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2015西方经济学考研重要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第一节微观经济学概览(一)经济系统的构成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联系起来

  • 2015考研经济学解析:9月复习要明确学科命题规律

    经济向来是受关注的领域,考经济学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也比较大。对于2015年经济学考研的学生来说,从宏观上把握该学科的命题规律对自己的复习乃至考试答题都有很大的帮助。一、学科整体命题规律根据《国家教育

  • 2015经济学考研9月复习需注意的事项

    近年,全球金融危机曾一度让一些有志于报考经济学专业的考研学子们陷入了两难的抉择之中。经过几年的调整,全球经济似乎再度复苏,经济学在中国也被誉为朝阳产业,如今,这时候报考经济学研究生是似乎恰逢其时。

  • 2018年上海大学考研考场安排

    2018 2018年上海大学考研 上海大学考研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收集信息、关注院校动态与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

  • 西方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应考策略

    微观经济学,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均衡价格理论、要素分配理论、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及治理措施。这其中,均衡价格理论是其重点,大部分的考题都围绕它展开,应重点掌握。第一轮复习之后,大家应该能够自己把这些图画出来,或者把它画得更详细,第二轮之后,就要求对图中的每一个点能够展开分析,而第三轮之后,就要求同学们应该可以能够将图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解答综合性试题。 三、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注意一和二都属于局部均衡分析) 宏观经济学相对微观部分来说,整体知识内容较少,但是分支较多,将它分为以下八个部分,这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都属于重点内容:  八、非凯恩斯学派(了解其基本观点)以上便是对宏观、微观经济学整体框架的一个图解。答题技巧第一,正确的答题思路。虽然西经的试题偏重于文字性内容,但设身处地地,我们站在评卷老师的角度来说,老师肯定是希望花费最短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给出一个最公正的分数,那么,如果是单单的几页文字叙述,只会让老师越看越头疼,很难抓住重点。所以,什么样的答案最简洁,同时又最有说服力,这就是数学语言的表达。我们在解答西经试题时,大致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首先,如果能够找到数学公式的话,先写数学语言,然后,就是二维图形,用图形来描述问题(初级西方经济学中,好多问题都可以用图形说明的),最后,才是文字表述。这样,在改卷的过程中,老师很可能看到你正确的数学式子和图形,直接就把分给你了,你写的文字只不过是对这些东西的描述罢了,没什么技术含量。这也要求,大家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多加注意书中的公式和图形。第二,合理的时间分配。考研时,西经试题的题量还是相当大的,几乎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我们要不停地书写。因此,必须在拿到试卷后,仔细地分析试题分布,将时间合理地分配开来。以免在前面比较简单的小题部分耗费大量的时间,耽误后面重要的简答和论述题的解答。网

  • 经济学:跨专业考研备考指导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而跨专业考研的一个拦路虎就是专业考试。经管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经济学是很多学校必考的科目。下面,以专业课经济学的复习为例,谈谈跨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的方法。

  • 2015区域经济学考研9月复习计划及备考技巧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Regional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

  • 2015考研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第10章)

    第十章外部性第一节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所谓使市场最适合量,是考虑到外部性的影响之后的。我们说,市场达到了所谓的均衡点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把外部性的因素考虑进去,比如我们家的那个橡胶厂,肯定

  • 2015考研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第9章)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经过比较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国内价格和世界价格,可以确定自由贸易的影响。国内价格低表明,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将成为出口者。国内价格高表明,世界其他国家在生产这种物

  • 2015考研经济学:曼昆《经济学原理》(第8章)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一种物品的税收使得该物品的买者和卖者的福利减少了,而且,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税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