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
考研中,除了要把掌握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熟读教研课本外,课外辅导也是不可缺少的,小编整理了经济学考研中被推荐的三本书和其解析,帮助考生复习。1.《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国富论》是“
-
漫长的2016考研过程才刚刚开始,而很多的学生也继续在这个路上奔跑着。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从而获得勇气和鼓励。就算这条路再怎么长,只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那么我们一定会到达终点
-
经济学考研,火。然而在考生进行择校择专业的时候,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教育部二级学科目录和一些学校分数线、报录比的技术分析上,而没有考虑如何真正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归纳
-
漫长的考研过程才刚刚开始,而很多的学生也继续在这个路上奔跑着。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从而获得勇气和鼓励。就算这条路再怎么长,只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心,那么我们一定会到达终点。所以,
-
853政治经济学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第4版政治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宋涛,第8版806宏观经济学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
中山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目(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3数学三(4)80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主要考察考生对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的掌握程度;对现代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就读该专业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
-
在考研备考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有时候也需要收集信息、关注院校动态与整合资料的能力。也就是说考研不仅需要主观的努力,也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
-
2015年考研冲刺复习阶段,考生需要把握重点,主次分明。经济学考研,微观经济学部分复习要多巩固重点要识。下面小编整理了2015考研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希望考生认真复习。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1.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2.无差异曲线:表示在偏好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从这曲线上的点所代表的商品组合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一样。在无差异曲线图里,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满足程度。3.均衡价格:是商品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的价格。也就是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商品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的价格。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从商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大于其所付出的价格的部分。因为消费者按照最后一个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所有商品的价格,而这最后一个商品之前的商品的边际效用都大于这最后一个商品,此大于的部分,消费者没有付钱。5.收入弹性:指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收入弹性大于1的是奢侈品。0---1之前的是必需品,小雨0的是低档商品。6.交叉弹性:是指此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对比商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反应程度。交叉弹性小雨0的是互补商品,大于0的是替代商品,等于0的是不相关商品。7.编辑技术替代率:是指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比例,它是两个生产要素边际产出之比的倒数。因为边际产出递减,一个生产要素替代另一个生产要素的量越来越少了。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8.扩展路线: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把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生产扩展路线。它表明生产规模扩大,产出最优的轨迹。9.贡献利润: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大于变动成本的部分。即商品的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前的差额。10.一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每个单位的商品销售的增加,逐个降低商品的价格即对所出售的每个单位的商品都收取尽可能高的价格,这种每个单位的商品都不同的价格又称为完全差别价格。11.二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对每一个顾客制定不同的价格,而不是对同一顾客的不同边际效用制定不同的价格。12、三级差别价格:是指企业根据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以获得利润极大化。13.自然垄断:是一种合理的垄断,它说明整个市场需求只要有一个企业就能得到满足,而不需要两个或更多企业参与生产。尽管这种参与在技术上可行,但在成本上肯定不经济。14.市场经济:是指一种过市场机制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配。15.引致投资:是指政府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施,引导非政府机构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投资。16.直接调控:是指政府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用行政办法对经济运行进行直接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政府期望的目标。17.间接调控:是指以价格调节为主,在充分尊重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过他们的经济行为的反应,逐渐传导至政府期望的经济目标上。18.短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短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关系的曲线,其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较小。19.长期国民消费曲线:是指在长期内,表示国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曲线,其斜率(边际消费倾向)较大。20.乘数原理:指消费,投资和出口等因素的变化,带动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倍数变化。21.加速原理:国民收入的增加会反作用于投资,使投资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或者投资的下降快于国民收入的下降。22.财政政策:政府为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何公债的发行和偿还作出的决策。23.拉弗曲线:描绘政府税收和税率关系的曲线。24.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借改变货币供给量以影响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政策。25.LM曲线:在曲线上的每一点,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是不同的,但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26.IS曲线:在利率与国民收入不同组合条件下,投资与储蓄相等的曲线。27.不可能定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从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的偏好次序。28.科斯定理:过产权制度的调整,将商品有害的外部性内部化,从而将有害外部性降低到最低限度的理论。29.收入消费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的消费可能线与更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连接线。30恩格尔曲线:描述收入增加与商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曲线。31.蛛网理论:描绘周期生产的商品价格和产量的波动和调整的动态化过程的市场模型。3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指在不同的产出规模上,企业生产最低成本的轨迹。33.企业:以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增加效用的方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34.私有制:是财产(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有权归私人所有的一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