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西方经济学宏观考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三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本章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有时会涉及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题。重要概念:GDP,NDP,NI,PI,DPI名义GDP和实际GDP最终产品重置投资(用于重置资本设备的

  • 2015财政学复习:财政政策

     第十五章财政政策第一节概述1.什么是财政政策概括来说,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2.财政政策主体政策主体指

  • 2015财政学复习:财政平衡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第一节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1.如何理解财政平衡就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而言,财政赤字已经是一种世界性经济现象。财政平衡不过是把收支对比的一种理想状态,作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追求

  • 2018年青岛科技大学考点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场规则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收集信息、关注院校动态与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

  • 2015财政学复习:国债和国债市场

     第十二章国债和国债市场第一节国债原理1.国债及其产生和发展(1)概念。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2)

  • 2015财政学复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三章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国家预算1.国家预算及其类别(1)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的功能首先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2)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国家预算可分为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2.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是按照一级政权设立一级预算的原则建立的。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分为总预算和部门(或单位)预算两类。《预算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各级权力机构、政府机关、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预算具体执行部门和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权,这是保证预算严格依法管理的前提条件,因而是预算法的核心内容。3.国家预算原则国家预算原则是指国家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即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年度性。第二节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1.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1999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专门作出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该决定主要是针对当前预算缺乏要的透明度,财政行为不够规范,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相当普遍,一些管理资金分配的部门利用职权挪用财政资金时有发生,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现象,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权,改进预算管理,依法监督,逐步规范中央预算行为和减少预算的随意性,以求厉行节约,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2.编制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要求各部门须将本部门所属各司局、各基层单位所需各类不同性质的资金,综合为统一平衡的部门预算,体现预算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财政部只按部门的口径,统一审,批复预算,划拨资金。因此,编制部门预算是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的重大措施。3.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4.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的监控制度。5.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收支两条线"管理是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一项改革,其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预算外收支属于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第三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1.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预算体制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不是按收支划分方法区分,它的主要标志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核心问题是地方预算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先后实行过三种类型的预算管理体制。2.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分级分税预算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财政学中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FiscalFederalism)。财政联邦主义不是专指联邦制国家的财政体制,而是有关多级财政体制的概念,也就是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符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第四节中国分税制改革1.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可能,并借鉴国际通行的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有用经验,是一种符合我国当前实际的预算管理体制。2.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中央财政主要承担国家安全、外交和中央国家机关运转所需经费,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实施宏观调控所需的支出以及由中央直接管理的事业发展支出。地方财政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需支出。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实施宏观调控所需的税种划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将适合地方征管的税种划为地方税,并充实地方税税种,增加地方税收入。3.分税制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改革根据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划分和关于原体制中央补助、地方上解及有关结算事项的规定,相应地形成了多种形式并存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除保留了原体制中中央对地方的定额补助、专项补助和地方上解外,新增加了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此后,为配合国家有关政策的实施,相应地对转移支付进行了调整。4.分税制的运行情况及其进一步完善分税制实施近十年来,运行情况基本良好,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进一步完善的基本思路是,对目标模式有关问题进一步明确,同时对现行具体制度进行微调,加快向目标模式推进的步伐。

  • 2015财政学复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

     第十一章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制度改革第一节工商税制改革1.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近几十年来,对于什么是良好税制的构成要素,经济学家众说纷纭,其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税制改革理论有20世纪5

  • 2015财政学复习:税收制度

     第十章税收制度第一节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1.税收制度的组成和发展税收制度总是由具体的税种组成的,但组成的方法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一是单一税制论;二是复合税制论。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

  • 2015财政学复习:税收的经济效益

     第九章税收的经济效应第一节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1.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2.

  • 2015财政学复习:税收原理

     第八章税收原理第一节什么是税收1.税收的基本属性税收的基本属性,同其他经济范畴一样,通常要从两方面来剖析:一方面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殊规定性,即不考虑税收所体现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