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924年
  • 招生简章:共4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广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刘兴莉

姓名:刘兴莉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私法、海商法、国际贸易法学习简历1、文学学士(1982年09月至1986年07月就读于四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谷德近

    姓名:谷德近性别:男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学术经历1.武汉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2000年—2006年;2.佛蒙特法学院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曾东红

    姓名:曾东红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5月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学、金融法、涉外经济法。学历:1981-1985年法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谢进杰

    姓名:谢进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年12月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事程序、司法和宪政、司法改革与制度变迁学术经历法学学士(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建广

    姓名:杨建广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年5月职称: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事法学和法治系统工程基本情况杨建广,男,内蒙古人,1960年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蔡彦敏

    姓名:蔡彦敏性别:女出生年月:1961年7月职称: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事诉讼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学替代性纠纷解决机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 彪

    姓名:杨彪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年1月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司法社会学法律与公共政策基本情况杨彪,男,汉族,1980年1月生,广东吴川人,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人员、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医药食品法研究会理事、湘潭大学金融与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教育背景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9月—2008年7月)法学硕士(中山大学,2003年9月—2005年7月)法学学士(中山大学,1999年9月—2003年7月)讲授课程民法学;商法学;侵权法;物权法;破产法;人格权法;法学方法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工作经历2005年7月—2008年10月,任职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年10月至今,任教于中山大学法学院2009年4月至今,中国注册拍卖师学术著作1.(独著)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种侵权法的理论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即出)2.(独著)动物损害与物件损害,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3.(合著)侵权责任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与张民安合作)4.(参著)《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案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5.(参著)适用物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版6.(参编)涉港澳商事审判热点问题探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7.(参编)涉港澳商事案例精选精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学术论文(除注明合作外,均为独立完成)1.公共政策、医疗行为与责任配置——关于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绩效的观察和评论,《现代法学》201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2.论侵权责任法对产品损害预防体系的改造——基于产品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确立,《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3.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方式的法理与实践,《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3期4.身份关系的现代性回归,《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5.《侵权责任法》中物件致害责任的体系解释与结构分析,《法学杂志》2010年第3期6.损害赔偿的税法考量,《月旦民商法杂志》(台湾)2010年第3期7.受益型侵权行为研究——兼论损害赔偿法的晚近发展,《法商研究》2009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10年第1期全文转载8.论恢复原状独立性之否定——兼及我国民事责任体系之重构,《法学论坛》2009年第5期9.可得利益损害赔偿的变迁与展望,《北方法学》2009年第6期10.可得利益损害赔偿与民事证据规则的新发展,《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1.论反射性财产损害赔偿,《法学之道》,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12.和谐司法的人文解读,《政法学刊》2009年第4期13.侵权法中的可救济性损害理论,《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6期(与杨立新合作)14.侵权行为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研究,《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15.中国司法改革之挑战、意蕴及反思,《法律适用》2006年第8期16.律师专家责任认定的若干问题,《法学》2006年第4期17.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救济方式,《判例与研究》2006年第2期18.破产管理人民事责任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丛》(第35卷),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19.MBO的信托解决方式及其法律问题,《政法学刊》2005年第6期(与张蕾合作)20.中国劳动法与劳动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劳动法)》2004年第5期全文转载21.诚实信用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应用的意义——兼谈相关的程序制度基础,《西南法律评论》2004年卷第1辑,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香港)2004年版22.侵权行为法诚实信用原则的规范分析——以注意义务为核心,《研究生法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3期23.蔡娇诉广州市宝丰制衣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判例与研究》2003年第4期24.人文精神的自由主义权利观,《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获奖荣誉(均为独立获奖)1.2010年:论文《受益型侵权行为研究》获第四届“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青年优秀研究成果奖”评奖单位: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佟柔民商法发展基金2.2010年:论文《名誉权救济的财产性逻辑及其理论证成》获2010年博鳌法学论坛暨第七届法官与学者对话民商法论坛“民商法学青年学者有奖征文活动”三等奖评奖单位: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3.2010年:论文《非损害赔偿侵权责任方式:制度缘起与实践启示》获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民商法的司法适用研讨会论文一等奖评奖单位: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4.2009年:论文《名誉权救济的财产性逻辑及其理论证成》获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二等奖评奖单位: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5.2009年:论文《论车位、车库所有权的权利属性及其行使规则》获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房地产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研讨会”暨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评奖单位:广东省法学会房地产法学研究会科研项目1.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1年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防御性医疗行为法律规制的国际经验与中国问题研究”(2011-2013年)2.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未来利益的民法治理研究”(2010-2012年),项目批准编号:GD10YFX023.主持,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项目“侵权法视域下的未来利益研究”(2010-2011年),项目批准编号:10Q214.主持,广东省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数字出版产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机制研究”(2010-2011年),项目批准编号:GDIP2010-C035.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医事法原理研究”(2009-2011年),项目批准号:09YJC8201236.参加,中国民生银行委托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课题研究”(2010年),杨立新教授主持,第一参加人联系方式Address:中国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法学院(510275)Email:lpsyb@mail.sysu.e.cnMobile:+86-13926027588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韩光明

    姓名:韩光明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年2月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民商法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私法、比较法、法律与公共政策教育背景1995年&mdas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卓冬青

    姓名:卓冬青性别:女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婚姻家庭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兼职: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律师 著作:《现代婚姻家

  • 中山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李正华

    姓名:李正华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职称:副教授学院:法学院最后学历: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知识产权法、民商法、经济法基本情况:李正华,男,1963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