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综合课及解析(3)法理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C、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D、权利应当享有
-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论断的正误,正确的将答题卡上的字母A涂黑,错误的将字母B涂黑。每小题1分,共10分)1.★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所属单位所有。()【答案】B【考点分析】本题考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答案】D【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
-
>一、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4空,每空1分,满分4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商有乱政,而作()周有乱政,而作()&rdquo
-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附带性审查【答案】是指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因提出对所运用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是否违宪的问题,而对该法律法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民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A、1年B、2年C、3年D、4年【答案】A【考点
-
>一、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10空,每空1分,满分10分)1.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答案】外交特权豁免权【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
-
>一、填空题(本题共2题、4空,每空1分,满分4分)1.夏商统治者在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_____和_______的神权法思想。【答案】天讨,天罚【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夏商两
-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满分8分)1.国家结构形式【答案】1.国家结构形式是指特定国家的统治阶级(1分)根据一定原则采取的调整国家整体与部分、(1分)中央与地方相互关系的形式。(2分)【考点分析】这是考察国家形式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三个采分点。从该题的给分方式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教材中的一些概念要仔细研究,即某个概念具体包括几层意义,这就是考试时的给分点。【考生注意】不可将其与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相混。对于名词解释的回答要尽可能地完整。2.平等权【答案】2.平等权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原则,(1分)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公民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违法行为受到追究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外特权。(2分)我国公民的平等权还包括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内容。(1分)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给分)1.宪政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_。A.建立有限政府B.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C.宪法是宪政的前提D.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答案】A【考点分析】通过宪法实现对权力的制约是宪法的基本追求,而权力受到良好限制的政治,即有限政府即是宪法得到实施的政治状态,建立有限政府应当为宪政的基本精神。【考生注意】其他三个方面的表述都不能说是错的,但一定要把握住宪法的核心。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_______。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C.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D.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答案】D【考点分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有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规定,以避免任职上的终身制。【考生注意】(1)中央军委主席无任职期限的规定,这是一个很特殊的规定。(2)领导人有任期限制的机关共有五个,但每个机关领导人的范围不一样,有的包括副职,有的没有,平时在复习时要多加注意。3.宪法的根本法地位表现在___________。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重要的问题B.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其他法律不同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答案】ABD【考点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这一地位表现三个方面: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重要的问题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因此,本题的答案应当为ABD。【考生注意】第3项是的表述也是正确的,但它不是宪法根本法的特征,只是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4.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_______。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B.宪法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重要的问题D.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答案】AB【考点分析】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2)宪法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规则。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AB。【考生注意】后面两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但其不能说明题目所要考核的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的内容,而不可不看题干,直接看选择项,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有的选择项本身的表述并没有错,但它与本题没有直接关系,不能选。5:_________是18世纪末资产阶级在反封建革命斗争中的著名纲领性文件,以后成为法国宪法的序言。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自由大宪章》D.《人身保护法》【答案】A。【考点分析】宪法是人权的保障书。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以《人权宣言》作为反封建专制的重要武器和旗帜,并在1791年法国的第一部宪法中将其作为序言,以强调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考生注意】《独立宣言》是美国1776年制定的,后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和1676年的《人身保护法》是英国的宪法性法律。6.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_____产生。A.上级任命B.下级委派C.直接选举D.间接选举【答案】D。【考点分析】我国选举法规定,我国只有县级以下(含县级)人大代表的选举由选民直接投票,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则是实行间接选举。因此,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由间接选举产生。【考生注意】在区别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时,只要记住县级以下的实行直接选举就可以,其他的都实行间接选举。同时要注意间接选举的含义。7.任何公民,非经_________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B.人民法院决定C.公安机关批准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答案】AB。【考点分析】宪法第37条第2款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所以,答案应选AB.考生注意决定机关与执行机关是不同的。8.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_________行使。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答案】C。【考点分析】在我国,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最高监督权,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监督各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种规章是否符合宪法的原则和条文的规定(2)监督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考生注意】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不是行使最高监督权,它本身也要接受全国人大的监督。9。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________。A.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B.法国宪法D.苏俄宪法【答案】A。【考点分析】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英国,英国宪法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议会至上”,即认为议会是代表人民的民意机关,是主权机关。因此,作为立法机关的议会应当高于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法律是否违宪,由议会来判断。【考生注意】英国的宪法保障机制后被社会主义国家普通采用,包括第四项的苏俄宪法。而美国宪法与法国宪法采用的体制完全不同于这一体制。10.根据宪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域包括______。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自治乡【答案】ABC。【考点分析】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域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3种,不包括民族乡。因此,本题的答案应为ABC.【考生注意】在我国,民族乡虽然名字中有“民族”二字,但它不是我国宪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因此不可想当然地选择,一定要注意宪法中的准确表述。11.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考点分析】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地表现了我国的阶级本质,是我国国家机构得以建立、健全和国家政治生活得以开展的基础,是其他政治制度的核心,而且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考生注意】诸如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政体等内容是我国宪法学中的一些基本判断,一定要注意。12.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_______一案,开创了由最高司法机构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先例。A.麦卡洛克诉马里兰B.马伯里诉麦迪逊C.辛普森D.弹劾约翰逊总统【答案】B。【考点分析】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创了由最高司法机构进行违宪审查的制度。【考生注意】这一题也告诉我们,司法审查制度并没有在美国宪法中直接规定,而是通过判断确立的。其他三个案件都是美国宪法中的重要案件,但与本题没有直接关系。三、分析题(本题10分)某市人民政府为筹措公路建设资金,加快市区街道改造步伐,发布了《关于营运性出租车收费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要求,一切营运性出租车必须向交通管理部门交纳道路建设费、增容费200元,逾期不交者将追究法律责任。作为该市出租车司机的赵某认为,该规定属于乱摊派的范围,因而请求人民法院依据宪法和法律撤销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则认为,该规定属于市政府的行政规定,法院不能受理此案,并告知赵某向省政府和省人大反映情况。赵某则认为法院不履行职责,不公正,因而一定要法院受理此案。(请运用有关宪法和法律知识,对此案进行分析)【答案】(1)某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营运性出租车收费问题的规定》属于在其职权范围内的行政命令。因为,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权发布行政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但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3分)(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因此,赵某认为市政府的行政命令违法,有法律所规定的诉愿权。(2分)(3)根据我国宪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而无权审查并撤销人民政府的行政命令。(1分)我国宪法规定,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决定和命令有权变更和撤销。(2分)因此,法院告诉赵某向省政府和人大反映情况是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因为省政府是市政府的上级行政机关,领导和监督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有权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1分)赵某应当听从法院的司法建议,采用正确合法的途径反映情况,解决问题。(1分)【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的内容实际包括宪法与行政法两部分的内容,但以宪法为主。在宪法中,它涉及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人大的职权、地方行政机关的职权、人大与地方行政机关的关系等。【考生注意】对于这类分析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研究其每一个细节,注意其与宪法学中的哪些知识点有关系,即该题中涉及到哪些宪法上的问题,这是关键的。然后再根据宪法学的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注意的是,不要形成一个思维定式,即认为这些国家机关的行为都一定是错误的,而要对其予以客观分析。询师兄,询师姐,找研友,找资料,求指导,谈经验,请加QQ群部落:116054000>
-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公法;【答案】公法是在民法法系中和私法相对的一种法的分类.古罗马法学家将公法定义为有关国家利益的法律;现代法学一般认为凡是涉及到公共权利,公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