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法律硕士刑法学法条分析示例
>法条分析:从两种考试模式把握。两种考试模式:⒈给出法条,根据法条给出4个提问的问题,要求按照提问做出具体回答,并分析原因。其中包含一个相关概念比较、认定问题。⒉一个不做出具体要求的怎么答,一般那
-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知识点:刑法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刑法的效力范围1、刑法的特征、任务和机能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2)调整对象的专门性;(3)刑罚制裁的严厉性;(4)刑法发动的补充性和保
-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法硕考试确实和司法资格考试越来越接近,和司法资格考试越来越靠拢。法硕考试中,选择题以小案例的形式出现,而且这种题目有增加的趋势,纯粹的知识的题型在减少,考察应用能力的题目在增加
-
>一、多做习题:考试以常规题目为主,典型的案例必须加以记忆并理解题海战术固然不可取,但因为没有系统学过法律,大量的习题训练必不可少,但我们不是为了背题而做题(个别典型案例可以大致的记忆以下),我们
-
>一、《法理学(第二版)》这本书的作者是张文显,2003年1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紧紧围绕“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展开论述。首先从法理学的基本论题诸如,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法的本体、法的起源和发展、法的作用和价值等,着手探讨接着,对贯穿整个法学体系的基本范畴,例如法、权利、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价值等进行了解析而且对当前法学建设的前沿问题,例如法治国家、法与知识经济、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法的局限性与法治的代价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本书对法理学的许多传统论题或从内容上加以扩展,或从理论上加以深化说理性极强,论证严谨透彻,语言精密,而且在观念更新、体系建构、文风改善、技术规范等方面,亦有新的进展和突破。本书被称为法理学的考研“红宝书”。二、《宪法学》这本书作者张千帆,于2004年9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谈到宪法学通常涉及的各个方面,大致包括总论(概念、历史、方法等)、国家机构(中央与地方关系、立法、行政和司法机构、政党制度)和基本权利(理论和实施)。本书大体上分四个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为概论,共三章,主要包括宪法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以及宪法的实施与解释。第二部分为基本权利,分为两章,分别论述权利的基本理论和各国权利保障的宪法实践。第三部分是国家基本制度,在简要探讨国家性质问题后分四章介绍了政党、议会、行政和法院。第四部分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为三章,包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一般理论、中国1949年以后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时间以及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三、《中国刑法论(第二版)》本书分为上编总论和下编各论两部分、由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杨春洗教授和杨敦先教授主编,是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的五位教授、三位副教授和刑法学专业新秀组成的一个实力雄厚的集体共同编写的。于2001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体系结构是总论、各论合而为一的体系,大家在看书的过程中容易明确掌握总论和各论之间的界限、并容易理解两者间的内在的或法意的融合性。这本书的基本和主要的内容,一方面是关于刑法规范的叙述和阐明,这主要是关于刑法学总论的范畴另一方面是关于刑法专条及其罪状的文理解释,这主要是关于刑法各论的范畴。只有这两方面才构成刑法论结构的整体,没有刑法规范解释就不能称为刑法论。本书从总体上说是中国刑法现行的适用解释论。对刑事法律、犯罪、刑罚、行刑措施以至各种主要犯罪及其刑法等诸多必要序列都严肃地作了明确的实用解释,但并不烦琐。四、《民法》这本书由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9月联合出版。本书以我国《民法通则》、《合同法》、《继承法》等现行民事法律法规为依据,紧密结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借鉴外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吸收国内外民法学研究的新成果,理论联系实际,系统论述了民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基本知识。本书不拘泥于现行民事立法分散的具体的规定,而是根据现实与发展的需要,在内容上作了补充,具体包括民法总论、物权、债权、继承权、人身权、侵权行为,共6编42章。五、《刑事诉讼法学概论》本书是汪建成先生在多年从事刑事诉讼法教学基础上结合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读者学习情况而写的一本教材性专论,于2001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对中国诉讼法的基本规定、基本制度和基本理论进行了的介绍和分析。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本书在写作风格和体例上有如下特点:(1)文字简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层次分明(2)内容新颖,对刑事诉讼法修订后的司法解释当中的一些重要内容都作了介绍(3)每一节之前写了一段小引子,以启发思考,提高学习兴趣(4)在每章之后,除了一些测试题和思考讨论题,以检验学习质量(5)全书最后附上了中英文对照词汇表,以加深英语基础比较好的读者对书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六、《民事诉讼原理》本书是一本系统研究民事诉讼基本问题的著作。作者潘剑峰,于2001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阐释了司诉讼的基本原理,对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程序以及其他制度作了较为的讨论。结合民事诉讼司法实践说明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作者结合教学心得对民事诉讼一些基本问题的说明对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既可以作为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大学业本科的教材使用。本书一共三十七章。七、《经济法》(第二版)本书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1月联合出版,作者杨紫烜。该教材分为5编32章,系统地论述了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阐释了经济法主体、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的制度、理论与实务问题。该教材注意吸纳国内外经济法学和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经济法制建设的新鲜经验,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经济法理论水平和从事经济法实务的能力,从整体上反映了经济法的理论研究与教材编写的最新水平。八、《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二版)这本书也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作者姜明安。书中、系统、深入地阐释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则及以行政法、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行政法主体的一般理论及行政主体的职责、职权、管理手段与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行政行为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行为的性质、特征、构成要件、合法要件于各种类别行政行为的运作程序行政救济的一般理论及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性质、功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管辖、程序与裁判标准行政赔偿的一般理论及行政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赔偿范围、方式、标准与程序等。本书主要以我国行政法治实践和行政法学说为基本研究素材,同时吸收、借鉴了国外行政法学研究的大量成果。本书在继承、批判和扬弃国外行政法学的控制权论、管理论、行政权力本位论、相对人权利本位论等各种学术流派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法学理论体系框架。九、《国际法》(第二版)这本书的第二版是法律出版社于1995年8月出版发行的。本书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国际法上其他制度作了较为的讨论。结合各国在国际交往中的实践说明国际法的基本问题是本书的特色之一,作者结合自身心得对国际法一些基本问题的说明对国际法学的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本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分析国际法的本质和意义,并加深对国际法的理解和运用。本书是国际法领域十分典型的教材之一。十、《国际经济法》这本教材也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与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3月联合出版的。作者余劲松和吴志攀。本教材共6篇29章,系统深入地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重要问题。第一篇导论讨论国际经济法的概念、体系以及国际经济法主体等基本理论问题。第二篇论述国际贸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贸易、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法律与制度。第三篇介绍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包括资本输入国法制、资本输出国法制与保护投资的国际法制。第四篇探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着重论及国际私人融资、国际证券、国际支付、国际金融监管等方面的法律制度。第五篇研究国际税收法律制度,涉及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及避免方法、防止国际逃税与避税等法律问题。第六篇阐述国际经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如国际商事仲裁、世界贸易组织的争议解决机制、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的解决等。十一、《国际私法学》本书是教育部按照“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为高等法学教育规划的14门重要课程教材之一。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月联合出版。作者韩德培。它是目前我国内容最丰宫体例最新颖的一本国际私法新著。该书以适应我国对外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宗旨,力求准确地阐述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则,以便公平合理地解决国际民商事关系中的法律问题,保护中外当事人的正当权益。该书共分五编:第一编是“总论”第二编是“冲突法”第三编是“统一实体法”第四编是“国际民事诉讼法”第五编是“国际商事仲裁法”。在第二编内,除传统的各种冲突法外,还增加了海事的冲突法、票据的冲突法、破产的冲突法、知讯产权的冲突法和区际冲突法。在第三编内,将有关国际民商事关系的一些国际统一实体法集中在一起加以论述,并且将“统一实体法”编与“冲突法”编平行并列,具有一定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也符合我国教育部门最近倡导的“拓宽二级学科”的原则。询师兄,询师姐,找研友,找资料,求指导,谈经验,请加QQ群部落:116054000>
-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16)”,一起来看
-
>备考目标:这一阶段,主要是对第一阶段复习的知识,做到笃实,掌握的更扎实,为最后两个阶段的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否则在以后的复习会相对吃劲。所以这个阶段在整个备考阶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引起足够的重
-
>备考目标: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你对法律这门专业课的熟悉程度,一般应该在看过三遍以上,对法律这五门课的知识体系和整体框架有了个基本的了解,能够对其中的知识点有了很基本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比较基础的知识点
-
>对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广大考生而言,除了政治、英语、两门公共课之外,对最终成绩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就是专业课中基础课和综合课的考查,因此专业课的复习要“先下手为强”。基础阶段
-
>一、复习技巧复习是应试的基础,是考研成功的根本保障。一切应试技巧都是建立在认真复习、掌握有关知识的基础之上的、离开、认真、深入、细致的复习,一切应试技巧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可以说扎实复习,吃透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