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跨专业考生六月复习参考书目选择及使用
1教材选择对于跨专业,考虑到以前没有学过经济学,建议遵循经济学难易程度来,先看看高《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哪怕所报高校不指定这书,也建议看,这书很基础,且适合中国人学习),等入门后,就开始看
-
奢侈品消费如今变得越加火热,那么到底是谁在消费昂贵呢?你也是其中一员么?针对这个问题,的辅导老师和大家用经济学的观点来探讨一下,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理论。1.使用范围: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要考核的
-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收集信息、关注院校动态与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
-
人大经济学综合考察内容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四个部分。下面,辅导讲师结合历年考研情况,为2015年报考人大经济学相关专业的考生简要分析一下人大经济学综合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要点。一、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是我们着手考研复习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选择一套准确、适合自己的考研参考书目是成功的前提。往年有很多考生没有弄清楚考试的范围,没有弄清楚考研参考书目,结果艰辛的努力付诸东流。从历年考研的情况看,中国人民大学的专业课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2003年以来,专业课从以前的100分增加到了150分,三门课基本的比例是1:1:1。2009年以前指定的专业参考书目为(注:2009年以后不再公布初试参考书目,不过之前的可以参考):《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的版本分微观和宏观两册)《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吴树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新增)2009年开始不再指定参考书,但考虑到学校出题的延续性以及这三本教材使用的广泛性,复习基本上还是以这三本书为主。好是多向往年考过的学姐学长多多请教。此外,从近几年考试的趋势来看,还应该选择一门《国际经济学》参考书目。二、重要模块讲解(一)微观经济学微观按书本和考查点可以分为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现在一般不考)、消费者理论(第三章)、生产者理论(第四章和第五章)、市场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配论(第八章和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章,其中一般均衡论可以不看)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十一章),这七个部分,这是微观的大体框架,是首先要弄明白的,当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需要大家多看书理解和总结的。最后两章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市场失灵怎样违背了帕累托最优,然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另一个是各种市场的福利或者效率的比较。最后两章除了一般均衡论部分,其他的章节因为话题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而且与前面章节内在联系紧密,是每年微观的出题重点,提醒广大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务必梳理清楚。至于分配论部分,辅导老师认为,这部分比较难理解,而且与马克思的分配观不是特别相容,不是考察的重点。这部分,重点只有一个,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弯曲,08年也已经考过,估计这部分以后考的话应该是考要素的需求曲线问题。市场论从大题(简答和论述)来说一是和最后两章结合出题,二是第六章中的完全竞争三个行业(不变、递增、递减)的曲线问题,三是第七章中的两个模型(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应该是这些了。生产者理论和消费者理论这几年大题考得少了,因为比较好理解记忆,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要了,而是大家水平提高了,重点关注:三种物品的两个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均衡、生产的三个区间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等几个问题。这是微观的大的方面,关键还是把书看透彻。(二)宏观经济学宏观其实就是考察流派间的比较,这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而且宏观本身讲的也是大题,从08年起,以前不怎么设涉及的国际经济理论部分也开始作为考察的内容。辅导讲师认为,这一考察趋势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应该是以后考察的重点,希望大家重视,选一本专门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看看。具体来说,除了国际经济部分外,有以下几个重点:IS-LM模型(所有与之相关的都要弄懂,尤其是其斜率及其含义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用大小之间的关系)、AD-AS模型(不用多说了吧,每年的超重点,尤其是涉及到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之间的比较)、新古典增长理论(相当重要)、货币主义和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之间有关货币的一切比较。以上应该是宏观的重点和考点,没有具体的按章节详细介绍,是因为宏观特殊性决定(主要是流派的比较和争议),希望广大考生在看书时能自己总结,多多体会。经济学,还是要以理解为主。(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首先要明白,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两部分。根据的统计分析,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一般不考(但要了解),因此,资本主义只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经济学,也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的基本理论,它源自老马的典型著作《资本论》。所以,考生在看不同版本书时如有争议,应以资本论为准。这一点非常重要,毕竟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而已,不是做学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从考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导论(一般就考研究对象这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商品和货币)、剩余价值论(绝对和相对)、工资(一般不考)和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地租论]。建议考生在看书时按照这个大的框架复习,应该会感觉轻松不少,具体的更为详细的请大家看书。总之,这部分侧重与考察对马克思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其中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记忆能力。(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这部分从考试来看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注:不再作为考察范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注:以基本概念、内容和特征为考察重点)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发展理论(城乡二元、三大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这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考试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每年一般一个试题,三年以内的每界中央全会和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其中的与经济有关部分是重中之重,这是考试的直接考查点,建议广大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和背好,复习好。更多详情请点击:2015考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备考手册
-
经济学综合包括《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五部分。备考要注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一定要明确马列主义基本经济原理,要结合实际,特别注意我国社会经济
-
01解释题目中出现的名词(用较为抽象、概括的语言)02前提/条件(分析理论的假定,为下面的分析论述奠定基础,并且使得表达更加完善)03原因(题目中发生现象的原因)04衡量指标(一种现象用不同的指标
-
2015年的考研即将拉开帷幕,回想2012年的自己,也和诸位考研党一样怀着对未来不确定性而紧张的复习着,所幸自己侥幸的经过了考试。现在回过头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还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也希望能与诸位
-
经济学考研历年来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学科,各种经济辅导资料,辅导课程应运而生,其版本之多、种类之全、名目之繁、品质之杂,炒的是热火朝天,令人眼花缭乱,在经济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路上如何擦亮眼睛选择正确
-
院校备考指导详情北京大学2015考研:北京大学经济学专业暑期备考指南 查看北京工商大学2015考研: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专业暑期备考指南 查看北京交
-
人大的经济学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一,冲刺起来难度不小,尤其是对于跨专业、跨学校、跨学校又跨专业的考生来说难度更大。暑期是专业课复习的黄金时期,大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打好专业课的基础。复习目标暑期复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