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法硕考研法理学简答题:法律关系
>1.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和分类?答: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①法律关系是依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②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③法律关系
-
>1.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答: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个要素组成。①主体:自然人、法人。特殊权利能力须以一定法律事实出现为条件才能享有。责任能力是行为能力在刑事法律关系中的表现形式。②客体:权
-
>1.简述权利义务的关系?答:权利义务是表征关系和状态的范畴,是法学范畴体系中最基本的范畴。本质上,权利是法律保护的某种利益行为方式上,权利表现为要求权利相对人可以怎样为、必须怎样为、不得怎样为,是意
-
>1.简述法律事实概念和分类?答: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①法律事实是一种“规则性”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规则社会的产物,没有法律就没有法律
-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35)”,一起来看。案例可撤销合同及其撤销权的消灭甲汽车销售公司与乙汽车制造公司签订了一份轿车买卖合同。由于甲公司的业务员丁某对汽车型号不太熟悉,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将甲公司原先想买的B型号轿车写成了A型号轿车。虽然乙公司提供的型号不是甲公司原想购买的B型号轿车,但A型号轿车销量也不错。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提货并支付了货款。[问题]1.丁某的行为属于合同法上的什么行为?其效力如何?2.甲公司在支付货款后是否还能行使撤销权?案例解析:1、丁某的行为属于重大误解的行为。重大误解行为是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行为。依据《合同法》第54条的有关规定,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后果与自己的思想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本案中,丁某对购买标的发生了误解,并且价值巨大,应认定为重大误解,属于可撤销、可变更的合同行为。2.甲公司不能再行使撤销权。根据《合同法》第55条的有关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本案中,甲公司在明知车型有错的情况下,仍按合同约定提货,并支付货款,应视为以自己的行为放弃了撤销权。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35)”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更多法学考研信息尽在考研法学频道!相关推荐:法律硕士法学和非法学考研的区别法律硕士考研报考要求法硕刑法学简答题备考策略>
-
>●民法特点及适用范围(一)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这就使民法具有权利法的特点。无论民法在历史上是以义务为本位还是以权利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民法都强调对私权的充分
-
>在法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法理学大约占据六十分。如此之高的分值意味着考生应在法律硕士复习备考过程中重视法理学的复习。但是从考生的反馈和综合课法理学全国平均分来看,考生对法理学的复习始终处于
-
>公平原则含义:1)本着公平观念进行民事活动,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2)兼顾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平利益3)司法公平合理。法无明文规定时应按公正、合理处理民事纠纷1、公平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立法
-
>诚实信用原则含义:1)将真实情况告知对方,禁止隐瞒或欺骗,诚实信用。2)恪守信用,认真履行民事义务含义3)发生损害时双方当事人都应当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少给对方造成的损失1、诚实信用原则,将最
-
>自愿原则含义:1)当事人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志,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2)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干涉民事主体依法表达其自由意志或非法阻碍其实现民事权利1、私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