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8考研初试订房攻略

>随着2018考研初试的时间越来越近,很多同学开始莫名紧张起来,甚至心态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稳住心态,扎实地走好每一步。现阶段我们还需提前为初试的住宿问题做准备。有些同学住在距离考

  • 想考计算机专硕,你应该了解一下专硕的发展史

    专硕 计算机 计算机专硕

    >关于专硕,从背景、与学硕的区别、报考要求,乃至于考试流程,满满一篇的常识,想考的同学快来看看吧。小编还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计算机考研名校备考指南还有计算机考研院校动态助力你的考研路哦!设立背景专业学位,

  • 计算机考研专业课,你要了解的不仅是分值

    >通过下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课在初试和最终录取时的权重大初试中专业课占150分或300分。按2004年以后国家关于初试和复试按7:3加权综合的录取规则来计算,对考数学的同学来说,专业课的权重达是

  • 2018年安徽工业大学考研报考人数1910人,增幅为34%

    >2018考研网上报名及现场确认工作都已经结束,很多报考点出现人数激增的情况。现各省市、高校陆续公布考研报名人数,为了让18考研er更加了解今年考研报名人数的增长情况,小编对此类信息进行了汇总整理,一

  • 2018年聊城大学考研报考人数2605人,增幅为37.4%

    >11月12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场确认工作结束,11月17日教育部下达报名数据,聊城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共报名2605人,比去年增加37.4%,聊城大学考点报名1668人,比去年

  • 2020考研法律:法律硕士大纲变化解读-中国法制史部分

    >法律硕士的考研大纲下来以后很多考生投入了更加激烈的复习当中,每天的复习更加有重点了,关于法律硕士的一些考点内容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考研法律:法律硕士大纲变化解读-中国法制史部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2020年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法制史的考察目标法制史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及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考生应能:1.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2.正确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4.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学专业术语和运用法律思维进行表达,要求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二、法制史大纲变化分析新增了绪论一章内容如下:一、中国法制史的概念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各个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发生、特点、作用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中的基础科学,也是中国史中的专门史,属于法学和史学的交叉学科。二、中国传统法制的主要特征(一)法自君出,重权隆法君主享有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法律的创制和变迁。法律也以维护君权为要务。君主和统治集团重视制定和运用法律,巩固政权稳定,维护社会秩序。这种传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特性所决定的,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根源。(二)诸法并存,民刑有分中国古代的法典编篆保持“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体例,但是在法律体系上,则是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的,即法律体系是由刑法、民事法、行政管理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构成的。“诸法并存,民刑有分”是从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和具体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法律体系而言的,至于“诸法”是否都发展成独立的部门法,需要结合历史发展的进程予以具体分析。(三)家族本位,伦理法制中国古代是沿着由家而国的途径进入文明时代的,因此宗法血缘关系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诸多方面都有着强烈的影响,尤其是宗法与政治的高度结合,造成了家国一体、亲贵合一的特有体制。儒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成为法律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法律维护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及其经济基础,历经数千年依然保持稳定。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的交融发展,成为传统法制的重要特征。(四)调处息争,无讼是求无讼是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调处是实现息讼、无讼的重要手段。调处适用的对象是民事案件与轻微的刑事案件,调处的主持者包括地方州县官、基层小吏和宗族尊长。调处息争适应封闭的小农经济基础的深厚地缘关系,依赖的是宗族势力和基层国家权力,凭借的是礼与法相结合的多种法律渊源,维护的是三纲五常的伦理秩序,形成了一整套的完备制度。三、中国法制历史的优秀传统(一)德配王命,民贵君轻民本主义是中国古代法制与法文化的基础。西周时期就确立了“以德配天”的观念,即天授王权取决于君王的德性,体现为“敬天保民”的统治政策。儒家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民为国本的思想。这一传统对于中国古代法律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传统法律的各个层面都表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如德主刑辅,注重教化摆脱神判,重视证据宽仁慎刑,爱惜人命等。(二)礼法结合,综合为治礼法结合是中国古代法律最主要的传统礼法相互为用,实现社会综合治理是中华法系最鲜明的特征。礼法互补,以礼为主导,以法为准绳以礼为内涵,以法为形式以礼行法促进法律的实施,以法明礼增添礼的权威以礼入法,使法律道德化,法由止恶而兼劝善以法附礼,使道德法律化,出礼而入于刑。(三)体系完备,律例并行中国古代法的渊源经力从先秦礼制与刑书,到《唐六典》与律令格式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以政典为组织法,以律典为基本法律,令格式为管理制度,并以廷行事、决事比、判例等为要补充的完备体系。较好地解决了法部门分类,法效力层级划分的机制问题,并兼顾了法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四)以法治官,明职课责以法治官是中国古代法制的悠久传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官吏的职、权、责规定官吏的行为方式与自我约束的机制实行考选、考课、监察等一系列制度,促其奉公守法,为君尽责。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职官法不断充实完善,使官吏职责明确,有法可依,是古代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法尚公平,执法原情先秦诸子在释法时,常以度量衡为比喻,强调法的公平。公平成为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法尚公平不仅体现在立法的内容上,也讲求执法原情,达致天理、国法、人情的允协。三、法制史复习建议法制史,顾名思义就是学习掌握过去的法律制度,因此决定了它是一门知识再现型的考试科目,考试特点:(1)客观题,注重细节(2)主观题,考点集中唐朝、明、清的司法制度部分、第五章及第六章(3)新增重要。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给出了如下几点复习建议:1.注意细节,把握重点例如,文帝刑制改革,“斩右趾”改为“弃市”还是“笞五百”等这样细节的点、要准确记忆,不要混淆。不同朝代的法律制度要做横向对比记忆(立法指导思想立法概况法律形式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司法制度等),主要不同朝代之间的传承、丰富与创新。除了变动部分以外,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及历年考研试题,我们认为各章复习重点主要为以下内容:第一章夏商的刑事立法、司法制度西周法律制度各方面掌握春秋时期的几次成文法公布活动《法经》、商鞅变法。第二章秦立法制度思想、刑事立法、汉刑事立、司法制度南北朝时期的立法、司法制度。第三章唐朝各方面掌握宋朝民事、行政、司法制度辽金夏法律制度。第四章明朝刑事、继承、司法制度清朝民事、司法制度。第五章清末民初法律制度各方面掌握。第六章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各方面掌握、根据地时期重点看土地立法。2.认真做历年考研试题,按照不同的题型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历年考研试题能真实各方面的诠释以往考试的特点、考查重点、考查模式由于科目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考试的命题新增重要,重要朝代重要,隔年考、隔几年考。因此,除了大纲变化部分及新增考点外,还要注意那些近两三年未考查的重要考点,有针对性地予以重点复习。以上是为考生整理的“2020考研法律:法律硕士大纲变化解读-中国法制史部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法律硕士相关考研资讯尽在法学频道!相关推荐:2020考研法律硕士:民事权利救济2020考研法律硕士:直击民法总则草案5大要点 >

  •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报考点考研报名现场确认人数比去年增加84人,增幅为4.2%

    >根据教育部及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统一工作部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报考点2018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现场确认工作于2017年11月8日至12日进行,共有2063名考生完成验证、照片采集等现场确认手续,

  • 2018年河南省郑州市考研报名人数59041人,增幅为12.6%

    >郑州市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研招考试”)报名工作于11月12日圆满结束。研招考试报名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9月24日-27日)为网上预报名、咨询第二阶

  • 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考研报考人数10258人,增长23.96%

    >11月12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现场确认报名工作顺利结束,报考我校的现场确认人数进步万人,创历史新高。经统计,2018年报考我校的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人数11465人,比2017年增长了4.31

  • 2018年浙江财经大学考研报考人数2675人,增长33.35%

    >近日,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工作结束。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2675人,比上年增长33.35%,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报考生源中,学术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1060人,比上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