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IS曲线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一章第五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LM曲线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二章第二节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乘数理论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一章第四节乘数理论(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含义注入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注入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必定大于最初的注入量,乘数正是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之间的比率,如果注入是投资,则该比率称为投资乘数,如果注入是净出口,则该比率称为外资乘数,我们以投资为例来判断乘数。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增加之所以会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互相关联的,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中引起连销反应,从而增加其它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如果以DY代表增加的收入量,以DI代表增加的投资量,以K代表乘数则K=DY/DI,由于DY=DI+DC,则I=DY-DC.则:(由于DC/DY是边际消费倾向)所以乘数是一减去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也就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如果某部门增加100万投资,设MPC=0.8此时,这笔新增加的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500万,(R=1/(1-0.8)=5,新增国民收入=100×5=500万)。因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小于一,大于零,所以乘数一般大于1)。当然,乘数的作用是两面性的,即有投资增加时,引起国民收入减倍增加,当投资减少时,国民收入成倍减少,所以,它是一面双刃剑。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是生产能力为充分利用,即经济处在萧条时期。(二)其他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税收乘数税收乘数是指税收变动起的收入改变量与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乘上边际消费倾向。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是指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购买和税收等量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或税收)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1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推荐阅读》》》2017经济学考研冲刺阶段备考攻略搞懂这107个重要考点微观经济学轻松应考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二章第三节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一章第三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一)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投资函数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一章第二节投资函数(一)投资的概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一章第一节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一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章第三节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
-
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之国民收入核算
2017考研交流奋斗群514068096虽然有很多院校经济学所推荐的参考书都不同,但西方经济学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一本参考书,以下是西方经济学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参考。第十章第二节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
-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南大学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为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工作实际,完善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