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做的电影蓝光,是国内独一份!85:28来自深焦DeepFocus喜马拉雅/爱发电APP关注 深焦Radio苹果播客/小宇宙订阅 深焦DeepFocus Radio---别问,问就是诺神——《信条》作为“硬”科幻片的硬伤作者 Perceptor北大物理博士,目前是一位工程师。经常看看电影,偶尔写写影评,吐槽爱好者,希望多数电影能够在重视故事逻辑的同时兼顾一点科学逻辑。疫情之后第一场电影预算留给了诺兰的《信条》,做出这个决定花了不到30秒。疫情之后第一篇影评同样留给诺兰的《信条》,做出这个决定却纠结了快一个周。纠结的第一个原因非常私人化。看完电影的第一项任务,是给身边的老婆大人答疑解难,一家之主发出原来如此不愧是诺兰电影就是厉害的赞叹,从而奠定了本次观影的基调。在此声明,这篇影评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家庭公开立场。《信条》海报另一个纠结点源自本片与个人知识体系和观影史的碰撞。虽然自认为看懂了导演想要让大家看懂的科幻设定和剧情逻辑,但却无法纾解诸多概念、细节与基本设定的漏洞和矛盾,也想不通这部片子的标签上为何印着诺兰。子曾经曰过: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不懂就先学习。打开手机,扑面而来的是知名公众号和大V专栏的10万+:全网最全剧情解析、要看懂《信条》需要先知道的XXX、烧脑神片来临……各路高手非常贴心地为观众们奉上图文并茂的剧情梳理和深入细枝末节的全面解析,其中不少人会在开头或结尾顺便表示对诺兰大神的滔滔敬仰。可惜,在这些解答中,却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求人不如求己。时间有限,咱们不妨直接进入“但是”部分。一言总结,作为半个物理专业人士,我感觉受到了糊弄和侮辱;作为半个电影爱好者和半个诺兰影迷,我感觉到了失望与不真诚。《信条》剧照说真的,电影着实有趣。相比诺兰以往的科幻电影(《致命魔术》、《记忆碎片》、《盗梦空间》、《星际穿越》等),《信条》算是个异类。这是一部强设定的电影,影片的人物塑造和情感描写被大幅弱化,核心是时间逆行这一基本概念设定的复杂化,以及与特工动作片相结合的视觉展示。在科幻作品中,这种偏重于科幻设定且以设定为核心线索的通常也被称为“硬科幻”。影视作品通常更强调故事逻辑和人物逻辑,而科学上的细节错误通常会被容忍,尤其是武侠特工超级英雄等类型片里,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棺材板一直都在试图起飞。但作为一部主打设定的科幻电影,本该最坚实硬核的科学部分却如同片中的大海一样,水含量过高。而更影响观感的是,设定体系自身矛盾重重。《信条》的核心设定是时间逆行。令人惊艳的逆时间世界,正逆行者之间错综的互动,的确带来了新奇观感,也是本片创意所在。通过一个特殊的机器,《信条》世界里的人物可以任意改变自身相对世界时间(正时间)正逆的方向。这个机器就相当于UNO游戏中的转向卡,原本顺时针出牌,转向卡一出,啪!逆时针。而如果把世界时间(正时间)认为是一条河流的话,正世界中随波逐流的人在通过这种机器后就可以逆流而上。时间逆行,直观上类似于“倒放”,习惯于正向时间的观众的确可能会因为与认知习惯不符而产生一定的理解困难,尤其是搭配上时间穿越。而本片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用一堆看似精妙的辅助设定或衍生设定,把观众的理解困难进一步放大。问题之二则是设定中与物理不符的bug以及诸多自相矛盾。有时候,乘客晕车并不是体质不佳,而是因为司机开到了沟里,车身上却偏偏写着“科学成果,绝不翻车”。《信条》海报不可回避的时间线问题全网上目之所及都是影片的时间线详细梳理,在此不想赘述。时间线虽然不是本片的主要卖点,但却是支撑整个故事的框架。相比观众们熟悉的点对点穿越式时间旅行,《信条》中的时间旅行则是通过时间逆行实现的,方法也许殊途,漏洞却是同归。说到时间旅行,请允许我先从四次元口袋掏出下面这张自制表格。大多数涉及时间旅行的作品都可以放入其中。时间旅行的主要类型《信条》一个重要隐藏设定是历史无法修改(表格中第二类),就是男二Neil所说的“What’s happened, happened.”如果接受这个设定,《信条》中其他的衍生设定则毫无意义,戏剧冲突甚至直接瓦解。但如果不接受这个设定,电影的精妙桥段则无处落笔。这一矛盾影片里其实有所论证,但却只能无奈妥协。让我们先认为《信条》宇宙的历史不可更改,所有正向与逆向交织而成的结果都是定数,世界内核是宿命论,残酷而无趣。举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张三早上上学,6:55在自家楼下单元门口踩到狗屎,不得不回家清理而导致迟到。当晚,横竖不爽的张三决定逆向穿越回今早出门之前,在单元门口蹲守,倒是要看看是哪个狗主人这么没素质,回头连人带狗胖揍一顿。谁料等了半个小时,门口一直干干净净,附近的狗厕所里倒是有一坨。问题:时间已然6:54,张三将如何行动?嗒哒——当然是忍着恶心把那一坨狗屎丢到公园门口然后跑路回到未来啦,毕竟,时间线的完整性才是第一法则。《信条》剧照影片中正方的TENET组织大概也许应该是信奉这个企业文化的,至少团队创始人男主角和心腹Neil都信这个。这样一来,所谓“时间钳形战术”就沦为笑话,一场战役的结果既已写定,无论未来人能将多少信息传递给战役之前的友军,也无法对结局产生任何影响。这件事的合理性用一句绕口令来说,就是“你从明天逆向穿越到昨天是因为昨天的你会发现明天的你逆向穿越这件事,TENET决定采用时间钳形战术是因为TENET观测到自己未来采用了时间钳形战术”。何必呢……而影片结尾大战时,正方指挥官却煞有介事的说本次作战基于未来观测数据。那么,固定历史的设定其实是假命题?于是让我们假设反派们才是对的,历史可以被修改。比起向宿命屈从的主角团,未来人的反派团体才是真男儿。偏偏不信邪,搞个大炸弹,把过去这帮不懂环保的祖先们一波送走,然后继承正逆交汇的一团混沌@#$%^锟斤拷?可以理解,与其在末世苟且求生,不如殊死一搏,但滑稽的是,他们对于历史是否真的可以改写似乎也拿不准。既然手握未来科技,实验验证应该并不难,比如……可以先试着帮助张三避开狗屎?在这个假设下,“时间钳形战术”似乎看上去有点用,但诺兰天才的电影构思就没啥用了。《信条》中最精彩的一段要数正反派高速公路上抢夺钚-241的正向与逆向双重对决,对决结果是主角翻车,大boss军火贩萨托暂时夺取钚-241。这是一次堪称完美的“时间钳形战术”示范。《信条》剧照但等一下,正方团队也没必要放弃,一次不成功,再来一次。既然知道对手的战术,逆行回到更早的时间点跟队友们交代一下就是:咱们这次早点去抢,抢完换条路走。甚至,还可以逆行回到更更早的时候,根据监控情报,把正时间线上大boss军火贩子的车胎气门芯都拔了,让他连出门的机会都没有。聪明的你也许注意到了,这种设定会导致一个近乎无限递归的战术设计,同一空间内的正逆时间舞台剧的精美设计将变得不值一提。只要有一口气,便都可以重新读盘,覆盖自己渣操作的黑历史:甲逆行到昨天,乙就逆行到前天,A逆行回上个月,B就逆行回去年。极端情形下,正方反方日常互相问候祖宗的口嗨仪式就会恶化为互相追杀祖宗的丑陋暴行。然后,崩塌。如此,最常见的两种时间线设定都会导致难以回避的矛盾。证毕/Q.E.D。这个僵局并非没有解法。其一,可以额外加入一些补充设定。比如,逆转世界的门口由一只颇为严格的爱因斯坦妖精把守,只为逆行者放发仅供能够改变一次历史的门票,一旦历史发生一次改变便被正式封存,再度闯入这段历史的人只能看不能摸。又或者,通过剧情上精巧布局,限定时间穿越的可获得性。可惜的是,前者并没有任何证据,而编剧显然并不愿考虑后者。《信条》剧照时间逆行与时间之箭虽然影片中出现了不少听上去不明觉厉的物理概念,但其中展示的物理并不比男女主之间的化学反应更有料。看到业界巨佬Kip Thorne再度出任科学顾问,刚开始,对大神的敬业程度是略有不满的。然而联想到曾经申请项目做课题的日子,倒是有些理解了。上一部里《星际穿越》Thorne大神拿剧组的钱跑了一个黑洞模拟,还在自家地盘发了paper;这一次连个模拟都不用跑,实验更是不给做,还要啥自行车。那就友情挂名吧,我猜大神看了这剧本估计也是无力吐槽居多。说回时间逆行,这一概念的背后是一个颇为有趣的物理名词,时间之箭。大概一百年前,英国天体学家爱丁顿爵士用这个颇为形象的表达来形容物理现象随时间不可逆转的特性。千百年前在中国古人诗文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说法,“光阴似箭”,虽然含义略有不同,但也暗合一去不返的意味。物理学中还有一个常用名词,“时间反演”,简单说来就是改变时间坐标的正负。是的,这基本就是时间逆行做的事。而另一个名词,则叫做“时间反演对称性”,所描述的就是物理系统在经过时间反演后,能够保持对称的特性。大多数物理体系,尤其是经典物理体系,基本都保持着时间反演对称性。在电影中,逆世界的影像也算部分忠实地呈现了时间反演下的世界,通过简单的方式呈现“倒带”。逆时间下的世界奇妙而滑稽,倒着跑进逆行设备的大反派甚至看上去有一丢丢萌。不过,在物理学世界,好看却不代表正确。《信条》剧照问题1:生存还是毁灭第一个物理问题出现在男主和尼尔的对话中。根据尼尔的介绍,逆世界的理论基础与正电子模型相通。基于物理学中的CPT守恒定律,正向行进的电子在时间轴上逆行后就成为了正电子。同理,正物质逆行后就会成为反物质。大家可能也知道,反物质和正物质碰到一起,结局不太理想——湮灭,效果就是爆炸。影片里根据这个原理,加入了一个逆行者不能碰到正行者自己的设定,不然就湮灭玩完。我猜这个设定的本意是避免男主角向过去的自己剧透的可能性。如果没猜错,这其实无甚意义:其一,男主和逆行的自己打了一架,俩人都没事,所以只要穿好衣服做好保护就安全,那隔空写字留言也没啥问题吧;其二,未来男主逆行,再逆行转正,就可以和自己并肩作战……抱歉,又回到了历史唯一性的问题。基于现在的物理学概念,反物质与正物质的湮灭作用也并不限定必须是同一个粒子,正向的张三和一块反向的板砖同样可以擦出湮灭的火花,化作颜色一样的焰火。所谓只能和逆向自己发生肉体接触才会触发湮灭,这其实是超能力般的便捷设定,单纯为了偷懒,并不追求任何准确性。《信条》剧照问题2:目之所及第二个物理问题是经典物理体系中时间反演出现的纰漏。最直观的一个漏洞就是,在一个逆行的世界中,所能见到的恐怕并不是电影中那种简单的录像倒放。在正向世界中,我们观察一个物体这件事的实质是,物体本身发射的光子或者物体所反射的光子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在大脑中构成图像。夜晚回到家,按下开关,电灯亮起,电灯发射的光子和在其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子进入眼睛,于是归家之人才能看到一片光明。让我们把这一过程进行时间反演,这些光子就会从眼睛中向外发射,打向其他物体表面再反射回到电灯,或直接回到电灯,然后归于初始的黑暗。由此推断,在一个观察者逆时间而动时,所观察到的世界很可能是一副诡异的图景。当男主角来到逆世界之后,如果他尝试抬头观察太阳,会惊讶地发现,太阳几乎成为了一个黑色的球体。太阳由发射光子转为吸收光子,而之前向男主角所在位置发射的光子在试图逆行回归母体的过程中被男主角的脑袋无情地挡住了。由于环境光漫散射的效果,逆行的男主角可能还不至于完全摸黑,但接收到的恐怕更多是来自身后物体曾经发射出的逆行的图像信息,因为这些光子在反向运动。这一副场景的视觉化,嗯,恐怕不仅烧脑,还会掉San值。《信条》剧照问题3:熵之殇第三个物理bug则是编剧自己亲手埋的雷。上文中所提到的时间反演对称性,适用于大多数物理系统,而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例外,就是热力学体系。这些年来,“熵”这个名词在诸多科幻作品中轮番登场,因为概念并不直观,又是个日常不用的单字,显得逼格十足。时间之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叫做热力学时间之箭(简称热力学箭头)。热力学箭头所对应的物理定律正是鼎鼎大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其严格的科学表述建议大家翻课本或查wiki。这里简单而不严谨地解释下,就是无外界影响下,物体会自发变得更为无序。简单而不严谨的例子就是所谓覆水难收、破镜难圆、宅着家里会变乱。热力学箭头之所以特殊,便在于其具有定向性,热力学系统不满足时间反演对称。其根本机制可能涉及宇宙内禀的某些特殊性质,意思就是我也不懂且科学家也没搞太明白所以大家不要纠结。有一种说法,之所以宇宙会有定向的时间箭头,就是因为宇宙熵增的特征。《信条》抛出了一个逆向熵减的概念,在逆世界中,覆水可以团聚,破镜可以重圆,大反派萨托和女主凯特可以回到彼此爱慕的和谐关系中。然而,影片又自作聪明地发挥了一下,加了一条燃烧会降温的废话,之后男主就经历了一轮差点被火焰冻死的特殊体验。这个多余的桥段反倒提醒了我,一个熵减的世界到底应该怎么运行。逆行的男主角开了一个正世界的车去追逆行的反派,请注意,这个车是处在一个熵减的正世界的(相对男主角)。在熵减的世界中,汽车引擎工作所依赖的扩散燃烧不会发生,汽车也就不会启动。而翻车漏油和点火,也会因为类似的原因无法顺利进行。所以,影片本身并没有把熵减这个概念搞太清楚,而只是觉得可以玩弄一下噱头。这个火焰成冰的桥段,更是在整个剧情中仅此一次的工具,于剧情并无助益,反倒画蛇添足。《信条》剧照问题4:愿原力与你同在第四个问题算是有点超纲。凭借我有限的物理学知识,所谓“逆物体”的运动规律难以纳入时间反演体系,反而会导致类似祖父悖论的因果死锁。女博士向男主角介绍逆子弹为代表的逆物体时,进行了一连串的操作展示:把墙壁里的逆子弹吸回到枪膛里,把桌子上静止的逆子弹凌空抓到手中,仿佛原力上身,随心所欲。这是男主角了解TENET和逆时间的第一堂课。结合之后的故事,影片试图在此展示一个概念,即逆时间线上的物体需要遵循逆时间的操作法则。比如,在正时间世界,男主把桌子上的逆子弹隔空抓起这一段动作;时间逆行的话,就变成男主松开手,子弹掉回到桌子上。正逆相反,看上去似乎没啥毛病,但却暗藏了一个因果的陷阱。我们可以把男主角的操作再设计得戏剧化一点。想象一个正时间世界下的动作:男主角用0.5秒时间把桌子上的一个羽毛抓到自己面前并松开手,又用0.5秒时间把手放到背后,之后便看着羽毛悠哉游哉地花了20秒才落回桌面。让我们把上面这段动作放到逆时间的世界中,但仅仅把这只羽毛换成是逆时间版本的。那么,在正时间世界下,男主会体验到的一幕则是,自己或许刚心念一动,桌面上的羽毛便开始向上飘去,约20秒后,自己迅速出手接住羽毛并把它放回桌面。那么,如果男主铁了心不出手怎么办?答案很明显——羽毛一开始就不会飘起来。换成逆子弹也是一样,在这个宇宙中,历史和未来都是锁定的。可惜的是,这个实验在电影接下来的部分没有展示升级应用:只要遇到时间逆行的对手,只要做出一个幅度夸张的抓取动作(逆向抛出),对手就会飞回到你的身前。这就是原力。当然,逆子弹其实有更好的选择——躺着别动。管他正向还是逆向,不动就不出问题。《信条》剧照附加题:消失的弹孔影片中,大boss萨托利用时间钳形战术获取情报,逆行的萨托挟持了女主凯特(正时间下)逼问男主钚-241的下落。在此前男主被押入房间时,便注意到房间正中的玻璃上有一个带血的弹孔。boss家暴男逼问未遂,恼羞成怒,便向女主腹部开了一枪;在正时间线上的男主看来,玻璃上带血的弹孔消失,嵌入的弹头反向击中了女主,最终隐匿于枪口中。然后女主就莫名奇妙地受伤了,还需要大费周章地逆向穿越治疗?关于这一点,一直未得其解,按照时间逆行的逻辑,玻璃上的弹孔之前一直都在(这个弹孔最早出现于何时是网上另一个争议问题),那么女主凯特身上岂不是也应该一直有一个伤口。因为子弹是逆向的,造成的效果会向正世界的过去延申,无论对于玻璃还是人。所以,在逆行的boss开枪之后,玻璃和女主先后康复,完好无缺,这才是符合设定的结果。这样想来,最完美的隐藏剧情也许应该是这样的:女主角凯特多年来一直因为腹部奇怪的弹痕困扰,对她一见钟情的军火贩老公萨托却不离不弃,四处寻医求药也未能根治爱妻的顽疾。军火贩回想起年轻时的怪异经历,通过和未来人(意图毁灭世界的反派团伙)接触了解到了他们的意图和自己的使命,而且比这些未来的恐怖分子更深刻地理解了时间本质。为了解救爱妻,他戴上恶人的面具,接受了未来人的条件。最终,在这个小仓库里,逆行的他通过反向射击,让妻子凯特永久地摆脱了弹孔的折磨。虽然代价是妻子的误解与背叛,在与妻子凯特最后的温存后,他甘心地死在妻子手里,嘴角停留着一丝微笑。最深情的逆行者,既自洽又凄美。《信条》剧照终于结束了本篇文章主要还是针对影片的硬伤部分,从设定和物理学角度做些浅薄(可能也有错误)的分析。至于影片的立意、节奏、人物表演、配乐等等不尽如人意之处,自有专业影评人的专业批评。如果还要再说点什么,比起电影本身,个人还是想表达对于电影圈偶像化的不满。即使是诺兰这样的一代名导,也难免会拍出平庸的作品;即使我认为《信条》很有趣,但也得承认,这不是一部优秀到可以避开缺点的电影。当一个创作者被神化,人造的光环下也必然产生黑暗,不允许批评和逢某某必反不过是一体两面,两面交汇之处则是无意义的争吵乃至谩骂。而这些,却都与作品毫不相关。写这篇文章的时间成本数倍于电影片长,如果真的可以向过去发送一条逆向的信息,希望能发给一周前的自己,“不要动笔,不然会写出一篇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加钱可以送得更远一些的话,“请暂时离电影院远一些,是的,《花木兰》也不要去”。编辑:馒头影迷级的电影学者豆瓣:@顾什么G-FIN-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