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江苏师范大学

  • 建校时间:1952年
  • 招生简章:共1份简章
  • 院校类型:师范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樊传果

樊传果,1966年1月出生,江苏丰县人;教授,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传播学科及广告学专业带头人,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理事,徐州市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刘行芳

    刘行芳,男,1953年2月出生,湖北省天门市人,先后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文学(新闻学)硕士,先后任天门日报总编辑,长江开发报新闻部主任,淮阴师范学院信息传播与技术系副主任,现为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分会理事,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理事。近五年来分别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知识、新闻前哨、新闻爱好者、传媒观察、安徽大学学报、淮阴师范学院学报、中国高新区、世纪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已出版学术专着有:《网络传播导论》(28万字,2002年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西方传媒与西方新闻理论》(48万字,2004年新华出版社出版)、《实用新闻编辑学教程》(30万字,2006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40万字,2007年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参加编写学术着作1部:《媒介素养通论》,(任副主编,2007年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主持的主要课题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苏北实现“两个率先”信息保障研究》,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重点课题《实用型本科专业培养模式研究》。近年来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奖项有:全国广播电视协会二等奖一项,全国媒体产业化发展与新闻理论创新二等奖一项,徐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一项。一、刘行芳教授参加全国主要学术会议清单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2001.6,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学术研讨会,2002.10,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新闻与传播教育分会广播电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03.11,北京广播学院全国高校传播学理论研讨会,2003.10,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新闻史培训班,2004.7,北京广播学院全国高校新闻院系负责人三项学习研究班,2004.9,北京,中宣部、教育部全国师范院校、省属高校新闻学科发展研讨会,2004.1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五届四次理事会,2004.11,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研讨班,2005.10,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全国广播电视农村服务年征文颁奖暨研讨会,2005.12,浙江海宁,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五届五次理事会,2005.10,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全国第六届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2006.1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江苏区研讨会,2007.6,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六届一次理事会,2007.8,中国人民大学2007中国传播学高端学术研讨会,2007.8,南昌,江西师范大学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学术研讨会,2007.9,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坛,2007.9,中国人民大学全国广播电视研讨会及第二届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年会,2007.11,华中科技大学全国新闻舆论监督第七届学术研讨会,2007.1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二、刘行芳教授200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论我国都市报的特质》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42.《张扬形式的魅力——我国电视节目改版初探》,现代传播2002.23.《发挥信息传播在高新区第二次创业中的作用》,中国高新区2002.74.《电视节目的国际视野和平民视角》社会观察2003.35.《论媒介对舆论的软引导》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3.66.《以平民视角铸就核心竞争力》现代传播2003.57.《理性看暗访》传播学研究集刊2003.18.《“期待视界”、“使用满足”与课堂教学改革》中国当代教育2004.39.《应该强化西方新闻理论的研究》传播学研究集刊2004.210.《论网络世界的道德失范与重构》现代传播2004.411.《应当赋予传媒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安徽大学学报2004.112.《图书塑造美国精神》,书界,2004.313.《报纸如何应对网络传播挑战》当代传播2005.614.《媒介素质与信息互动:广电服务农村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获奖作品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12月版15.《关于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当代教育2005.516.《论周恩来以人为本的报刊思想》学习研究周恩来文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4月版17.《付费采访辨析》,当代传播,2006.318.《和谐社会语境下传媒功能再认识》,现代传播,2006.419.《中国动慢,前途漫漫》,传媒观察,2006.1220.《论和平崛起理念下的国际传播》,新闻知识,2007.121.《涉农媒介素养辨析》,新闻前哨,2007.422.《新农村建设,期待大众传媒助力》,新闻爱好者,2007.523.《周恩来以人为本新闻思想初探》,世纪桥,2007.324.《报刊公益:现状、问题及对策》,新闻爱好者,2007.1025.《大力培育职业精神:我国新闻教育的紧迫任务》,迈入21世纪的中国新闻教育,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726.《依靠制度保障农民信息需求》,当代传播,2008.1三、刘行芳教授2002年以来出版的学术着作《网络传播导论》,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2独立,25万字《西方传媒与西方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4.7独立,48万字《实用新闻编辑学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独立,30万字《媒介素养通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5,副主编,本人写作8万字《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9,主编,40万字四、刘行芳教授2001年以来的获奖情况(教学任务全部完成,每年都超额完成任务)2001年获年度优秀,2002年10月提前晋升一级工资;2002年3月被评为淮阴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被评为淮阴师范学院第二届教学标兵;2004年7月被评为2003~2004度三育人先进个人;2005年6月被评为淮阴师范学院第三届教学标兵。2005年5月,专着《西方传媒与西方新闻理论》被评为淮阴师范学院2004年度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3月,主持淮阴师范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当代新闻采访学》通过合格评估;2005年6月,论文《报纸如何应对网络传播挑战》获新疆记协、当代传播“传媒产业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论文”二等奖;2005年11月,论文《媒介素质与信息互动:广电服务农村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获中国广播协会“广播电视服务农村年”征文二等奖。四、刘行芳教授近几年来承担的课题1.2004年,《当代新闻采访学》,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获资助0.5万元,已结题。2.2005年,《交叉学科本科教育模式研究——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为例》,校级重点教育教学课题,获资助0.8万元,已结题。3.2006年,《苏北实现“两个率先”信息保障研究》,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获资助2万元,已完成。4.其他项目获资助8万元。五、刘行芳教授主要社会兼职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分会理事2.中国广播电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3.南京师范大学大众传媒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4.《新闻爱好者》特邀理事六、刘行芳教授获得的主要奖项2001年被评为校级年度优秀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2003年3月被评为学校第二届教学标兵。2004年7月被评为2003~2004度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2005年6月被评为校第三届教学标兵。2005年5月,专着《西方传媒与西方新闻理论》被评为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3月,主持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当代新闻采访学》通过合格评估。2005年6月,论文《报纸如何应对网络传播挑战》获当代传播“传媒产业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论文”二等奖。2005年11月,论文《媒介素质与信息互动:广电服务农村必须解决的两个前提》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广播电视服务农村年”征文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2007年12月,《实用新闻编辑学教程》获徐州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三等奖。*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杨成

    杨成教授简介;杨成,男,1966年6月出生,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远程教育的研究,担任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实验和论文指导等工作。现任教育技术学专业计算机多媒体与网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蔡国春

    蔡国春,男,1966年2月出生,江苏泗阳人。1987年6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化学系,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11月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2004年6月获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200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王太昌

    王太昌,1940年7月生,汉族,山东省青州市人。1960年9月至1965年7月在南京航空学院(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无线电系学习。1965年8月至1973年2月在南京航空学院四系任教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赵向军

    赵向军教授,出生于1974年,男,河南林州人,博士,副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主要从事智能计算、计算机图形学等的研究,垃圾邮件过滤算法研究。.200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孔惠洁

    基本情况孔惠洁,女,汉族,1964年11月生,江苏兴化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现任徐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信息传播学院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中国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苗新萍

    苗新萍,1966年12月出生,江苏溧阳人。信息传播学院副教授,文艺学硕士。主讲《新闻学概论》、《影视艺术概论》、《电影历史与理论》、《影视作品分析》等课程。曾参与学院获奖电视片《无雨的日子》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李子运

    李子运,副教授,1974年10月出生,1997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副教授职称。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方向的研究。Email:lizy@

  • 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导师介绍:陈琳

    基本情况:1957年5月生,江苏大丰人,教授,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院长、教育技术学国家特色专业主持人、教育技术学省重点学科主持人,作为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在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