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会客厅讲座第146期预告】国学内涵及其百年演变
何为国学?国学的核心内容又有哪些?是否一说到国学,指的就是“经史子集”呢?在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发展到今天,国学的概念已然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界对“国学”的
-
关于开展“学习型党团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学习型党团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各学院: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陆续在北京召开。为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激发各党团组织成员的学习热情,提升当代
-
可能因为家长认为能将孩子送进大学,就已经完成肩负的历史任务,所以,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不会像高考一样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今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想不关注都不行,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报名参加考试。有人用“史无前例”和“蔚为壮观”来形容,并不为过。此次考试有117.2万人报名,这是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首次突破百万,比去年增加22.7万人,增幅为24.1%。其中,应届本科生有60.5万人报名,占报名总数的51.6%。 应该说,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多,与就业压力息息相关。不少人考研,实在是迫不得已。当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之时,就业的压力就像如来佛的手心,每一个大学生都逃不脱。于是,考研成了解决就业难题的一根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真的这么管用?真的值得付出至少两年的时间和金钱? 和快速扩招的本科教育一样,研究生教育如今也已很难说是精英教育。十几年前,当我读研究生时,整个新闻系才几十个研究生,现在一个上百个座位的阶梯教室也装不下,研究生之多可想而知。而且,间间学校如此。在一些知名高校里,研究生的录取人数已逐年赶上或超过本科生。水涨船高,研究生不再物以稀为贵。面对蜂拥而来的高校毕业生,被惯坏的用人单位亦越来越苛刻,有些在挑学历的同时,还挑“出身”:不仅看是不是名校研究生,还要看是不是本科也出身名校。如果将全部的宝都押在一纸研究生文凭上,指望考研解决就业难题,风险不能不说有些大。 ——说到底,无论什么文凭,其作用都是有限的,只有深厚的从业素质和学习能力,才是职业市场百战百胜的屠龙刀。 至于是不是物有所值,也需细细思量。因为,就在中小学积极推行小班教学的时候,旨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却在四处上演大班教学的场面,甚至出现了百人大课堂。北京某高校的一位研究生,第一次上课,一进去吓了一跳:“从来没想到这么多人一起上课,黑压压一片,不赶紧占座位,恐怕得站着听课。”因为人太多,距离太远,加上同学们窃窃私语,根本听不清老师讲什么。除了上课听不清外,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很成问题。课上发问的机会几乎没有,想与老师沟通只能等课下,而课下不知有多少人想找老师。一位研究生导师讲了一个真实故事:一位老师搬家,叫来自己的研究生帮忙。搬完了,这位老师十分感激地握着一位学生的手说:“谢谢你!同学,你是哪个老师带的研究生?” 一位北京某名牌大学一年级的研究生,说自己感觉是在上大五:“相对于本科,我现在不过多读了几本书、拓宽了知识面,但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研究能力没有质的改变。”他的很多同学都在质疑:如果在研究生阶段,我们还要忍受100多人一个大课室的拥挤,还要忍受老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教育,读这个研究生还有什么意义? 研究生上课只能采取小班教学,这是基本的教育规律,高校不可能不知道。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置教育规律和办学能力于不顾呢?这对天天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豪言壮语挂在嘴边的中国高校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
-
清华大学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粤港澳大湾区项目(2019年)香港、澳门地区申请人系统填报说明 因系统设置问题,香港、澳门地区
-
2013年度重庆大学“优秀分团委”现场答辩候选名单公示为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我校研究生各级团组织发展,加强研究生共青团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分团委的模范组织作用。经各分团委提交申请、团委严格按照
-
各位同学:欢迎您到重庆大学学习一、重庆大学2014级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MPA、MPAcc、法律硕士)报到注册时间:2014年3月14日及15日上午二、办理入学注册程序
-
第145期名家会客厅: 老粗出人物 仗剑取天下 —— 汉高祖刘邦的生存智慧和领导艺术
第145期名家会客厅:老粗出人物仗剑取天下——汉高祖刘邦的生存智慧和领导艺术本期的名家会客厅我们请到了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康清莲教授,康教授学识渊博、口吻风趣幽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
-
关于补发博士生助学金的通知根据重大校〔2012〕456号文件精神,我校全日制博士生助学金标准从2013年9月开始按照《重庆大学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助学金发放及管理办法》全脱产博士研究生助学金资助标准发放。
-
“科研烂尾楼”还是“灿烂的遗产” ——《中国研究生》杂志与《创新与实践》月报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投简历、面试、签约等待办事项逐步登台,“找工作”似乎成了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不做科研“光明正大”的理由。于是,学生群体里“科研烂尾楼”拔地而起,被耽误的研究生科研工作如同鸡肋,“食之无味
-
重庆市“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旨在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激发研究生科研创新精神,鼓励研究生自主创业。在重庆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重庆大学研究生院的大力支持下第六届“科慧杯”大赛于2013年12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