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6法律硕士考研冲刺:“一天一题”之宪法篇(12月2日)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单选题]世界上早实行宪政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多选题]下列关于宪法优位的说法,正确的有A、法律必须受宪法的约束B、行政法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冲刺:“一天一题”之民法篇(12月1日)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偿的民事法律行为都是双务民事法律行为B.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则是不特定的C.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发明人或设计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冲刺:“一天一题”之刑法篇(12月1日)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单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D、船只、航空器

  • 2021考研法硕:正当防卫时机

    >2021考生已经开始进入备考阶段了,基础知识点是最先入手的知识,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2021考研法硕:正当防卫时机",一起来看。即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即已经开始,尚未结束。若不在这个过程中实施防卫行为,则是防卫不适时。1、不法侵害已经开始。不法侵害通常开始于行为人“着手”之时。但对某些危险的犯罪,在犯罪预备阶段可能就已经对合法权益造成了直接威胁,比如入室犯罪,则此时也是不法侵害开始之时。2、不法侵害尚未结束。何谓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不法侵害已经被防卫人制止。(2)不法侵害人由于自身的原因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3)不法侵害人已自动中止不法侵害。(4)不法侵害已经造成危害结果且不能及时挽回损失。但是对财产型违法犯罪行为虽然已经造成危害结果,如在不法侵害人还未离开现场,或刚离开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由于这时不法行为所导致的危险状态尚在继续中,所以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3、防卫不适时(1)事先防卫(事前加害)--不法侵害尚未开始。(2)事后防卫(事后加害或事后报复)--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处理:A故意:明知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结束,而故意实施加害行为的。B过失:由于疏忽大意没预见到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结束。C意外事件:不能预见到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结束。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考研法硕:正当防卫时机”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更多法学考研信息尽在考研法学频道!相关推荐:法律硕士法学和非法学考研的区别法律硕士考研报考要求法硕刑法学简答题备考策略>原标题:文章来源:

  • 2017法律硕士考研:法理学复习入门讲解

    >2017考研交流群:378274572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任何法律考试都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考试科目,并且,从历年来考生的反馈和综合课法理学的全国平均分来看,考生对法理学的掌握水平始终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复习五大误区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考研了,考生们在最后一个月要把握好时间,不要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去做不必要的事情。在复习阶段要注意以下几点,千万不要走入误区,浪费自己宝贵的

  • 法院公布刑九时间效力问题司法解释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2015年10月29日,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时间效力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全文见三版),就2015年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冲刺:“一天一题”之法理篇(11月30日)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单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律和道德是由一定的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B.法的内容终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C.法的社会作用直接体现法的本质和目的D.法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冲刺:“一天一题”之民法篇(11月30日)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单选题]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或妻一方所有的是A.参加体育比赛所获奖金B.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C.通过法定继承分得的遗产D.以婚前个

  • 2016法律硕士考研冲刺:“一天一题”之刑法篇(11月30日)

    2016法律硕士律硕士 法律

    >2016考研冲刺交流群:172491689[单选题]甲公司明知乙受贿,仍提供银行账户帮助乙将受贿所得兑换成美元,汇往境外,并收取乙支付的高额“手续费”。对甲公司的行为应认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