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
校研【2006】31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及成绩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研究生课程考核与成绩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考核方式1、课程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一般通过笔试、课
-
校研【2006】12号关于对全日制普通硕士生发表学术论文规定进行调整的通知各院(系、所):根据学校关于“对普通硕士生探索并逐步完善以2年为主的弹性学制”的精神,经研究生院专题调研、校学术委员会讨论、校
-
有一些学校发展势头相当迅猛!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NO.10中国传媒大学 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是我国广播电视工科高等教育的起源。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8个专业硕士类别。 国家重点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传播学 985平台: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NO.9暨南大学 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是中央部属高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学校是国家“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教育部、国侨办、广东省三方签约重点共建大学,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学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5个,有二级学科授权的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8个,有二级学科授权的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4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20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文艺学、水生生物学 985平台:华侨华人研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NO.8华中师范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3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8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 985平台: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计划 NO.7东北林业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林业工程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医、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林业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设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种类33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拥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覆盖)、6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7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植物学、生态学。 985平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高效利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NO.6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轻工高等教育为特色的高校,被誉为“轻工高等教育明珠”。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也是“111计划”、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1个“十二五”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以及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6个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 985平台:食品精深加工与安全控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NO.5长安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四部一省”共建,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是最早招收留学生和首批招收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拥有全国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试验场。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2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地质工程 985平台: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营保障科学与技术创新平台 NO.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中国大陆地区第七所AMBA、CFA协会认证院校,是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由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同建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有51个本科专业,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以及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并拥有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经、法、管学科融通创新与社会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国家级重点学科: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民商法、经济史(重点培育学科)。 NO.3西南财经大学 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学校有4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有5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108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18个硕士专业学位)。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 985平台: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NO.2上海财经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设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4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培育) 985平台:经济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NO.1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列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由教育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覆盖的共十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强势学科: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会计学。 985平台: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
研字[2006]15号关于做好2006年研究生教改基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各院(系、所):2006年研究生教改基金(含教改项目和教材、讲义立项)申报工作现正式启动,申报评审办法见《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
-
各位研究生教务员,我校注册中心将于8月下旬进行开学注册的准备工作:8月22日上午9:00-10:30,全校各院(系、所)全体本科生教务员、研究生教务员大会,学习使用“学生注册管理系统”,地点:西十二楼
-
校研【2006】11号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办学质量,保障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规范有序、可持续健康发展,现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精神和我校有关文件规定,特就有关
-
非全日制研究生(校内班)公共课课程总表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周次/日期星期节数课程名称6-14(10.8—12.9)日1-8数学六1-8英语15(12.10)日1-4英语考试(8:00-10:
-
校研【2006】21号华中科技大学关于表彰二OO六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的决定学校各单位:经所在班级推荐,院(系、所)领导小组审核及学校批准,决定对刘毅等589名优秀毕业研究生予以表彰。希望受表彰的毕业研究
-
研字[2006]14号关于选聘超龄博士生导师招生的通知各院(系、所):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的意见,对学科发展急需的特殊方向和重大项目,经批准可选聘个别超龄博士生导师2007年招收博士生。现
-
“自然辩证法”考试安排请参加考试的研究生携带学生证,提前20分钟到达指定考场;请各位监考和主考老师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安排学生座次,核对考生的学生证,提醒学生正确填写系别、学号及姓名,准备发放试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