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内容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 考试内容包包括: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传播起源2.新闻传播的本源3.新闻的定义和新闻的特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中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的考查包括新闻传媒的发展历史、新闻学基础理论、基本的传播学理论和传媒经济学基础理论四部分,具体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包括新闻传媒的发展历史、新闻学基础理论、基本的传播学理论和传媒经济学基础理论四方面的知识。【参考书目】0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推荐初试参考书目】0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考试大纲中关于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的考查包括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三部分,具体请看下文。第一部分:新闻采访写作要求
-
>距离2020考研初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是一个紧张的强化阶段但也希望各位考生不要过于焦虑,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
-
中传《新闻传播专业基础》大纲
专业 新闻传播专业>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emsp&emsp第一部分中外新闻事业史&emsp&emsp(一)中国新闻事业史&emsp&emsp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emsp&emsp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msp&emsp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emsp&emsp4、《字林西报》&emsp&emsp5、《万国公报》&emsp&emsp6、《申报》&emsp&emsp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emsp&emsp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和办报活动&emsp&emsp9、王韬和《循环日报》&emsp&emsp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emsp&emsp11、梁启超和《时务报》&emsp&emsp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emsp&emsp13、戊戌政变后的改良派报刊&emsp&emsp14、《苏报》和“苏报案”&emsp&emsp15、《民报》&emsp&emsp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emsp&emsp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emsp&emsp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emsp&emsp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发展&emsp&emsp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emsp&emsp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emsp&emsp22、癸丑报灾&emsp&emsp23、民初著名记者&emsp&emsp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emsp&emsp25、《每周评论》&emsp&emsp26、《共产党》月刊&emsp&emsp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emsp&emsp28、《向导》周报&emsp&emsp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emsp&emsp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emsp&emsp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emsp&emsp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发展&emsp&emsp34、中国境内第一批广播电台及国人自办广播电台的出现&emsp&emsp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emsp&emsp36、民营广播事业的发展&emsp&emsp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emsp&emsp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emsp&emsp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emsp&emsp40、《申报》的改革&emsp&emsp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emsp&emsp42、斯诺与《西行漫记》&emsp&emsp43、范长江的新闻活动&emsp&emsp44、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emsp&emsp45、延安新华广播电台&emsp&emsp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emsp&emsp47、上海“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emsp&emsp48、“拒检运动”&emsp&emsp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emsp&emsp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emsp&emsp51、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emsp&emsp52、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emsp&emsp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emsp&emsp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emsp&emsp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emsp&emsp56、《人民日报》的改版&emsp&emsp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emsp&emsp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emsp&emsp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emsp&emsp(二)外国新闻事业史&emsp&emsp1、手抄新闻&emsp&emsp2、古罗马《每日纪闻》&emsp&emsp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emsp&emsp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emsp&emsp5、约翰&bull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emsp&emsp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emsp&emsp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emsp&emsp8、本杰明&bull戴与《太阳报》&emsp&emsp9、近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emsp&emsp10、《泰晤士》报&emsp&emsp11、《费加罗报》&emsp&emsp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emsp&emsp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emsp&emsp14、“三社四边”协定&emsp&emsp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emsp&emsp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emsp&emsp17、斯克里普斯报团&emsp&emsp18、《纽约时报》&emsp&emsp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emsp&emsp20、“扒粪”运动&emsp&emsp21、《真理报》&emsp&emsp22、日本广播协会(NHK)&emsp&emsp23、“白虹贯日”事件&emsp&emsp24、广播的诞生与早期发展&emsp&emsp25、美国三大广播公司&emsp&emsp26、爱德华·莫罗&emsp&emsp27、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emsp&emsp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emsp&emsp第二部分新闻理论&emsp&emsp(一)绪论&emsp&emsp1、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emsp&emsp(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emsp&emsp(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emsp&emsp(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发展&emsp&emsp(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emsp&emsp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emsp&emsp(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emsp&emsp(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emsp&emsp(二)新闻&emsp&emsp1、新闻的起源与本源&emsp&emsp2、新闻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emsp&emsp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emsp&emsp(1)新闻与信息&emsp&emsp(2)新闻与舆论&emsp&emsp(3)新闻与宣传&emsp&emsp(4)新闻与历史&emsp&emsp(三)新闻传播&emsp&emsp1、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emsp&emsp2、新闻传播的基本流程&emsp&emsp3、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emsp&emsp(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emsp&emsp1、新闻价值&emsp&emsp(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emsp&emsp(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emsp&emsp(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emsp&emsp(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emsp&emsp2、新闻选择的标准&emsp&emsp(1)新闻价值标准&emsp&emsp(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emsp&emsp(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emsp&emsp(五)新闻真实性原则&emsp&emsp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emsp&emsp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emsp&emsp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emsp&emsp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emsp&emsp(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emsp&emsp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emsp&emsp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emsp&emsp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emsp&emsp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emsp&emsp(七)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的社会责任&emsp&emsp1、新闻出版自由&emsp&emsp(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emsp&emsp(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和相对性&emsp&emsp(3)资本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实质&emsp&emsp(4)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出版自由的性质和特点&emsp&emsp(5)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emsp&emsp2、媒体的社会责任&emsp&emsp(1)“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emsp&emsp(2)“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emsp&emsp(3)媒体社会责任的内涵及要求&emsp&emsp(4)“公共新闻学”的产生及内涵&emsp&emsp3、坚持新闻出版自由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统一&emsp&emsp(八)新闻舆论监督&emsp&emsp1、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emsp&emsp2、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emsp&emsp3、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与“以正面宣传为主”原则的协调统一&emsp&emsp(九)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emsp&emsp1、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emsp&emsp(1)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产生与发展&emsp&emsp(2)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emsp&emsp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三为”方针&emsp&emsp(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立场&emsp&emsp(2)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方向&emsp&emsp(3)不断提高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的自觉意识&emsp&emsp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emsp&emsp(1)“三贴近”原则的内涵&emsp&emsp(2)“三贴近”原则的基本要求&emsp&emsp4、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提高新闻宣传效果&emsp&emsp(1)坚持新闻舆论正确导向的基本要求&emsp&emsp(2)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基本要求&emsp&emsp第三部分新闻业务&emsp&emsp(一)新闻采访&emsp&emsp1、新闻记者的产生和发展&emsp&emsp2、新闻记者的常见分类&emsp&emsp3、新闻采访的内涵与性质&emsp&emsp4、新闻采访的常见方式及基本要求&emsp&emsp(1)访问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2)观察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3)书面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4)电话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5)互联网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5、新闻采访的特殊方式及基本要求&emsp&emsp(1)隐性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2)体验式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3)追踪采访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6、采访准备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7、新闻敏感的内涵及培养方法&emsp&emsp8、新闻线索的内涵及获取方法&emsp&emsp9、采访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技巧&emsp&emsp10、新闻发布会的内涵及采访技巧&emsp&emsp11、突发事件的内涵及采访要求&emsp&emsp12、旅行采访的内涵及要求&emsp&emsp(二)新闻写作&emsp&emsp1、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emsp&emsp(1)选择典型事实说话&emsp&emsp(2)过再现场景说话&emsp&emsp(3)运用背景材料说话&emsp&emsp(4)借助“直接引语”说话&emsp&emsp2、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真实性、时效性、可读性、针对性&emsp&emsp3、新闻角度的内涵及选择方法&emsp&emsp4、新闻跳笔的内涵及运用方法&emsp&emsp5、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emsp&emsp6、消息的内涵、特点与优势&emsp&emsp7、消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导语、主体、结尾、新闻背景&emsp&emsp8、各类消息的内涵及基本写作要求&emsp&emsp(1)事件性消息&emsp&emsp(2)非事件性消息&emsp&emsp(3)描写性消息&emsp&emsp9、通讯的内涵、特点&emsp&emsp10、消息与通讯的区别&emsp&emsp11、通讯写作各环节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1)提炼主题&emsp&emsp(2)通讯选材&emsp&emsp(3)通讯的结构&emsp&emsp12、各类通讯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1)人物通讯&emsp&emsp(2)事件通讯&emsp&emsp(3)工作通讯&emsp&emsp(4)风貌通讯&emsp&emsp(5)社会观察通讯&emsp&emsp(6)专访写作&emsp&emsp(7)新闻特写&emsp&emsp(三)新闻编辑&emsp&emsp1、新闻编辑的内涵及特点&emsp&emsp2、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emsp&emsp3、新闻编辑的基本要求&emsp&emsp4、编辑策划&emsp&emsp(1)编辑策划的内涵&emsp&emsp(2)编辑策划的意义&emsp&emsp(3)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emsp&emsp5、新闻稿件的分析及选择&emsp&emsp6、新闻稿件的修改&emsp&emsp7、制作新闻标题&emsp&emsp(1)新闻标题的内涵及功能&emsp&emsp(2)新闻标题的特点&emsp&emsp(3)新闻标题的类型&emsp&emsp8、新闻稿的配置&emsp&emsp9、版面和图片编辑&emsp&emsp10、专刊与副刊编辑&emsp&emsp11、广播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emsp&emsp12、电视节目编辑特点与要求&emsp&emsp13、网络编辑特点与要求&emsp&emsp(四)新闻评论&emsp&emsp1、新闻评论的内涵及特点&emsp&emsp2、新闻评论的地位及作用&emsp&emsp3、新闻评论的类型&emsp&emsp4、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要求&emsp&emsp5、新闻评论的选题&emsp&emsp6、新闻评论的立论&emsp&emsp7、新闻评论的论证&emsp&emsp8、各类新闻评论体裁的内涵及基本要求&emsp&emsp(1)社论和编辑部文章&emsp&emsp(2)评论员文章和特约评论员文章&emsp&emsp(3)专栏评论&emsp&emsp(4)短评&emsp&emsp(5)编者按&emsp&emsp(6)述评&emsp&emsp(7)广播新闻评论&emsp&emsp(8)电视新闻评论&emsp&emsp(9)网络新闻评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时间转瞬即逝,而此时此刻,2017考研学子正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着,无论前面的复习之路有多么艰难,相信他们都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特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专业课一对一、精品网课、vip1对1、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考试1、《媒介经济学》、赵曙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012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主编:崔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中传的新闻传播硕士的专业课共有两科,一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二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课分值高,拉分恐怖,重要的还是新闻理论,这是拉分的一项,需要深入挖掘
-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为了帮助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的同学更好地复习,切实地利用好第三轮复习这个考研过程中关键的时间点,根据近年的考试情况和科目特点为2017年考研的同学们提供以下几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