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学校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四次全委(扩大)会议

3月13日下午,学校在交流中心210会议室召开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养福出席会议并讲话。徐养福为先进单位颁奖会议以“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发

  • 【两会声音】(6)全国人大代表昝林森两会谈

    昝林森代表: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实现增值效应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说,乡村振兴要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实现增值效应。让文化产业与农业、商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

  • 【评论】为“两不三短”叫好

    近日,中办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其中就搬文山、填会海专门定了四条硬杠杠。校党委书记李兴旺在今年学校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很多干部、师生反映会议多,有些会议冗长

  • 我校“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被评估为优秀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建设评估结果,以我校樊志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顺利通过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该基地是在我校设立的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于2008年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长期从事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先后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40余项;在《历史研究》《史学月刊》《中国农史》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中国农业通史(图文版)》《和而不同:历史时期域外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本土化》《再造小农经济》等学术专著、教材10余部;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5项、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2018年11月10日,基地首席专家樊志民教授在CCTV1《开讲啦!》栏目主讲“中华农业文明探源”。根据《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陕教规范〔2014〕6号)要求,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10月决定对第一、二批立项建设的共30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展发展建设评估工作,通过自评、会评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办法,着重考察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的实施与科研目标的实现,研究领域的拓展,研究成果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特别是取得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成果的转化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反响和社会效益,以及在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管理工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情况。 

  • 《陕西日报》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

    《陕西日报》2019年3月7日03版 特邀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原文】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 转载:《中国农业教育》西农校长吴普特:新时代农业高校的六大战略使命和实施路径

    中国农业教育教育

    文章摘要: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各自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高等农业教育进行系统布局和重点建设,逐步构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高等教育体系,成

  • 关于新生转户口、档案、迁移组织关系的说明

    关于新生转户口、档案、迁移组织关系的说明一、关于转户口户口迁入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二、关于人事档案人事档案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XX学院党委(XX

  • 《陕西日报》两会观察 | 优先发展”唱响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省代表委员热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陕西日报》2019年3月7日四版一年之计在于春。 放眼三秦大地,麦苗正返青,田野添新绿。农机轰鸣,喷雾机、微耕机齐上阵,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 2018年,我省加快发展

  • 我校师生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过去一年教育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强调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师生对政府

  • 学校召开2019年工作会:确定全年主题 强调实干担当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2月27日,新学期开学第三天,学校召开大会,确定2019年为“深化巡视整改与本科教育建设年”,号召全校师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开启新征程,尤其要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