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考研指导:读研的七大收益

考研 考研指导读研

学历更高一筹即使你不是单纯地奔着高学历的目标而考研,但这样的事实你无法回避:招聘中的学历要求随着人才的不断增多而水涨船高,甚至很多单位都“明码标价”,非硕士博士不要。很多同学被

  • 2016备战考研初期千万不能做的三件事

    考研 备战考研

    春暖花开的季节,2016的考研学子们开始了复习的准备,相信大家都信心满满想要实现梦想,的辅导老师为大家的精神和冲劲点赞!不过,在专心备考的同时,大家一定要注意,以下这三件事情,是千万不能做的!&nbs

  • 好心态助力2016考研征程

    1.坚定的决心请随时随地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是想要,还是一定要?如果是想要,我们可能什么都得不到如果是一定要,我们一定能够有方法得到。考研成功就在于你做决定的那一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发展坚韧的

  • 考研基础夯实在于春

    对于我而言,研考是一次长跑,因为作为一所普通大学的学生,想考入北京,又是跨专业,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辛苦。虽然我身边的一些同学为了考名校,从进大学就开始准备,但我觉得整个大学生活除了研考再无其他,也是

  • 2016考研:研究生style 你属于哪种?

    培养类型不同:学术型研究生VS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个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硕和专硕。学术型研究生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授予学位的类型是学术型硕士学位,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

  • 2020考研初试考场应答:考场答题8个技巧牢记在心!

    考研 2020考研初试2020考研

    2020考研初试临近,考生不仅要抓住最后的备考时间,还要做好考前的一系列准备。考前阶段也是考生情绪最容易出现波动的时期,考生要学会进行自我状态的调节,以积极的状态来迎接考试的到来。小编整理了&ld

  • 2016考研备考三大黄金守则

    以下是一位员考研成功者的宏观计划,仅供参考:4~6月进行以英语和数学为主的首轮复习。7~8月政治首轮复习以及数学专项训练。9~11月主攻专业课,公共课继续巩固。12~1月冲刺:基础也要拿,佛脚

  • 考研早准备成功几率大

    考研到底难不难?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

  • 考研公式记忆

    如果26个英文字母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分别等于:1234567891011121314

  • 定制周密计划 摆脱考研“拖延症”

    "拖延症"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常有的问题,可能你、我、他,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说实话,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点拖延的小毛病,倒也不会出现大问题。但是,如果碰到考研这样具有一定挑战性、且较为紧迫的任务,那就必须改掉或减轻拖延的毛病了。一句话,当"拖延症"遇到考研,就得"治"了。那怎么"治"呢?提供以下三个小办法,大家不妨来试一下哟。 第一,周密计划,细化目标。考研是一个看似漫长,实际短暂的过程。很多同学会感觉到既有巨大压力,又不知自己该做什么。这就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以及与之相一致的细化了的目标。比如,打算暑假前背诵英语生词1500个,即三、四、五、六月,每月大约背诵英语单词300个,折合到每天就是10个。也就是说,今天不背完10个,明天10个单词任务又会接着压过来,不可以拖延。因此,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拖延症"自然没有滋生的土壤。第二,严格落实,督促检查。任务设定了,落实是关键。这是治疗"拖延症"的强制力。因此,我建议,你必须有检查自己的任务手段,比如:习题检测、默写检测,甚至考试检测等。而好是检测手段是他人检测,即在计划设定时间达到后,请身边考研的小伙伴或者亲友监督自己目标的执行情况,进而形成外部督促机制。当然,也可以增添一些奖励措施,甚至是物质奖励。这种心理上的暗示,会让自己拥有成就感,越学越有劲,越学越轻松。第三,及时调整,劳逸结合。可以说,选择考研的同学,都是追求上进的。我觉得,积极上进的精神状态,是对抗"拖延症"的灵丹妙药。问题是,如何调试并保持这种向上的状态呢?这需要适当的休息和娱乐。弦崩紧了,会断的。考研过程大多是一个重复性活动,并不是一个创造性活动。因此,坚持很重要。我建议,可采取"每周休一天,每月加一天"的休假办法。用休息和娱乐,去减轻疲惫感,让自己的效率更高,从而按时、圆满的完成计划任务。俗话说的好,"习惯成自然"。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心态良好,是完全可以击退常见的"拖延症"。考研的过程,是自我提升和自我突破的过程。我相信,大家都能用理性去战胜惰性,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推荐阅读:量化学习效果构建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