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法律硕士:法律体系要素的重要概念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强化阶段但也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过于焦虑,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
-
>※第七章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本章重点:l16——18世纪是新闻事业产生和初步发展时期。l新闻事业发展基本规律1、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mda
-
>※第四章新闻事业的产生※◎1、中国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工具:口头、信号、书信、印刷、其他(露布、牌报、揭贴等)◎2、西方报纸是资本主义山品经济的产物:报纸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3、报纸、广播、电
-
>※第三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
-
>※第二章新闻※◎1、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新鲜、及其延伸而来的对相关概念的要求◎2、两种新闻定义:报道、分析、判断◎3、新闻的本源: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新闻的主要功能、新闻来源◎4
-
>※第一章新闻活动※◎1、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闻事业(大众传媒)、广义新闻活动◎2、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村图发展的需要:新闻活动的历史、封建社会新闻活动发展的背景和原因◎3、新闻活动
-
>※绪论※◎1新闻学:定义、中心议题、研究内容◎2新闻学和新闻工作:新闻工作极其相关涉及内容◎3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理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发展新闻学、党报理论◎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
-
>新闻事业的特性?1、新闻事业是精神武器,不具有强制作用。(1)这一特性是新闻事业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的上层建筑与非意识形态范畴的上层建筑相比较而言的。(2)这一特性要求我们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只能
-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点?1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过新闻手段在思想上层建筑的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属性。2新闻资产实行社会公有制度,不允许外资
-
>52、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阐述(2007)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中,总结了新闻实践工作的经验,提出“全党办报,群众办报”这一观点,后来成为我们党办报的组织路线和工作原则,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这一工作原则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从组织上保证和加强了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同党息息相关,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新闻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主要是加强政治和思想的领导,重点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使我们的新闻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地位和正确的舆论导向。第二,群众参加新闻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新闻事业同群众的联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既是党的同时也是人民的新闻事业,人民群众既是新闻事业的主人,也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新闻事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原则和唯一宗旨,人民群众把新闻事业放左自己的事业,新闻事业始终坚定的依靠人民群众,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是一种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新闻事业不仅是党的舆论工具,而且是人民群众心声的表达者,人民群众的论坛。第三,推动了新闻事业同实际的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新闻事业反映的直接对象,新闻报道要想如实地再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真实地报道为群众关注的新近发生的事实,是一刻也不能脱离实际的。保持同实际的密切联系,是新闻工作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增强新闻工作的活力。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必须直接依靠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不仅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最生动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重要保证。【19】简述反“客里空”运动的情况。答:(1)“客里空”是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苏联话剧《前线》中一个特派记者的名字。此人善于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了虚构胡编的代名词。(2分)(2)1946年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逐步深入,有的读者向《晋绥日报》投书,反映记者的有些报道失实。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编辑部与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决定在该报开辟《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专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天报纸向读者作了相关的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虚假的新闻报道及其作者,在我们的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3分)(3)《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建设过程中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和发扬新闻工作实事求是的传统,维护新闻真实性,密切新闻事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3分)19.简述《向导》的创办情况。答:(1)《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是一本16开的政治时事评论周刊。(2分)(2)《向导》是在陈独秀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长期担任主编,瞿秋白、彭述之先后继任主编。(2分)(3)《向导》集中全力宣传阐释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以国共合作为中心的统一战线政策,批驳与此对立的敌对宣传和改良主义主张。(2分)它用大量典型报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分析,揭露各国帝国主义竞相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命脉,操纵军阀内战,压榨中国人民的真相(1分)揭露各派军阀依附帝国主义,以“武力统一”或“联省自治”为旗号,争权夺利,祸国殃民的黑暗统治。(1分)简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答:(1)新闻真实性就是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2分)(2)坚持新闻的真实性,首先要做到具体事实真实准确,这是新闻最起码的要求,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准确无误新闻所引用的材料必须准确可靠新闻中使用的背景材料必须完全真实,而且要做到、客观、实事求是。(3分)(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更高要求是做到本质真实,尽可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品质和规律,在事物的整体上、宏观上和本质上把握报道的真实性。(3分)论述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合格标准?答:(1)在我国,新闻工作者既是党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担负着反映人民意志,引导人民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任务,倍受党和人民的关注和重视。一个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承担起新闻工作者的职责。(1分)(2)理论素养。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报道和评论新闻事实,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一方面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基本知识。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3分)(3)政治素养。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而言,政治素养包括:在政治上有较高的觉悟和严肃的态度,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四项基本原则,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立志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3分)(4)法律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和牢固的法制观念,他的全部工作和一切行动,包括新闻采访、写作、编排、制作、播出及其他相关活动都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行事。(3分)(5)道德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普通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素养,另一方面是作为新闻职业活动者所应具备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3分)(6)业务素养。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业务素养,包括调查研究的能力、语言文字功底、知识储备以及现代传播手段的使用能力。(3分)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是舆论监督中最主要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闻舆论监督与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新闻事业的舆论监督主要具备下面几种功能:一是社会监视二是社会调节三是社会控制四是社会制衡五是社会监督。如何在新闻实践中做到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统一?新闻宣传工作既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呼声,要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党过新闻事业同群众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使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成为党的耳目喉舌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什么是新闻价值的综合性?指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受众在选择和判断事实时所反映出来的需求欲望。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约。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包括信息价值,舆论宣传价值文化教育价值。什么是新闻价值取向?1新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观念,总是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和政治因素的制约。2在判断和衡量新闻价值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政治制度学术观点经济利益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是非褒贬爱憎等不同取向。3处于不同新闻传播体系的新闻工作者,受到新闻传播体系的性质构成变化过程的制约,所持的新闻价值取向是有差别的4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差异也为新闻价值取向的不同提供了宏观深刻的内在依据。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即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捕捉新闻,对新闻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即平常所说的“新鼻”。新闻敏感能力的具体表现的特点和主要表现?特点:1快捷2准确3灵活新闻敏感的主要表现:1及时发现新闻线索2准确判断新价值3?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条件?1社会对新闻的需求程度,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2物质条件和科学文化技术进步所能提供的物质手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导致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16世纪报纸诞生在威尼斯,17世纪日报和周报的出现标志信贷新闻事业的正式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