有疑问,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关于难度:法硕考研是考研里难度最低的吗

有诸
麦克白
法律和会计一样是一个靠经验吃饭的职业,你的就业时间越长,你就越值钱。所以,名校毕业,加之一定的工作年限,前途无量。具体而言,公检法需要法律人,律所需要,企业需要,法律无处不在,现在国家推崇法治,所以法律在将来大有作为。尤其是目前中国各个行业都在大变,机会非常之多,变化了就需要重新定制规则,重新定制规则就需要法律人来。法律的价值之一就是秩序。那么法硕就业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你就读的学校的平台,个人的努力程度。建议大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好学校,经济发达决定了就业岗位质量好、数量多,而好学校决定了你处于当地最高的平台上,这些好的工作由你先挑选。事在人为,你应该去争取你能争取到的最高的平台,做好这两点,法硕的就业就不会让你失望。

法学考研报考什么方向的比较好?

奎蹄曲隈
狐裘
中国法学专业院校细评(节选) 一、老牌劲旅,雄风不减 昔日名扬四海的“五院四系”,堪称法学界的老牌劲旅,他们欣逢盛世,在激昂奋进的发展中在法学领域独领**,雄风不减。据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提供的相关信息显示,2006年法学专业全国各院校综合排名中,脱胎于“五院四系”的9所高校中,仍有8所雄霸前八名的宝座。 学校名称 编者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 老牌法学强校,民商法实力最强 武汉大学 国际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全国领先 北京大学 法学理论名师云集,实力雄厚 中国政法大学 有统有分的培养模式,法制史、诉讼法水平一流 西南政法大学 学科体系齐全,经济法学傲视群雄 吉林大学 律师实务颇具影响,法学理论全国闻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个部省级重点学科,知识产权法研究独树一帜 华东政法大学 国际法实力强劲,法律史、经济法、刑法全面开花 西北政法大学 刑法和经济法实力不俗 二、名校战队,底蕴深厚 除了“五院四系”外,国内还与许多知名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凭借名校效应、深厚的学术底蕴、良好的学术氛围以及一流的科研条件,这些学校的法学专业也得到众多考生的追捧。 学校名称 编者点评 清华大学 后来居上,民商法最具实力 中山大学 地域优势明显,诊所式法律教育特色鲜明 厦门大学 地处经济特区,国际法、民商法实力不俗 浙江大学 法理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考研热门 复旦大学 学科发展均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南京大学 增强对外交流,中德合作办学 三、特种兵团,优势明显 在中国开设法学专业的院校中,有这样特殊的一类,他们凭借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或地域优势,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法学专业。也许,他们并不像法学名校那样声名显赫,但其特色法学亦极具发展潜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国际商法 大连海事大学 :海商法 上海海事大学 :海商法 云南大学 :民族法学、东南亚国家法律研究 上海大学 :知识产权法,研究实力较强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法、环境资源与保护法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法 除了以上介绍的大学以外,湖南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辽宁大学、贵州大学、河南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的法学专业也各具特色,实力不容小觑。不需要学校的信息,谢谢。我想问的是刑法、民商法、经济法这三种的比较。那要看你想往哪方面发展?专业研究方向介绍 01 竞争法研究 :主要研究理论,企业市场竞争法的体系、反、等制度。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2 :主要研究的体系。包括、、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3 涉外经济法 :主要研究涉外经济法的体系,包括法、国际贸易法、法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4 税法研究 :主要研究税法的体系,包括营业税法、、法等,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5 研究 :主要研究的体系,特别注重对领域中发生的各类法律问题,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06 研究 :主要研究违反经济管理秩序的犯罪状况、原因、各种类型,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  本方向主要从事的研究,其中包括民法总论、、合同法、法、法、等法律领域的研究工作。民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法律,本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大法学院最早在全国设立民法专业,编写了第一部教材,并担负起为全国许多大专院校资的任务。人大复校以来,本方向的教师参与民法通则、合同法、、法等许多重要法律的起草,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博士生、硕士生和近千名高级法官。本方向在在下列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学科点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国际、与刑事执行法学、刑事政策学、区际刑法学、比较刑法学等。我去,不需要这样的长篇大论啊!我现在要考研,可以报考的有三个选项,民商、刑法和经济法,而且只有这种大类型的选择。我就想问一下这三个那个比较适合以后靠公务员。没有什么合同法什么民法总论的!!最合适当然是经济法啦为什么?我想考检察官或者法官。因为。。。。。。公务员大多大多数都是经济法的撒

按道理说律师证应该比法硕有用吧,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想到去考法硕?

足兵
鬼天师
想考法硕的都是在为自己增加资本,比如都是律师,一般用户除了要找有关系的,还是要看水平了,法硕可以象征水平(但不一定真的很高)。就好象都是工程师,有个博士学位更显有水平了做律师也是硕士比本科吃香。法硕跟司法证都有了就业才会好点。

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纠结在上交、同济、浙大三所学校之间

多能明之
劳动节
上海的法学是华政和复旦二分天下,近几年交大法学师资很不错,后起之秀吧。同济的法学不是很清楚。上财的经济法比较好就业。浙大不太清楚,但光这块牌子走到哪里也都认的吧。交大的凯源法学院8月的时候搬到市中心的徐汇去了,到时去实习什么的都超级无敌方便啊,但交大现在的确在缩招,名额少了。华政和同济比的话,显然华政在法律上更有优势,他们师门庞大,你能想像我同学找实习被HR拒掉的理由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说他们想招个华政的吗?但据说除了律所、公检法,其它单位普遍比较青睐985的学生啊。985比较好拿上海户口。两个学校都各有优势,进哪个都不亏。你先看看他们专业课各考多少门?再把招生名额和历年的考录比例拉出来分析一下哪个更好考。华政貌似365都够悬的。另外,我认为就业好不好很大程度上是看专业啦,你要是经济法、民商那就比较好就业,尤其你还是懂金融、证券学或者考过CPA或本科是理工科之类的,你要是去上法史了,那就业就----哦,我看错了,你是报法硕(非法学)啊,那可以考虑下复旦,他们非法学的就业非常好;华政是名额多;同济不了解;交大的课非常棒。你还是先去查下哪个比较容易考上,然后看看进去了会不会分方向,有无导师带之类的。

两个月怎么考上法硕非法

卜之
孰为文采
这样突击学习的成绩虽然不错但都不是很高分分数,差不多就是比国家线稍微高点。这主要有一个学习效率的问题。如果您是在8月左右开始准备法硕,也不要担心,只要复习得当,考个不错的分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时考试考的不是知识,还有运气的成分,这就是为什么有少数朋友只复习很短暂的时间却考的可以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总之,就是一句话,只要有2个月以上的复习时间,就不要去在意自己是否开始的晚了。理由是我们考虑自己是否复习的太晚不会为我们赢回时间,还不如利用好现在的分分秒秒。

2011年考法律研究生,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和指定专业书都要买吗?

天谴
丰山犬
法硕考试没有指定用书的,但是指南和考试分析当仁不让。指南包括了要考的5们课程:刑法、民法、法理、宪法、法制史。指南是来打基础的,因为他里面所有的知识点都介绍的很详细,适合刚刚着手准备的同学,一般来说用前一年出版的版本就好,因为等新版本会比较晚。指南打好基础后,后期用分析考背,因为分析是考试中心出版的,比较权威,而且重点也突出。其他的书籍比如标准化题库或者5年真题,看自己的好看适当做点练习既可。不需要买专门的民法教材或者刑法教材,因为专门的教材很多东西是不考的。指南加分析足以。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