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907年
  • 招生简章:共7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上海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同济大学汽车试验技术方向导师介绍:侯永平

►个人简介姓名:侯永平性别:男出生年月:1971年所在学院:汽车学院职称:博士导师类型:博导研究方向:汽车试验学电子邮箱:yphou@tong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试验技术方向导师介绍:周鋐

    ►个人简介姓名:周鋐性别:男职称:教授导师类型:博导研究方向:车辆工程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个人简历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介绍:孔德洋

    ►个人简介姓名:孔德洋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年1月职称:副教授导师类型:硕导研究方向:产业战略及政策、汽车营销;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应用环境电子邮箱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介绍:何瑛

    ►个人简介姓名:何瑛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年07月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车辆工程(汽车市场营销)电子邮箱:03101@tongji.e.cn办公电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介绍:王宁

    ►个人简介姓名:王宁性别:男出生年月:1977职称:副教授导师类型:硕导研究方向:汽车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新能源汽车与基础配套设施商业模式、产业政策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介绍:陈传灿

    ►个人简介姓名:陈传灿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4职称:副教授导师类型:硕导研究方向:汽车零部件开发及管理;汽车产品电商解决方案;二手车鉴定评估及商业模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介绍:陈荣章

    ►个人简介姓名:陈荣章性别:男出生年月:1956年11月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所长导师类型:硕导研究方向:汽车后市场营销、汽车售后服务、二手车运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产品管理与营销方向导师介绍:徐雯霞

    ►个人简介姓名:徐雯霞性别:女出生年月:1977年6月职称:讲师导师类型:车辆工程电子邮箱:wenxiaxu@hotmail.com办公电话:021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电子方向导师介绍:周苏

    ►个人简介姓名:周苏性别:男出生年月:1961年12月职称:教授导师类型:博导研究方向:新型车辆动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动力蓄电池和电动机)的建模、仿

  •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电子方向导师介绍:陈慧

    ►个人简介姓名:陈慧性别:男出生年月:1964年职称:教授导师类型:博导研究方向: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智能汽车技术电子邮箱:hui-chen@tongji.e.cn办公电话:021-69589112通讯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个人简历1985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现东华大学)自动化系本科,1988年获该大学自动化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1993年赴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获横滨国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博士学位。1996年进入日本精工株式会社(NSK),任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事业部研究开发中心副主务(AssistantManager)。2002年回国任同济大学教授、底盘电子控制系统研究室主任。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创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捷太格特汽车主动安全技术联合实验室”并任实验室负责人。2013年分别获同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春风化雨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汽车多源动力总成集成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汽车智能交通分会秘书长、转向技术分会委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转向系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SAE、JSAE、IEEE会员。主要从事汽车底盘电子控制系统技术、智能汽车技术,电机伺服控制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开设汽车电子方向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鲁棒控制及其应用”、“控制系统仿真与设计”、“汽车电子学”等。近10年来共指导博士毕业生5名、硕士毕业生48名。近5年发表EI收录论文20篇。►主要研发经历及成果1.2006年,先后研发了无人驾驶清洁能源电动游览车“春晖-探索一号”和自主驾驶电动场馆车“春晖-探索二号”。该车具有GPS导航,能实现融入交通流、主动避障、全车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紧急停车等行为功能,可用作大型场馆、社区等的区域交通用车,获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一等奖。2.2005年底研制了采用电加载方式的“线控转向及驾驶模拟试验装置”,获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特等奖。3.2003年,通过产学研联盟,先后承担参加了上海市“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面向产业化的自主品牌混合动力轿车开发”、“PMSM助力的EPS控制模块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等项目,负责新能源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小齿轮助力式和有刷电机管柱助力式EPS系统的研发,并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样车。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1件(其中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9件,已转让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件)。4.1996~2002年,有关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明专利申请共19件(其中已获授权日本发明专利11件、美国发明专利7件),获日本精工“2005年度专利事业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