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浙江理工大学

  • 建校时间:1897年
  • 招生简章:共5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浙江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胡觉亮

基本资料胡觉亮,1958年11月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月毕业于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数学专业,同年在浙江理工大学(原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2年晋升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金桂生

    基本资料金桂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9--1987.7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学习1989.9--1990.6东华大学硕士学习1990.7—1992.8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李仁旺

    基本资料李仁旺,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曾获浙江省优秀博士后奖和青少年英才奖。1996年3月~1999年10月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倪旭东

    基本资料倪旭东,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8.9--2002.7浙江大学计算机本科2002.9--2005.3浙江大学哲学硕士2005.3--2008.3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2008.3至今浙江理工大学教师其他学术、社会兼职:《心理学报》杂志审稿专家《心理科学进展》杂志审稿专家主要研究方向方向1:知识网络与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超竞争时代中,仅仅整合企业或团队内部知识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知识创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要从团队或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中寻找帮助。而每个知识员工背后都会存在一个因原来的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所建立起来的与其知识相似的跨组织知识网络,因此在知识团队之外存在着若干个与相应员工对应的知识网络。这些分离的知识网络原本没有任何联系,却由于在同一个团队内的成员间的互动而建立起了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跨组织知识网络。因此,本方向重在探索如何充分利用该网络为团队所带来的知识优势和创新张力,放大团队内知识成员间的良性互动,加速知识在网络中的流转与有效分配,实现外部知识资源与内部知识资源的创造性整合。该方面的研究内容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1项浙江省自然基金的资助,已发表相关论文2篇、完成workingpaper3篇。方向2:团队多样化团队多样化是指团队成员在专业背景、行业经验、年龄、性别等特征上展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团队多样化可以为团队带来更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外部网络,对于提升团队绩效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会带来降低团队凝聚力等负面影响。这一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团队多样化对绩效的影响机制,怎样扩大团队多样化的积极影响,减弱其负面影响。该方面的研究内容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1项浙江省自然基金的资助,已发表相关论文7篇。方向3:员工创造力员工创造力是组织创新的基础,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前沿领域。本方向重在探索可以提升员工创造力的团队、组织层面的因素,员工本人(如情感、使命感、经历多样化等)、领导(伦理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作用员工创造力的中介因素和调节因素。本方向同时会着重考察员工创造力和其它组织领域(如创业管理、战略管理等)之间的关系。该方向属于新开拓的方向,目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筹备工作。方向4:冲突管理冲突对于团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冲突既能激活团队中不同的意见,产生建设性的思想碰撞,也可能引起团队成员心理不适、凝聚力降低等结果。本方向重在探索团队冲突影响绩效的情感和认知的中间过程和情境因素,以及如何提升冲突的积极作用并弱化冲突的消极作用。该方面的研究内容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浙江省自然基金的资助,已发表相关论文7篇,发表专著一部。获奖情况1.浙江理工大学教坛新秀,2012年2.入选浙江理工大学“521”人才3.浙江理工大学优秀班主任,2009年,2010年4.浙江理工大学讲课比赛二等奖,2008年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基金,基于知识异质性团队的异质性知识网络研究,项目编号:71102114,起止时间:2012.1-2014.12,主持2.浙江省自然基金,知识异质性团队成员及其知识网络间的互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Y6110419起止时间:2011.1-2013.12,主持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知识异质性团队成员知识网络研究:运行机制、创新路径与演变模式,项目编号:10YJC630182,2010.7-2013.6,主持4.国家自然基金,组织变革背景下主动性行为的多水平转化机制与交互效应研究;编号:71102115,时间:2012.1-2014.12,3/75.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知识异质性团队的知识创新过程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200805984,起止时间:2008年12月至2010年9月,主持发表论文一、著作张钢,倪旭东,知识冲突管理,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二、论文1.倪旭东,张钢,作为思想挖掘工具的认知地图及其应用,《科研管理》,2008,4:19-272.倪旭东,基于知识冲突的知识整合机制和管理策略研究,《企业经济》,2009,7:53-553.倪旭东,薛宪方,基于知识异质性团队的异质性知识网络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3.24.倪旭东,陆霄霞,诸葛璐,大学生挑战杯团队知识异质性与任务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团队内外部学习能力作为中介变量,《人类工效学》,2014.1,已录用5.李夏楠,倪旭东,基于团队知识异质性结构的知识整合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7):132-1376.薛宪方,梅胜军,涂辉文,倪旭东.组织变革背景下团队主动性的结构与测量[J].应用心理学,2012,1:67-747.Nixudong,Gaoruoyang,ActionMechanismofKnowledgeConflictonTeamInnovation,Engin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s2010,EI检索8.Nixudong,Gaoruoyang,StudyonEscalationFactorsofConversionfromTaskConflicttoRelationshipConflict,Engin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s2010,EI检索9.倪旭东,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企业经济》,2010,8:57-6310.张钢,倪旭东,知识差异与知识冲突对团队创新的影响,《心理学报》,2007,5:926-93311.张钢,倪旭东,从知识分类到知识地图:一个面向企业现实的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1:59-6812.张钢,倪旭东,R&V非竞争性战略联盟:一个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1-713.张钢,倪旭东,组织中的知识冲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106-11014.张钢,倪旭东,知识冲突过程:一个案例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66-7315.张钢,倪旭东,有冲突才有创造,《北大商业评论》,2005,6:114-119联系方式通讯地址:浙江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310018Email:nienguang@126.com手机:13095710402Tel:0571-86843732*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介绍:徐少君

    基本资料徐少君,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2008-2010在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至今浙江理工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方向1:信用

  •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是以培养艺术设计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的学院。我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79年,其后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内部专业优化整合的发展需要,形成了目前的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

  •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理工大学 理工大学信息大学

    信息电子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浙江丝绸工学院机电工程系自动化专业,1993年调整为电子与自动化系,1998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设置调整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2个本科专业。20

  •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于1999年底在原来的“机械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1979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磨砺和学术积淀,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

  • 浙理工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导师介绍:胡旭晓

    基本资料胡旭晓,教授、硕士生导、学术带头人1986.09~1989.06浙江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硕士2005.09~2007.06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1989.0

  • 浙理工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导师介绍:潘旭伟

    基本资料潘旭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9--2000.7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习2000.9--2005.10浙江大学硕博连读2005.10至今浙江理工大学讲师/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