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铁路公安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签约

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与

         9月13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与北京铁路公安局举行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共建联合实验室签约仪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巡视专家组召开工作布置会

    与研究生学位 学位与研究生

     近日,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巡视专家组新学期工作布置会在沙河校区举行。全体巡视专家和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研究生院副院长兰中文主持会议。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廖云传达了学校新

  • 电子科技大学第十八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9月13日,学校召开第十八次研究生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八届研究生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和《关于<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会章程修正案>的

  • “电子科技大学——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行

    大学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研究

    2016年8月21-23日成都与广东天气同样的火热炽烈,研究生院兰中文副院长、机电学院杨平院长、彭倍副院长、培养处副处长许之一行前往“电子科技大学——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看望

  • 研究生院召开校内实验实践平台建设项目推进会

    2016年9月7日-8日,研究生院分别在清水河校区和沙河校区召开了校内实验实践平台项目建设推进会,研讨如何扎实推进国家中央专项经费支持的校内实验实践平台建设工作。来自13个学院的17位平台项目负责人参

  • 物电学院第六届“物理与电子交叉学科”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顺利举办

    7月7日上午,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第六届“物理与电子交叉学科”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逸夫楼521会议室隆重召开。研究生院副院长、研究生培养处处长兰中文教授,物理电子学院副院长肖绍球教授,

  • 研究生迎来新学期课程教学第一天

      8月29日新生开学典礼后,全校研究生于8月30日迎来新学期上课第一天。上午,副校长胡皓全来到清水河校区品学楼、立人楼,巡查新学期全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秩序和开课情况。

  • 研究生院推进研究生科技创新初显成效——我校学子在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竞赛中崭露头角

      为更好引导和支持研究生积极进行科技创新与实践,大力推进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研究生院通过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竞赛平台,统筹开展各项研究生科技竞赛为切入点,持续推进研究生科技创新

  • 首届“研究生交流月”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受学子欢迎

    教育 教育课程研究

      为切实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体现科学与人文培养相结合的精神,研究生院特邀请国家马克思主义工程“科学技术哲学”首席专家万小龙教授和我国著名美育专家、国家高级礼仪礼宾培训师陆阳

  • 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电子科技大学校内选拔赛完满落幕

    中国研究 中国研究生大学

        6月23日,第二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电子科技大学校内选拔赛颁奖仪式在综合楼131会议室举行。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袁勤书记、航空航天学院党委李孟副书记和朱波副教授出席此次会议。      袁勤书记为大赛致辞。他表示,参赛的学生不仅仅是为个人兴趣的尝试,同时也是在为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作贡献。希望获奖学生们,将来能够将自己的兴趣和事业相融合。所有参赛者,不论名次,都是赢家。      本次大赛朱波副教授为大赛作点评。首先,他肯定了大赛过程中同学们加班加点的付出,即使遇到考试也不放弃的坚持。其次,我们在技术上还有待提高,学校各学科也需要更好地融合。无人机对于很多现实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譬如解决急救过程中的堵车问题等等,我们需要将科研和应用更好地结合起来。      此次竞赛由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主办,航空航天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承办。大赛从今年4月开始,进行了多场技术培训,5月下旬举办校内赛初赛,6月6日举办校内赛决赛。经过严格评审,本次大赛共有8支代表队获奖。一等奖:自由翼代表队;二等奖:天地之间代表队、一言不合就起飞代表队;三等奖:马腾代表队、秦瑞代表队,张天虹代表队;优胜奖:宋江代表队,UESTC仰望星空代表队。我们获得一等奖、二等奖3只队伍,将于今年暑假集训,为即将到来的国赛作准备,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取得优异成绩!    比赛是创新的起点,获奖并不是参赛的唯一目的。创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我们通过比赛得到的更重要的收获。      据悉,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牵头,目前已经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认可。在研究生院的领导下,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未来飞行器创新设计大赛”,旨在搭建这样一个新的竞赛平台,为研究生成长提供一个新的发展机会,并且很好地为研究生第一课堂进行有力的补充。以高端竞赛为牵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同时,这也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主线和学科拓展战略,进行的一次多学科融合的、新方向新领域的科研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