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会的通知
各学院(系、部、所):为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交流和探讨研究生培养经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特邀请国务院学位办有关处室和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同志对所有在岗研究生导师进行培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
-
各学院(系、部): 我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和“教学资源网”已实现在开放环境下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网络教
-
各学院(系、部)、有关处室: 按照研究生助管岗位津贴发放办法要求,研究生院近期将报批9月份研究生助管岗位津贴。请将本单位研究生助管岗位津贴核定发放表于10月17日前报送研究生院研
-
各学院(系、部):为帮助贫困研究生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困难,确保困难补助金评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现就2011年研究生困难补助金评定工作通知如下:一、评定范围我校2009-2011级非在职硕士研
-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19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选人员名单,申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汪蓉博士、作物学一级学科的赵磊博士成功获选。受资助者每人每年30万元,两年共资助60万元,其中40万元为博士后日常经费,20万元为博士后科学基金。汪蓉,现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王建龙教授,拟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祝凌燕教授。博新计划研究课题“基于黒磷/氮化碳纳米材料的自然光新型杀菌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该项目通过构建前驱体对氮化碳进行纳米改性和异质元素黑磷掺杂,针对现有光催化杀菌技术中存在的金属催化剂污染、自然光利用率不足、杀菌效率低下等问题,旨在设计一种杀菌性能广谱、清洁高效的黒磷/氮化碳(BP/CN)异质结纳米杀菌剂,为解决水体中致病菌污染探索一条新的途径。以第一作者发表中科院一区SCI论文3篇,累积影响因子达30.13,其中2篇发表在环境光催化领域TOP期刊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IF:11.698),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曾获得2018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国家级)、2018AsiaNano国际会议优秀成果展示奖。赵磊,毕业于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师从吴云锋教授,拟进入我校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孙丽英教授。博新计划研究课题“小麦蓝矮植原体SWP21效应蛋白抑制寄主防御反应的作用机理研究”,该项目通过分析小麦蓝矮植原体基因组,筛选出与植原体致病相关的效应蛋白,解析关键致病效应蛋白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为植原体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其中中科院大类一区Top期刊论文3篇,大类二区或Top期刊论文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各1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吸引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拔尖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此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通过个人申报、拟进站单位审核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遴选400名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专项资助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争取加速培养一批国际一流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
-
陕西省“双一流”建设专家组来校调研
调研5月8日,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专家组来校开展“双一流”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管理与质量保证调研。副校长冷畅俭、陈玉林,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学院的负责人,导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了调研
-
精细化学籍管理 提升“三全”育人实效
吴普特校长在201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研究生院、研工部就研究生学籍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想学生所想,急学生
-
【研工部 校团委】樱花季汉服传统文化游园活动举办
近日,由校研工部、校团委主办,校研究生会、社团联合会承办的“惜侬情·缘起樱花季”系列活动之汉服传统文化游园会在南校区牡丹园举办。我校博士、硕士生以及来自陕西省
-
【两会声音】(4)全国政协委员霍学喜两会谈
霍学喜:乡村振兴关键是破解人才瓶颈和制约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陕西省委会副主委霍学喜认为,实
-
清华大学MPA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引领国家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公共事务领导者,强调“植根中国,放眼世界”,注重价值、知识和技能“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