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5考研:西方经济学答题技巧分析

 经济学具体内容分析微观经济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均衡价格理论、要素分配理论、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及治理措施。这其中,均衡价格理论是其重点,大部分的考题都围绕它展开,应重点掌握

  • 2015考研:经济学备考小贴士

     经济学非常注重务实和稳重的状态,要求从事该行业的人永远保持冷静的头脑,重视长远利益而不冲动急进,习惯用市场、经济、价值的视角看待事物,把手里的各种资源打理得井井有条。经济学分为理论经济学和

  • 2015考研:复旦经济学专业考试分析

     由于以前准备报考复旦经济专业,因此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并且和复旦这个专业的同学有一定的联系。有历年的试卷。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大体可以得到以下考试思路。一)经济学考试主要考的是政治经济学

  • 2015考研经济学:燃油税

    2015年考研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考生们进入到了名副其实的考研冲刺阶段,很多考生通常会觉得成绩已经定型,再学下去的实质意义不大,考研辅导老师强调,考研的冲刺阶段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刻,考生务必要把握最后

  • 2015考研经济学8月复习方法和要求

     一、准备复习时间针对以往成功学员的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几乎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指标,对于经济学基础较好的同学,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可能会短些,而对于经济学基础弱的同学,专业课的

  • 2018年广西大学考研考场安排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收集信息、关注院校动态与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2015考研经济学专业课:复习资料要官方

     专业课的内容繁多,所以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专业课复习,考生首先要合理分配时间、利用时间。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来说,经过十几年的学习,应该有了一套自己的

  • 2015考研经8月复习:经济学四部曲

     第一步:了解经济学考研考试、确定报考院校阶段1.认清浏览经济学考试的相关课程,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同时搜集院校信息,了解所报考学校情况。2.结合自身条件,个人兴趣以及发展规划,最终确定报考的院

  • 2015考研经济学:谁在消费昂贵

    1.使用范围: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2.要考核的知识点:决定消费者选择的因素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偏好的改变与需求规律奢侈品消费与需求规律。3.思考题:(1)就你目前的状况,对你自己来说,什么样的东西会是奢

  • 2015考研经济学考研8月复习忌"自以为是"

    近年,全球金融危机曾一度让一些有志于报考经济学专业的考研学子们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经过几年的调整,全球经济似乎再度复苏,经济学在中国也被誉为朝阳产业,如今,这时候报考经济学研究生是似乎恰逢其时。但随着报考人数增多,竞争加大,经济学考研似乎难度不小。但作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如果肯付出努力,运用好的方法,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也并非不可能。下面将结合经济学考研中考生需要注意的事项作简要分析。学会将专业课重点形成体系经过半年的复习,相信考生对专业课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该看的课本已看完。以西方经济学为例,现阶段可对整个西经教材开始进行梳理,从第一章到最后一章主要讲了几个重要的问题,自己写下来,要画图的画图,简单的写一些思路,对着归纳的重点,选择一些题目,然后解答。这样的过程很重要,知道每个部分的重点是什么,应该怎么去把专业课的东西形成体系。比如,关于税收,专家就一再强调,要掌握税收分别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税收的福利分析即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总剩余。并思考补贴的情况,能做出图形进行分析,税收的两个基本结论等等。另外,还有税收的实际应用问题,比如由于天然气的涨价政府直接补贴对消费者福利水平的影响,在既定的条件下房价上涨或者是下跌对买房者的福利水平的影响,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是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等等。掌握了税收的基本理论和禀赋的相关原理,对于上面的应用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税收的问题一再强调,经过对近年的分析,几乎每年都会考察,相信在以后的考试这仍然是命题的热点。复习过程中别"自以为是"考研来不得半点虚假,也不能有半点"轻浮"。在以往的考研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些人,在复习过程中总喜欢自以为是,好像什么都了然于心,过分自信的预估考点,结果往往南辕北辙,最终吃了大亏。其实,在没有官方明确考点的情况下,没有谁有把握说什么会考,什么不会考,至于一些专家的猜测,那只是告诉考生要注意哪些重点,考生却当救命稻草。去年有位二战经济学的考生向老师抱怨道,在2015年复习中,西经就是按照平时复习要点,在笔记上整理了很多知识点,然后在考前时总结了大概10多个重点和3个不会考的知识点,考前一天翻这些整理的内容时都在想哪些肯定会考,哪些肯定不会考。但当拿到试卷的时才发现自己那样做真的是很愚蠢,觉得重要的没有考,觉得肯定不会考的倒是考了。如年年都会强调的劳动曲线的背弯和储蓄曲线的背弯,既定的条件下房价上涨或者是下跌对买房者福利水平的影响,政府对消费者的补贴是实物补贴好还是现金补贴好.....等等当今比较热的问题,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将其作为重点,但有时恰恰相反,却没考到,最后功亏而溃。所以平时复习中,这问题,我们可作为参考题去思考,但绝不能将其作为重要考点去对待。结合此同学的经历,专家建议考生应该吸取以下几点教训:1.对于教材上面的理论,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点一滴的知识点都要把握2.可以归纳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重点,但不能猜题,对于重点问题的把握,要对全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把握。3.专业课上记忆性的知识点要不断回忆,每天睡觉前对白天所记忆的东西进行回忆,过几天总结一次。考研路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任何简便、高效的方式都是建立在努力备考的基础之上的,复习中每走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