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北京大学陈玉宇:中国人口变化对经济有哪些影响?

“全面两孩”政策实施第二年,我国出生人口却出现下降:官方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比2016年的1786万人、12.95‰有所下降。人口统计数据背后的两个

  • 中国人民大学杨建顺:没有制约的任何权力都难免被滥用

    从官员“落马”情况看,权力寻租多出现在行政审批、人事安排、政策奖励、国有资产拍卖等环节。以行政审批过程中的贪腐最为常见。据媒体报道,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副州长洪金洲曾为了一个100亿元的电厂项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邹骥教授研究生导师

    大学 授研究生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邹骥教授繁忙奔走于东京、威尼斯、上海、曼谷、普林斯顿、德汉姆和北京之间。2月20日,应欧盟轮值主席国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JanezZakelj参赞的邀请,邹骥教授在欧盟成员国驻华使馆

  • 北京大学校庆:北大精神是什么?

    120周年校庆在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北大在职研究生将以“成就·反思·未来”为主线,讲述北大故事、传递北大精神价值、反映北大改革发展成果。如今,校庆大幕已启。为进一步营造浓郁的校庆文化氛围,北大新闻网编辑部特推出《120个关键词解读北大》专栏,专栏将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才队伍、精神传统、党建思政、对外交流、服务社会、后勤服务、北大医学、校园生活等十个方面,选取颇具典型性、代表性的120个关键词,以此为线索,为读者提供一个快捷了解北大历史传统、文化气象、精神魅力,尤其是百年校庆以来北大发展变化的窗口。北大有它永恒的魅力。这魅力来自历史、更来自历史的漫长行进中形成的北大精神。——谢冕《一百年的青春》几年以前,北大在职研究生的有关单位曾举行过多次座谈会,讨论什么是北大的优良传统这个问题。同对世界上其他事情一样,对这个问题也有种种不同的意见。——季羡林《巍巍上痒百年星辰》北大的传统究竟是什么?这是北大人一直在思考和讨论的问题。有人说是兼容并包,有人说是综合创新,有人说是科学民主,观点分歧,莫衷一是。——黄枬森《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85、爱国进步民主科学86、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长久的历史积淀使北京大学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说勤奋,战争年代的北大学子在炮火和硝烟中笔耕不辍,和平年代的图书馆、实验室中依然是北大人忙碌的身影;论严谨,文史学科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理工学科精益求精、锱铢必较;讲求实,费孝通深入江村开展社会调查,马寅初校长“单枪匹马”坚持“新人口论”的风采犹存;谈创新,北大一直在持续改革中前进,引领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培养着“引领未来的人”。87、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延揽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在北京大学就职或任教。蔡元培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88、繁荣学术追求真理北大成立25周年时,身为北大教员的李大钊感言:“只有学术上的发展,值得作大学的纪念。只有学术上的建树,值得‘北京大学万万岁’的欢呼!”新中国成立后,北大师生在“两弹一星”研制、百万次电子计算机问世、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国家重大战略工程中建立了不朽功勋;改革开放以来,北大人贡献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股份制与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科技和思想理论成果,继续发挥着引领时代进步的作用。北京大学也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北大必须把繁荣学术、追求真理作为根本追求。”89、《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至北京。北大迅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北大师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军。自此,北京大学传承新文化运动的薪火,在大学精神的塑造和大学文化的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引领的重要作用。90、“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鲁迅在《我观北大》中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长期以来,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学方向和价值导向的基础上,北京大学始终引领社会之风气,挺立时代之潮头,投身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但开风气不为师”。91、牺牲主义1927年12月20日,北大在杭州举行建校29周年纪念会,马寅初作《北大之精神》的讲演:“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斧钺加身毫无顾忌之精神,国家可灭亡,而此精神当永久不死。既然有精神,必有主义,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私利,勇敢直前,以达其至高之鹄的。”从沙滩红楼到未名湖畔,从西南联大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代,北京大学师生校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的家国情怀生生不息。92、红楼红楼原为北京大学第一院,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在职研究生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它不仅是老北京大学的旧址,还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祥地,更是中国最早的活动基地(内容详见党建思政篇关键词37,39)。开国领袖毛泽东曾在这里工作,鲁迅、胡适、钱玄同、沈尹默、刘半农等曾在红楼执教,这里也曾走出沈雁冰、朱自清、俞平伯、冯友兰、张中行、任继愈、季羡林等知名学者。这些历史和人文渊源,赋予了红楼更多的含义。历经时代变迁,红楼始终令人瞩目。在北大人心中,红楼不仅仅是一栋建筑,更是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93、刚毅坚卓“刚毅坚卓”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训。1937年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夏宣告结束。前后历时九年,大师云集,人才辈出。联大纪念碑碑文中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北大校长林建华说:“联大云集了四方的名师,他们有着不同的风格、气象,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流派,这也是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传承与体现。”94、燕园北京大学目前所在的校园,原为明代米万钟的“勺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镇东北部,与圆明园、颐和园毗邻,曾为燕京大学校园,故得名燕园。1952年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从红楼搬迁于此,燕园成为北京大学的代名词,一首《燕园情》也被一代代北大学子声声传唱。“燕园其实不大,未名不过一勺水。水边一塔,并不可登;水中一岛,绕岛仅可百余步;另有楼台百十座。但这小小校园却让所有在这里住过的人终生梦绕魂牵。”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在《永远的校园》这样描述她。燕园从来不只是一个校园,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95、团结起来振兴中华1981年,中国男排首次冲出亚洲,中国女排第一次站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北大在职研究生师生率先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喊出了百年中国的主旋律,也发出了改革时代的最强音,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进步奉献自己的青春与学识。35年后的2016年9月5日,刚刚在里约奥运会斩获金牌的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到访北京大学,“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再度响彻燕园。96、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新时代赋予了新使命,新环境提出了新要求。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今天,北京大学提出“守正创新,引领未来”的使命:所谓“守正”,就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和坚守大学的传统尤其是北京大学创办百余年来的光荣传统,正道而行、弘扬正气,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所谓“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全面深化大学综合改革,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所谓“引领未来”,就是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全局,突出自身的主动性与首创性,积极推动改造现实和开创未来。

  • 浙江大学徐立之:书院与全员育人

    浙江大学徐立之:什么是全人教育?书院在你们的教育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在浙大学习的未来四年中,你们将给自己许下怎样的承诺?首先,祝贺你们!你们已经进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书院将与两所世界一流大学——爱

  • 房地产行业从业人员销售技巧-房地产在职研究生知识

    房地产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尽在研招网,房地产在职研究生具备房地产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房地产在职研究生掌握现代房地产综合开发与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专

  •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电影本土化与全球化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由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新闻传播学部主办、《当代电影》杂志社协办的“电影本土化与全球化———中法电影50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举行。(中国在职研究生招生网官网)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喀什高台民居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现为喀什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该区建在悬崖上,共有近六百户人家。从颇具现代化的喀什新城隔河相望,老城的地势明显高出一截。高崖两千年前就已存在,一千多年前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

  •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现当代国际关系史》

    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时殷弘教授著作21世纪国际政治系列教材《现当代国际关系史(从16世纪到20世纪末)》日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

  • 武汉理工大学熊方宇:科研路上有心人

    武汉理工大学熊方宇表示“追逐梦想的道路充满着困难和挑战,而唯有敢于面对,持之以恒,方可一直前行,到达终点。”第十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武汉理工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材料物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