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法律硕士考研专业综合课及解析(4)宪法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47小题,每小题1分,共47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谓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6.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A.确认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B
-
>一、单项选择题31.下列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需具备主体、内容与客体三个要素C.民事法律关系只能因合法行为而产生D.民事法律关系只
-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甲于1997年8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2004年7月被抓获归案。在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
-
>一、单项选择题: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37.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契券B、券书C、
-
>一、单项选择题:1-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5.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答案】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本题主要在于区别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和法的构成要素。【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法的三要素和法律规则三要素的掌握情况。法的要素是指构成法的基本元素。法的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术语。法律规则是采取一定的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行为规范,其逻辑结构分为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及法律后果三要素。A、B、C三项均属于法律规则的构成要素,而不是法律的构成要素。2.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国家的历史传统B.国家的阶级结构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D。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答案】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考点分析】本题关键要考查马克思主义法的本质观,也即法的规律性与法的国家意志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国家意志性,即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诚然国家的历史结构、国家的阶级结构和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都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有这样或那样的作用和影响,然而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最终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法是一种意志,意志是什么?又从何而来呢?意志是一种有目的的意识,是主体的思维活动。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意识由一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法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以经济基础为核心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有生命的个人生存必须具备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质、地理、气候条件及其人们所遇到的其它条件另一类是人们自己活动所创造的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新需要的产生、人口的生产以及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人们之间的物质联系。)所以,从根本上看,法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体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自己存在的社会依据。从根本上说,立法者不是在创造法律,而是在发现法律,表述法律。是将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包括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亲属关系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规范、社会需要上升为国家的法律,并运用国家的权威力量予以保护。所以,法的本质存在于国家和社会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中。3.最早依法建立和维护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法律是()。A、奴隶制法B.封建制法C、资本主义法D.社会主义法【答案】C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的历史类型及其内容和特点【考点分析】是与社会历史形态相联系的概念,根据法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的不同,对法所做的一种历史分类。实质就是法的一种分类方式,标准: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的法的历史类型形态包括: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的法和社会主义的法。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奴隶制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是奴隶主与奴隶两个基本对立的阶级,二者之间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封建制法是封建地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意志内容是维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和等级特权,保证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奴隶制法和封建制法的典型特征是特权和专制,不可能体现被统治阶级的意志,也就不可能存在代议制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是以反对封建特权等级的面目出现的,资产阶级法最早宣扬平等、自由、法治,鼓吹保障人权。资产阶级法首创代议制民主制度,以表明它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其本质仍然是剥削阶级类型的法,代表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但是至少在形式上,在人类社会最早建立和维护了代议制民主制。4.一个国家全部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答案】B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体系相关概念辨析【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立法体系、法律体系、法学体系和法系这几个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立法体系一般有两种含义1.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具有不同等级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体系。2.国家机关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体系,即国家立法权的划分体系(就是何种主体享有何种立法权限的问题)。法学体系,又称法学分科的体系,即法学各个分支学科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心问题是法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划分。法系是指根据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的不同,对法所做的分类。凡属于同一传统的法律就构成一个法系。法律体系是指一国的部门法体系,即将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规范根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成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同一的整体。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中国法律渊源的是()。A.判决书B.地方性法规C、规章D.国际惯例【答案】A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考点分析】法律渊源是指法律的来源。法律渊源有正式渊源与非正式渊源之分法律的正式渊源是指可以从官方法律文件中的明确条文形式中得到的渊源,即宪法、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先例等。而法律的非正式渊源,是指那些具有法律意义,但尚未在正式法律文件中明文阐述或体现的资料和措施,如正义、原则、平等、道德信念、社会倾向等等。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规范性文件、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有关国际条约和惯例。当代中国法的非正式渊源包括习惯、案例、公平和正义的观念和权威性的法学著作等。案例不同于判决书,案例属于法律的非正式渊源但是判决书不是法的正式或非正式渊源。6.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B.在法律本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C.从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上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D.严格要求按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来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答案】B〔考点〕法律解释的分类和法律解释分类中扩充解释的含义【考点分析】根据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字面解释是对法律所作的忠实于法律文字含义的解释。该解释不扩大也不缩小法律的字面含义。扩充解释是指当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过于狭窄,不足以表现立法意图时、体现社会需要时,对法律条文所作的宽于其文字含义的解释。在我国,扩充解释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法律条文文字未能包含的立法意图而设定的解释方法,它必须以立法意图、目的和法律原则为基础。限制解释是指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较之立法意图明显过宽时,对法律条文所作的窄于其文字含义的解释。
-
2021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试题刑法部分四个趋势
2021考研初试已结束,网在考研初试后及时为各位考研考生梳理"2021年法律硕士非法学考研试题刑法部分四个趋势"内容,各研究院院长针对2021考研初试试题进行试题变化及难度解析,供
-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13)”,一起来看
-
>一、单项选择题(32–51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32.★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