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信息】“Toward a scientific analysis of recurrent historical events” 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4日下午16:00,巴黎第六大学BertrandM.Roehner教授在我校会议中心中心会议室带来了名为:“ents”的学术报告。信息学院部分老师和学生参加。BertrandM.Ro

  • 【材料】材料学院2017级研究生“优秀班集体”——材研1709风采展示

    材研1709班,现有团员41名,正式党员8名,入党积极分子14名。总GPA大于3.3:12人,最高学位GPA3.59,平均总GPA3.22。通过六级30人,占比73%。班级有四名同学有一篇一作文章

  • 【生命】“我们约会吧”活动圆满结束

     11月11日下午2:30-4:30,由生命学院、化工学院和材料学院三院联合举办的大型联谊活动“我们约会吧”在学校网球场成功举办。此次联谊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朋友

  • 【信息】“Basic Theory of Non-instantaneous Impulsive Equations” 学术报告成功举办

    2018年11月16日下午四点,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锦荣教授在我校中心会议室做了名为“BasicTheoryofNon-instantaneousImpulsiveEquations”

  • 【材料】材研1804党支部开展“中美贸易战”学习交流会

    为认识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深入了解中美贸易战,11月07日,材研1804党支部在主教309开展了“从中美贸易战谈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学习交流会。会议由材研1804党支书主持,全体党员及全

  • 【机电】机研1802、艺术1801联合党支部与特检院党支部红色1+1共建活动之专题党课成功举办

    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让党支部同学牢记入党初衷,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机研1802、艺术1801联合党支部与特检院党支部组织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专题党课活动。201

  • 【化工】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总支顺利开展2018年下半年研究生党员发展对象谈话和入党材料填写集中指导

    2018 工程学院研究生年研究生

    2018年11月13日,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在工程楼A203顺利开展了2018年下半年研究生党员发展对象谈话和入党材料填写集中指导。研究生党总支委员、17级各支部书记和17级党员发展对象参加了

  • 【理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理学院参观首都博物馆

    11月4日上午八点半,理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组织学生总计70余人前往首都博物馆,共同感受历史,体验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的变迁,参观学习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都博物

  • 【生命】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修炼人文讲座圆满结束

    工科研究 工科研究生理工

    为了使理工科研究生了解华夏文明,学习传统文化,研习圣贤之学,辨析中西差异。我院于11月16日下午2:00-4:00在主教楼402举办了以“理工科研究生的人文素养修炼”为主题的人文讲座,本次讲座

  • 专业与学校的选择步骤

    内容均转载于《考研胜道》图书一、确定自己是否适合继续学习本科时的专业,而后决定是否有跨专业报考的必要。二、确认即将报考的专业是冷门专业、热门专业还是新兴专业。三、确认跨专业的性质,是属于理科转工科、理工科转文科还是刚好相反。四、确定报考的学校,即报考本校还是报考外校。五、确认自己选择报考的学校属于小型院校、大型综合学校还是研究院所。第一步 确认是否有必要跨专业考本专业容易,跨专业往往比较难。现在在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小强,本科时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因为自己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加上学校老师水平也确实有限,所以三年过去,小强觉得自己在计算机学科上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为了多一些选择,小强考察了几个外专业,包括企业管理、会计学、法律硕士,但最后小强还是决定报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研究生。因为他自己觉得,虽然没从本科的计算机专业学到多少实际操作的技能,但毕竟已经受了三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科基础也不差,再加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应该能使自己的专业能力有很大提高。后来的事实证明,小强不仅在专业上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也给自己当时考研复习省却了不少的力气。现在他回头看看那时本科班上报考了外专业的同学,无一例外的在考研上失败了,就暗自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的明智。跨专业报考的风险大,就在于专业课的复习。特别是在对所报考专业仅限于一知半解,甚至完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跨专业报考是要冒较大风险的。在教育部把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由5科变为4科,专业课由2门改为1门后,专业课的难度一般来说是加大了。因为很多高校都把原来2门,甚至3门考试内容融合在1套卷子中,这使很多跨专业报考的研友甚至不知道某一道题是出自哪一门课程,想答对更是无从谈起。所以说,考本专业容易,考外专业难。即使对本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甚理想,难度也比对外专业的专业课没有基础要小得多。第二步 确定报考冷门、热门还是新兴专业考冷门专业一般非常轻松,热门专业确实很难挤进去,新兴专业的难度与热度往往居于前两者之间。2004年,全国报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总人数为35510人,位居报考总人数第二,仅次于报考人数逐年下滑的工商管理学硕士专业。2003年,报考北京一所著名高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总人数为2000余人,但除去保送名额,该专业只招收40人,录取比例高达50比1。这就是热门专业,它们的特点是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强劲,所以就业前景被人看好。例如建筑、会计学、贸易、新闻、计算机、生物工程都属于这一类热门专业。但这类专业的特点就是报考人数非常多,因此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远高出研究生录取平均比例,可以达到10比1以上。选择报考热门专业的研友,一般是出于就业的考虑,而选择报考冷门专业的研友,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静心的研究生活。由于冷门专业的发展一般比较完备,知识积淀也较深厚,考试难度小,竞争不激烈,所以非常适合想做研究工作的研友报考。另有一类专业是新兴专业,这类专业兴起不久,未来社会对其有较多的需求。比如前些年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就属于新兴专业,但短短几年后却已跨入热门专业的行列。新兴专业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刚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不多,竞争也远小于热门专业,所以已经成为了很多研友的选择。第三步 确认是理科转工科、理工科转文科还是相反由于学科性质,理科转工科、理工科转文科往往难度较小。反之难度则大。危旺在本科时学的是应用数学,这种专业如果在名校就应该出国深造了,但危旺就读的只是一般高校,而且学这种专业的找工作比较困难,他就只好选择考研。"幸好学的是应用数学专业,这种专业想转绝大多数工科或文科专业都并不费力气,像经济或计算机这种专业的导师更是喜欢数学出身的学生。"危旺说。权衡之后,他选择了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经济系的计量经济学专业,并且由于自己的应用数学专业背景,在复试时很受导师青睐。理科转为工科,或理工科转为文科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因为前者的学科往往是后者的理论基础,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才能够有比较大的突破。但相反的,如果没有极高的天赋,基本不会有人选择从文科转为理工科,或是从工科转为理科。因为其不仅脱离就业,难度也相当大。第四步 确定报考本校还是报考外校报本校信息往往比较畅通,也容易考取,而外校则相反,信息闭塞,考取难度大。如果决定报考外校,那么一定要做好调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比本校在各方面高出至少一个档次。因为只要是外校,就意味着并不好考。即使是清华大学毕业,报考一所二流学校的本专业也未必考取,原因就在于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其潜在的出题、录取规则。再好的学科基础都可能在所报考学校的专业课题目上折戟沉沙,再好的面试技巧都可能在复试中被拒以千里。所以同样是不好考,就必须确认目标学校比本校高出的档次足以让自己去冒这个风险。但如果选择本校就轻松得多,毕竟在这个学校上了4年的学,有比较大的交往圈子,即使报考本校的其它专业也可以轻松地找到老乡帮忙获取相关信息。第五步 确定目标学校的性质,小型院校、综合性高校还是科研院所一般来讲,小型院校往往有一个主干专业全国领先,但也缺乏多元的学科和校园文化;科研院所主要是研究性质,一般没有本科培养;而综合性学校学科丰富,又有文化底蕴。这三类高校一般没有难考或容易考的区别,她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出题与录取规则,抓住这种规则,名校就不一定比小型院校难考。关键在于自己喜欢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如果原来见多识广,现在想找个安静的学习、科研环境,那么就可以选择报考科研院所。如果刚从小型院校出来,想接触形形色色的同学、参加多样的校园活动,那么报考大型综合学校就是理所当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