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911年
  • 招生简章:共30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周光权

     ►个人简介周光权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199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199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新军

         ►个人简介张新军副教授►教育背景南京师范大学理学学士(物理);复旦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日本京都大学硕士,博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卫平(又名:章程)

         ►个人简介张卫平(又名:章程)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1983年西南政法学院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明楷

         ►个人简介张明楷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社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建伟

         ►个人简介张建伟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座右铭:“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张晨颖

         ►个人简介张晨颖副教授►教育背景2000年9月至2003年8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经济法专业、公司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余凌云

         ►个人简介余凌云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警察法学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易延友

         ►个人简介易延友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学院证据法研究中心主任座右铭:“心系自由律令,胸怀至上美德”►教育背景1992-1996,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1996-1999,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硕士2001-2002,英国华威大学法学硕士1999-2002,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学博士►研究领域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学术成果著作1.《刑事诉讼法(第四版)》(法学阶梯),法律出版社,2013年。2.《刑事诉讼法精义》(法学名师讲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UnderstandingChina’sCriminalProcere》(英文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美国海马出版社,2012年。4.《中国刑诉与中国社会》,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5.《证据法的体系与精神》,20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6.《刑事诉讼法(第三版)》(21世纪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2008年。7.《陪审团审判与对抗式诉讼》,台北,三民书局,2004年。8.《刑事诉讼法(第二版)》(21世纪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年。9.《刑事诉讼法(第一版)》(21世纪法学教材),法律出版社,2003年。10.《沉默的自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论文1.《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完善》,《法学研究》,2012年第3期。2.《StateIdeologyTransitionandProcereModelTransformation:China’sCriminalProcereLawandItsRevisions》,TsinghuaChinaLawReview,2012.3.《论无罪推定的涵义与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政法论坛》,2012年第1期4.《论最佳证据规则》,《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6期。5.《公民宪法权利的刑事程序保护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以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为中心展开》,《清华法学》,2011年第4期。6.《证人出庭与刑事被告人对质权的保障》,《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7.《对抗式刑事诉讼的形成与特色——兼论我国刑事司法中的对抗制改革》,《清华法学》,2010年第2期。8.《眼球对眼球的权利——对质权研究》,《比较法研究》2010年第1期。9.《CanAGovernmentCompulsorilyMakeCitizensMoreFree?RevisitingNon-JudicialDetentionsunderAdministrativeRegulationsinPRChinaandTheirJustifications》,inTsinghuaChinaLawReview,2010,vol.2.10.《刑事审级制度的建构与反思》,《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11.《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的关联性》,《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6期。12.《除罪化、程序法治与法的可预期性——以黄碟案为中心的法理透视》,《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13.《特免权规则:美国的制度与实践》,《证据科学》,2009年第4期。14.《英美证据法上的证人作证规则》,《比较法研究》,2008年第6期。15.《证据规则的法典化——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制定及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政法论坛》,2008年第6期。16.《传闻法则:历史、原理与发展趋势》,《清华法学》2008年第4期。17.《ArrestasPunishment:theAbuseofArrestin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nPUNISHMENT&SOCIETY:INTERNATIONALJOURNALOFPENOLOGY,2008,vol.10,No.1.18.《英美证据法上的专家证言制度及其挑战》,《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4期。19.《英美法上品格证据的运用规则及其基本原理》,《清华法学》,2007年第2期。20.《冤狱是怎样炼成的——从<窦娥冤>中的举证责任谈起》,《政法论坛》2006年第3期。21.《权衡原则是怎样把人权消灭掉的——以<刑事诉讼法>第93条为例》,《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2.《证据学是一门法学吗——以研究对象为中心的考察》,载《政法论坛》2005年第3期。23.《陪审团移植的成败及其启示》,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1期。24.《英美证据法的历史与哲学考察》,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3期。25.《陪审团在衰退吗?——当代英美陪审团发展趋势解读》,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26.《论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27.《论辩诉交易应当缓行》,载《法学》,2003年第12期。28.《走向独立与公正的司法——司法改革研究述评》,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6期。29.《论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30.《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哲学基础的再思考》,《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随笔1.《检察官客观义务需要理论与实践支撑》,《检察日报》,2009年9月23日。2.《日本陪审团的恢复及对中国的启示》,《南方周末》,2009年7月。3.《官位与资源让学者们马失前蹄》,《法制日报》,2009年6月24日。4.《重典治乱与司法能动主义无关》,《法制日报》,2009年8月31日。5.《法院判决应当经得起法律的推敲——英文字母入姓名不符合我国法律》,《法制日报》,2009年3月4日。6.《量刑辩论程序理应推广和完善》,《法制日报》,2009年6月。7.《我国暂不宜设立藐视法庭罪》,《法制日报》,2009年1月22日。8.《保障眼球对眼球的权利》,《南方周末》,2008年11月27日。9.《律师应当为何而战》,《中国律师》,2008年。10.《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检察日报》,2006年5月18日。11.《法院判案何须请示》,《南方周末》,2004年5月27日。12.《人民法院整体回避于法有据——评法官谋杀院长案》,搜狐评论,2003年10月13日。13.《我们能被关押多久》,《南方周末》,1999年11月2日。14.《“可不知论”与“不可不知论”》,《南方周末》,1998年12月18日。15.《法院如何给说法》,《南方周末》,1998年9月25日。16.《法官应代表哪家的利益》,《南方周末》,1998年6月26日。17.《毒树之根岂可不挖》,《南方周末》,1998年6月5日。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杨国华

         ►个人简介杨国华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联系方式:yangguohua@tsinghua.e.cn►教育背景

  • 清华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吴伟光

         ►个人简介吴伟光副教授►教育背景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知识产权博士;2.清华大学法律系/法学院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