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管理学考研:案例分析例题解析(14)

海尔的腾飞崛起与发展:从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知名的跨国企业创立于1984年,崛起于改革大潮之中的海尔集团,是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海尔集

  • 管理学考研:案例分析例题解析(13)

    工作态度和产量的联系温哥华有一家印刷工厂,主要印刷信笺、办公表格等各种各样的产品,销售给加拿大西部的工商机构,该厂有40名工人。由斯但管理整个工厂,帮助他管理的还有3名主管。也许是由于该机构内领导

  • 华南师范大学045108学科教学(英语)考研参考书目

    2019考研复习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华南师范大学045108学科教学(英语)考研参考书目”的相关信息,提醒各位考生要合理安排复习时

  • 管理学考研:案例分析例题解析(12)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rdquo

  • 管理学考研:案例分析例题解析(11)

    李强是国内某著名电器企业集团所属的电子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他与所长王华是老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最近一个多月来,集团组织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企业高级管理研讨班,请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做讲座,以提高集团

  • 管理学考研:案例分析例题解析(10)

    当年曾在国内叱咤风云的百龙矿泉壶“壶主”孙寅贵,在一次对下属的批评当中指出:“真正的管理者,他的职责应该是研究政策、建立制度。然而你们却把大量的精力用在谈客户和

  • 管理学考研:案例分析例题解析(9)

    节约后的致谦一个有700张床位的医院,由于为就诊病人专设的停车场常常拥挤而导致病人减少,影响医院的效益。院长助理查尔斯在外出休假前要求新来的一位工商管理硕士莫里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法,

  • 2015考研管理学(罗宾斯)知识点九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一、什么是社会责任1.比较社会责任的古典观点和社会经济学观点。答:①根据古典观,企业的社会责任仅仅是股东财务回报的最大化,即利润最大化。不管何时当管理者自作主张将组织资源用于&ld

  • 2015考研管理学(罗宾斯)知识点八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一、你持有怎样的全球观1.全球经济如何给管理者创造机会和挑战?答:竞争者和市场不再受国界之限。①世界各国都在开放新的市场。②新的竞争者可能会在任何时候,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突然出现。组织如果想取得长期的成功,其管理者必须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2.什么是狭隘主义?它是如何给管理者制造障碍的?答:狭隘主义指仅仅用自己的视角和观点来看世界,是一种自私、狭隘的世界观。具有狭隘主义的人认识不到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狭隘主义已成为许多在全球商业环境中工作的管理者的一大障碍。如果管理者跌入忽视外国文化习俗的陷阱,固执地认为“本国的文化就是优于外国文化”,他们将发现难以与那些努力探索外国习俗和市场差异的全球其他管理者和组织进行竞争。3.比较三种看待全球业务的不同观念。答:管理者在看待全球业务时,可能是下列三种观念中的一种:民族中心论(母国取向),多国中心论(东道国取向),全球中心论(全球取向)。①民族中心论是一种狭隘的观念,认为母国的工作方式和惯例是好的。②多国中心论这种观念认为东道国的管理人员知道经营业务的最佳工作方式和惯例。③全球中心论是一种全球取向的观点,其核心是在世界范围内选用最佳方式和最优秀的人才。二、理解全球环境4.描述三个重要的区域性贸易联盟,包括它们的名称及形成原因。答:①欧盟(EU)的目标旨在建立统一的关税、统一的工商业政策以及统一的货币,主要动因是针对美国和日本的实力,它们需要以此来重新确立自己的经济地位。②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联盟,消除自由贸易壁垒(关税、进口许可证、海关服务费)的最终结果是三国经济实力的增强。③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简称东盟,是东南亚10国的贸易联盟。④补充: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一个经济论坛。5.比较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无国界组织。答:①多国公司(MNC)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主要由母国进行管理。由于多国公司的核心在于母国的控制,其特征表现为民族中心论。②跨国公司(TNC)同样在多个国家拥有重要的运营单位,但在从事运营的所在国(东道国)分散管理。往往在每个国家雇佣当地人员来经营,反映了多国中心论。③无国界组织是一种打破了人为地理界限的全球型组织,从而是管理结构更有效地实现全球化。无国界组织采用全球中心论来处理全球业务。注:许多消费品公司采用跨国公司的形式管理全球企业,其原因是它们必须改良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三、组织如何走向全球化7.描述全球化经营的前两个阶段。答:组织走向全球化往往经历三个阶段。①阶段Ⅰ,管理当局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初方式仅仅是将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或从国外进口产品。出口和进口都只是成为全球企业的萌芽阶段,所涉及的投资和风险都是最小的。②阶段Ⅱ,管理当局主动进入,然而公司仍没有向国外正式派驻人员。在销售方面,通常是定期派遣公司雇员到国外与客户会面,或是雇佣外国的代理商或中间商来代理组织的产品。在制造方面,管理当局则是同外国公司签订合同,制造自己的产品。8.比较全球化经营在第三阶段的各种方式。答:阶段Ⅲ,管理当局最为积极地寻求全球市场的一个阶段。有多种实现方式:①许可证贸易和特许经营是两种相似的方式,它们都是经过一次性支付或按销售提取一定费用,从而给予其他组织商标、技术或产品规范的使用权。唯一的区别是许可证贸易主要用于制造业组织,而特许经营用于服务业组织。②战略同盟是一个组织与外国公司建立的伙伴关系,双方在开发新产品或组建生产机构时共享资源和知识。同盟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③合资企业是一种特殊的战略同盟,即双方为了某个企业目标,一致同意成立一个自主经营、独立的组织。④外国子公司,是指管理当局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自主经营而又独立的生产机构或办事处,这种形式投入的资源是最多的,面临的风险也是最大的。注:每一个相继的阶段要求更多的全球投资,因而也会承担更多的风险。四、在全球环境中进行管理9.在全球管理中,管理者需要了解的法律-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答:①法律-政治环境:管理者必须熟知他们经营业务的国家所持有的法律体系,认识其差异性。在某些国家由于政治的不稳定而面对着剧烈变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在众多亚洲国家,政治干预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方面。②经济环境:最显著的三个焦点是波动的汇率、通货膨胀率和不同的税收政策。

  • 2015考研管理学(罗宾斯)知识点七

    组织文化与环境:约束力量一、管理者:实用的还是象征性的1.为什么管理实用论在管理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答:实用论在管理理论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它认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将管理者视为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