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复试指导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1年硕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中国近现代史学科2010年硕士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一、复试比例及主要内容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和表达的考试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1.复试笔试科目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一、复试办法及笔试科目1.复试办法复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外国语听力水平考核在面试中进行。复试的总成绩为280分,其中笔试200分,面试80分。(1)笔试:笔试为闭卷考试,主要是专业综合测试,重点考察考生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内容涵盖所在学科对应的本科主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笔试时间为3小时。(2)面试: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外语水平,对每位考生的考核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主要内容包括:①从事科研工作的基础与能力;②综合分析与语言表达能力;③外语听力及口语;④大学学习情况及学习成绩;⑤专业课以外其他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⑥特长与兴趣;⑦身心健康状况。在参加面试时,考生可提供能够反映自身能力与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及证明等)。(3)录取:本学科对复试的笔试、面试及总成绩分别设定合格线,笔试、面试及总成绩均满足合格线要求即获得录取资格,如笔试、面试及总成绩其中之一没有达到合格线者将失去被录取资格,可自行联系其他院校。(4)复试时间、地点:复试时间初步定为三月份,具体日期及地点请关注学校通知。外地考生应在复试前一天到我院报到并进行资格审查,报到及资格审查地点: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各二级学科点。2.笔试科目每组考题200分,一组4科题目者,每科50分,考生可选择其中一组考题。请考生在划线后,复试前选择确定考试组别,并务邮件通知我院,以便我们提前做好考务准备。邮件发至:hgxy@hit.e.cn;联系电话:0451-86403607;联系人:王老师。复试专业综合测试(笔试)方案笔试题组学科代码、名称、可选题组①电化学:1-1电极过程动力学1-2电化学测量1-3化学电源工艺学1-4电镀工艺学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01化学工程(分子方向):②③组任选一组,优先录取③组考生;081702化学工艺:①②组任选一组;081703生物化工(化工方向):①②组任选一组;(食品方向):②④组任选一组081704应用化学:①②组任选一组,优先录取①组考生;081705工业催化(含能源化工方向):①②组任选一组085216化学工程(日制和非日制工程硕士)考试科目见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下的各二级学科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01食品科学:②④组任选一组0703化学070301无机化学、070302分析化学、070303有机化学、070304物理化学:①②组任选一组,优先录取②组考生;070305分子化学与物理:②③组任选一组,优先录取③组考生②化学基础:2-1无机化学或有机化学2-2分析化学及仪器分析2-3物化实验及有机实验2-4化工原理或结构化学(2-1,报0703化学的学生初试考无机的,复试考有机,初试考有机的,复试考无机)③分子综合:3-1分子物理3-2分子化学3-3分子合成工艺学3-4塑料及其成型工艺(其中3-1和3-2,各100分;3-3和3-4各50分。初试考分子化学的,复试考3-1、3-3、3-4,初试没考分子化学的,复试考3-1和3-2)④食品综合:4-1微生物4-2食品化学4-3食品工程原理4-4食品工艺学二、硕士生复试参考书目考试科目参考书目编者出版社1-1电极过程动力学《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第三版)查性科学出版社或《电化学教程》郭鹤桐天津大学出版社1-2电化学测量《电化学测量方法》贾铮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3化学电源工艺学《化学电源》程新群等化学工业出版社1-4电镀工艺学《电镀理论与技术》安茂忠哈工大出版社2-1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等教育出版社2-1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徐寿昌宋兆成等教育出版社哈工大出版社2-2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第五版)华东理工/四川大学等教育出版社2-2仪器分析《仪器分析》(第四版)朱明华、胡坪等教育出版社2-3物化实验《物理化学实验》(2011年)韩喜江哈工大出版社2-3有机实验《有机化学实验》(2013年)孟晓荣科学出版社2-4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姚玉英天津大学出版社2-4结构化学《简明结构化学教程》夏少武化学工业出版社3-1分子物理《分子物理》何曼君复旦大学出版社3-2分子化学《分子化学》(第五版)潘祖仁化学工业出版社3-3分子合成工艺学《聚物合成工艺学》(第二版)赵德仁、张蔚盛化学工业出版社3-4塑料及其成型工艺《塑料材料学》张克惠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4-1微生物《微生物学教程》(第二/三版)周德庆等教育出版社4-2食品化学《食品化学》谢笔钧科学出版社4-3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原理》李云飞,葛克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4-4食品工艺学《食品工艺学》赵晋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三、复试考试大纲或内容说明1-1电极过程动力学查性著《电极过程动力学导论》:第1章绪论;第2章电极溶液界面的基本性质;第3章电极溶液界面附近液相中的传质过程;第4章电化学步骤的动力学;第5章复杂电极反应与反应机理研究(其中的表面转化、利用反应级数确定反应历程,其余不要求);第7章若干重要电极过程的反应机理与电化学催化(其中的氢析出反应、氧还原反应,其余不要求);第8章金属电极过程(8.1~8.6、8.9~8.11,其余不要求)。郭鹤桐《电化学教程》:第1章绪论;第4章双电层(4.7不要求);第5章不可逆的电极过程;第6章电化学极化(6.1~6.4,其余不要求);第7章浓度极化(7.7不要求);第8章气体电极过程;第9章金属阴极过程;第10章金属阳极过程。1-2电化学测量第1章电化学测量概述;第3章电化学测量实验的基本知识;第4章稳态测量方法;第5章暂态测量方法总论;第6章控制电流阶跃暂态测量方法;第7章控制电势阶跃暂态测量方法;第8章线性电势扫描伏安法;第10章交流阻抗法;第11章电化学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1-3化学电源工艺学程新群《化学电源》:第2章:化学电源概论;第3章:锌锰电池;第4章:铅酸蓄电池;第5章:镉镍电池;第6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第7章:锌银电池;第8章:锂电池;第9章锂离子电池;第10章:燃料电池(含金属空气燃料电池)。1-4电镀工艺学第1章:绪论;第2章:金属的电结晶;第3章:电镀液性能;第4章:镀前处理;第5章:电镀单金属;第6章:电镀合金;第7章:特种镀技术;第8章:化学镀;第9章:镀层性能测试。2-1无机化学第5章:酸碱平衡;第6章:沉淀-溶解平衡;第7章: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基础;第8章: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多电子原子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第9章:分子结构(价键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第10章:固体的结构(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层状晶体);第11章: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第13章:P区元素(一)[P区元素概述、硼族元素B(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等)、碳族元素CSi(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等)];第14章:P区元素(二)[氮族元素NP(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等)、氧族元素O、S(单质及氧、硫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等)];第15章:P区元素(三)[卤素(单质、氢化物、含氧化物的结构、性质等)];第16章:d区元素(一)[d区元素概述(通性等)、铬、锰、铁、钴、镍];第17章:d区元素(二)[铜族元素、锌族元素]。2-1有机化学要求掌握:①基础知识:物质的分类、物质的命名(系统命名法)、同分异构体(顺发异构、构象异构)②烷烃、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卤代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③运用有机化学结构理论对上述化合物理化性质变化的解释④基本反应类型⑤简单的反应历程,例如亲和取代反应的历程、消除反应的历程、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等⑥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制法(有机合成)2-2分析化学第2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统计处理,第3章滴定分析,第4章酸碱滴定,第5章配位滴定,第6章氧化还原滴定,第7章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第9章吸光光度法。2-2仪器分析第2章气相色谱法,第3章效液相色谱法,第4章电位法,第7章原子发射光谱法,第8章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章紫外吸收光谱法,第10章红外吸收光谱法。2-3物化实验要求掌握以下8个实验内容:1.燃烧热的测定2.Pb-Sn体系相图的绘制3.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静态法4.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的测定5.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6.电解质的摩尔电导与弱电解质电离常数的测定7.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8.蔗糖水解速率常数测定2-3有机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基本操作以及常用仪器和实验装置。包括安知识、常用实验仪器装置等2.有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技术。包括蒸馏、分馏、萃取和重结晶等操作技术和方法3.有机化合物基本物理常数测定及结构鉴定。包括熔点、沸点的测定,折光率的测定以及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4.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实验,包括固体有机化合物和液体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分离纯化及相关实验操作步骤和技术方法等。2-4化工原理上册:绪论化工原理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单位制第一章流体流动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流量方程,连续方程,伯努力方程及应用,流动形态,流动阻力计算,摩擦系数的量纲分析,简单管路的计算。第二章流体输送设备(离心泵)离心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特性曲线,汽蚀现现和安装度,泵的选择第四章传热;传热原理,换热方法,傅里叶定律,单层多层平壁及圆筒壁热传导的计算,保温问题,对流传热分析,影响因素,牛顿冷却定律,传热膜系数的量纲分析,总的传热速率方程式及其应用,传热系数,传热面积,平均温度差,套管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下册:第一章蒸馏概述,拉乌尔定律,双组份汽液相平衡,相对挥发度及相平衡方程式,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精馏原理及流程,双组份精馏的计算,塔物料衡算,精馏段及提留段物料衡算。进料状态参数和q线方程式,理论塔板逐板计算和直角阶梯图解,进料位置,回流比的影响及选择,回流和小回流,芬斯克公式,捷算法求塔板数,吉利兰图,板效率和总效率,实际塔板数求算,塔顶冷凝器和塔底再沸器的计算。第二章吸收概述,气液平衡关系,吸收过程分析,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对流传质和双膜理论,吸收速率方程,吸收塔计算,物料衡算吸收剂用量,填料度计算,吸收系数。2-4结构化学第一章绪论(结构化学的课程特点和研究对象);第二章量子力学基础知识;第三章原子结构和性质;第四章分子轨道理论;第五章价键理论;第六章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第七章晶体结构3-1分子物理部要求。3-2分子化学部要求。3-3分子合成工艺学第1章绪论分子设计与合成方法、聚合物结构、性能与合成工艺的关系、原料的准备和精制过程、聚物合成工艺过程和三废处理与回收过程;学习分子合成设备的种类、结构、性能特点。合成设备辅助装置的结构与作用。第3章自由基聚合生产工艺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工艺特点、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自由基聚合体系原料准备、催化剂配制、聚合过程控制、产物性能评价。第4章离子聚合与配位聚合生产工艺阳离子聚合工艺、阴离子聚合工艺和配位聚合工艺的反应特点、物料体系、工艺参数、聚合生产工艺工程过程控制。第5章缩聚聚合生产工艺酚醛树脂溶液缩合聚合工艺,不饱和聚酯树脂熔融缩合聚合工艺,合成用主要原材料、合成配方设计、合成反应特点、合成工艺方法生产过程控制和产物性能评价。第9章通用塑料PE,PVC,PS的合成工艺特点,合成反应过程控制。第12章合成纤维成纤聚合物的性能特点、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聚合的合成反应特点、合成用主要原材料、合成工艺方法生产过程控制和产物性能评价第15章通用橡胶丁基橡胶和丁苯橡胶的聚合的合成反应特点、合成用主要原材料、合成工艺方法生产过程控制和产物分离工艺及其性能评价。3-4塑料及其成型工艺塑料品种的掌握:掌握通用塑料(PE、PP、PVC、PS)、工程塑料(POM、PA、PET、PPO、PC)以及其它塑料品种(PSF、PPS、PTFE)的结构、突出性能特点、主要应用领域等知识内容。塑料用助剂品种:了解并掌握下列助剂品种的作用机理、典型品种、使用量等知识点。增塑剂2.抗氧剂3.光稳定剂4.热稳定剂5.阻燃剂塑料成型加工:掌握挤出成型、注射成型、吹塑成形、二次成型的原理、工艺、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影响工艺的因素。了解常用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和加工工艺。4-1微生物学第1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细菌、放线菌);第2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酵母菌、霉菌);第3章:病毒和亚病毒(病毒、亚病毒、病毒与实践);第4章: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第5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关系、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第7章:微生物遗传变异(质粒、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第8章: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第9章:传染与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4-2食品化学第3章:糖类(第一节到第三节);第4章:脂类(第二节到第七节);第5章: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第二节到第五节);第6章:酶(第三节);第8章: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二节和第六节);第9章:风味化合物(第四节和第七节);第10章:食品添加剂(第六节、第七节和第十节)。4-3食品工程原理第1章:流体力学(第一节的1.2和1.3;第二节的2.2和2.3;第八节的8.1和8.3);第2章:传热(第一节的1.1;第四节的4.1和4.2);第3章:食品冷冻技术(第一节的1.2;第二节的2.2;第四节的4.2);第4章: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流动(第四节);第5章:液体搅拌与气体混合(第四节);第6章:粉碎与筛分(第三节和第四节);第7章:液体吸附与离子交换(第一节和第二节);第10章:膜分离(第五节);第12章:食品干燥原理(第七节)。4-4食品工艺学第一篇:食品的原料和材料(概括性了解和掌握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功能性成分)第三篇:软饮料工艺(掌握概念和工艺要点)第1章:概述(第一节到第三节);第2章:软饮料的概念(第一节);第3章: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第一节和第三节)。第四篇:果蔬制品工艺(掌握概念和工艺要点)第1章:果蔬保鲜(第二节);第2章:果蔬的速冻(第一节);第3章:果蔬的干制(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五篇:乳制品工艺和大豆制品工艺(掌握概念,基本理论性质和工艺要点)第1章:乳制品工艺(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六节和第八节);第2章:大豆制品是产工艺(第二节和第三节)。第六篇:肉制品工艺(掌握概念,基本理论和工艺要点)第1章的第2节:中式香肠和灌肠加工工艺;第2章的第1节和第3节:西式香肠生产工艺。肉的组成结构,肉的物理化学性质等。第八篇:谷物制品加工工艺第3章:蒸煮积压食品(第二节);第3章:焙烤食品(第一节)。研究生导师一览表化学工程与技术(工科) 序号姓名职称研究方向二级学科点1安茂忠教授(博导)电化学表面改性电化学2尹鸽平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催化3云智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催化、化学传感器4王殿龙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化学表面改性5戴长松教授(博导)电化学表面改性、电池材料6熊岳平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催化7潘钦敏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化学表面改性8杜春雨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池材料9袁国辉教授(博导)化学电源及材料、电化学表面改性、新型碳/石墨材料10王振波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催化、纳米电极材料11杨培霞教授(博导)化学电源、电催化12左朋建副教授(博导)新能源材料,比特性储能体系及关键技术13霍 华副教授(博导)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固态核磁14赵 力副教授化学电源15程新群副教授化学电源16张锦秋副教授电化学表面改性17马玉林级工程师化学电源18黎德育讲师电化学表面改性19姜兆华教授(博导)功能陶瓷、界面电化学化学工艺20赵九蓬教授(博导)纳微球自组装、纳米有序结构材料及光子晶体21徐用军教授(博导)聚物改性、纳米材料22宋 英教授(博导)功能陶瓷材料23王志江副教授(博导)纳米功能材料24吴松副教授功能材料25姚忠平副教授功能陶瓷材料26孙 秋副教授铁电材料、铁电性能及热电转换性能研究27张 科讲师纳米传感材料及其光学性能28徐洪波讲师纳米结构构筑及其光学性能研究29李 娜讲师纳米材料功能化研究31杨春晖教授(博导)人工晶体材料工业催化(含能源化工方向)32甘 阳教授(博导)表面物理化学、催化剂表征、纳米材料33陈冠英教授(博导)近红外太阳能电池、纳米荧光材料、晶体光学、等离子体基元、生物医学光子学34于永生研究员(博导)多功能纳米材料35赵丽丽教授人工晶体材料制备与计算机数值模拟36孙印勇副教授(博导)多相催化、多孔材料37杨 敏副教授(博导)光催化、纳米光电功能材料38宋梁成副教授工业结晶及粒子过程、人工晶体生长39李春香级工程师痕量污染物的监测与去除、洁净能源开发40朱崇强讲师新型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生长、结构及性能41于艳玲讲师纤维素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微藻固碳脱硝42郝树伟讲师红外太阳能电池、荧光晶体材料43韩晓军教授(博导)生物功能化界面、生物分析化学、生物纳米材料生物化工︵化工︶44陈大发研究员(博导)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45杨微微副教授(博导)电分析化学、电化学生物传感器46胡博文副教授功能配位化学47雍达明讲师生物传感器、电分析化学、环境分析48穆 韡讲师功能性计算化49黄玉东教授(博导)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与界面化学工程︵分子︶50孟令辉教授(博导)超临界流体分解51于 淼教授(博导)多相催化、表面自组装、扫描探针显微镜52刘宇艳教授(博导)分子复合材料53刘 丽教授(博导)树脂基复合材料界面54白永平教授(博导)树脂合成、功能分子55邵 路教授(博导)膜分离技术56张春华教授(博导)复合材料、性能树脂57黄 鑫教授(博导)分子仿生材料58姜再兴教授(博导)分子复合材料59贺金梅副教授(博导)分子复合材料60姜 波副教授(博导)分子改性与表征61胡 桢副教授(博导)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62徐慧芳副教授分子合成改性63龙 军副教授分子复合材料64宋元军讲师性能有机纤维65黎 俊讲师分子复合材料66刘小曼讲师分子组织再生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分子化学与物理(理科)1黄玉东教授(博导)树脂基复合材料表面与界面分子化学与物理2于 淼教授(博导)多相催化、表面自组装、扫描探针显微镜3邵 路教授(博导)膜分离技术4黄 鑫教授(博导)分子仿生材料5姜再兴教授(博导)分子复合材料6杨 蕾教授金属有机与不对称催化、环境有机化学7姜 波副教授(博导)分子改性与表征8胡 桢副教授(博导)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9徐慧芳副教授分子合成改性10姚同杰副教授导电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11刘小曼讲师分子组织再生材料的设计与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工科)1卢卫红教授(博导)极端环境营养与天然产物结构功能及产品、空间生物学效应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化工︵食品︶ 2马 莺教授(博导)食品化学、农产品加工、植物蛋白和淀粉改性技术3王振宇教授(博导)特种生物合成分离与装备4崔艳华教授(博导)益生菌代谢调控及其活性产物研究、分子微生物学、基因工程与食品生物技术5杨 鑫教授(博导)食品安快速检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开发6单毓娟教授(博导)植物化学生物活性及分子机理、乳酸菌活性成分提取、结构分析及功能研究7杨 林教授(博导)食品蛋白质与人体健康、食品安与环境毒理评价功能性食品8程大友研究员(博导)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甜菜功能成分挖掘与利用9韩 雪副教授(博导)乳品科学与技术、传统发酵食品产业化10崔 杰副教授食品生物技术、植物抗逆分子机理、转基因生物安性评价与检测11王 路副教授化学生物学12张英春副教授乳酸菌功能性及其活性产物研究13王荣春副教授亚临界水提取技术、植物胰蛋白酶抑制剂研究14赵海田副教授天然产物化学,极端环境营养15宋 微讲 师功能食品、人类膳食与健康16井 晶讲 师极端环境营养学、天然分子17徐伟丽讲 师生物活性成分的功能研究、豆类食品加工18何华讲 师乳品化学、蛋白质科学与技术19张 华讲 师天然产物与极端环境营养化学(理科)1杨玉林教授(博导)能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应用化学2郝素娥教授(博导)稀土改性导电陶瓷功能材料、新型导电胶与导电涂料3顾大明教授(博导)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锂空气电池、燃料电池的设计及材料制备、燃油添加剂4强亮生教授(博导)无机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5唐冬雁教授(博导)微纳米纤维和薄膜、有机/无机复合LB膜6范瑞请教授(博导)有机发光材料亚胺类金属配合物的设计合成、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7方习奎教授(博导)分子和纳米磁性材料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学性质研究8李文旭教授生物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9刘志刚副教授表面改性及功能材料10张立珠副教授纳米污染颗粒在水中迁移转化、纳米颗粒净水作用、纳米颗粒对饮用水水质安影响与控制11那 永副教授太阳能转换、人工光合作用、光催化12叶腾凌副教授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13孔德艳讲师无机发光材料、多功能无机复合材料、无机分子杂化材料14肖鑫礼讲师导电分子的结构及晶体、性能研究;导电分子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招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硕士研究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招
-
2017考研复试调剂群460216643教育部要求,初试合格的考生,以及所有校内外推免生均需参加复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及学校有关要求,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