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文明、或者称作社会文明,它可以分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其中,政治文明是人类在社会政治领域中所创造的财富,主要表现为社会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进步及其成果。当前,我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关系文明通常指的是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文明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程度和状态的标志。文明、或者称作社会文明,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人口控制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一、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人口控制,宪法对此有何规定因为,我国在人口发展方面有过深刻的教训。我国在建国以后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对人口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片面地强调人口众多的积极方面,致使我国人口的增长失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全国人大

    2015法硕人大 法硕

    >一、全国人大的性质和组成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r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国家机构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一、国家机构及其特点国家机构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为实现其统治职能而建立起来的进行国家管理和执行统治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等等。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一、我国国家机构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现行《宪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的国家机构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人权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一、我国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应遵循的原则我国现行《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是防止滥用权利的限制性规范,也是我国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和自由的一条总的指导原则。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总是有一定限制的,不受限制的权利和自由是不存在的。首先,公民只有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才能享有权利和自由。因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此外。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程度,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即“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因此,就国家而言,应该尽快地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事业,逐步扩大公民享受权利自由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实现权利自由的物质保障条件。就公民而言,在行使权利自由时,则必须从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出发,不能超越经济发展的实际可能,提出过高要求。正因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始终是受社会和生产文化水平的制约,所以,尽管公民的权利自由最终须由个人享有,具有个体性,但究其实质却是社会的。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服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因而权利自由还是具有社会性,还要受他人的权利自由限制。因此,公民在行使权利之前必须设想三方面利益:自己的、与自己对应的义务人的、权利义务人之外第三者即社会利益。只有这三种利益互不冲突、和谐一致,权利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否则,就将走上滥用的歧途。据此现行宪法还规定了,我国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自由时,不得滥用权利,违背国家的、社会的、集体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公民个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是公民行使权利自由的前提条件,因此,公民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社会和集体利益。此外,在我国,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由和权利,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在行使权利自由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否则必将侵害他人的自由和权利并导致个人自由和权利丧失,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并阻碍国家发展。因此,任何公民的行为应以保障他人自由和权利为前提。二、我国宪法修正案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人权,简言之,就是作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人所固有的权利。它包含生存权以及国家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权利自由,在法律上一般称之为公民权。人权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继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政治报告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之后,我国将人权入宪,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奠定了法理基础,使人权在我国从政治宣言上升为宪法规范,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宪法修正案将人权入宪,意味着向世人郑重宣示:宪法和法律已经写入的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都将得到国家的尊重和保障。同时,在如何落实对人权的保障问题上,新的宪法修正案特别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一规定为人权的保障进一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 2015法硕考研宪法重点:公民权利和义务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是指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不可分离的辩证统一关系。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反映了国家与公民、公民与集体、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现行《宪法》第33条规定:&ldqu

  • 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42)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民法学精选案例分析(42)”,一起来看

  • 2015法硕考研刑法重点:抢劫罪

    2015法硕法硕 法硕考

    >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其他方法,强行劫取财物的行为。①侵犯客体:1)财产所有权2)他人人身权利。②客观表现:对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