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96年
  • 招生简章:共8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上海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1505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14土木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13建筑学考研报录比

    考研 建筑学考研报录比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报录比

    考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 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08电气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 电气工程考研报录比工程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

  • 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报录比

    考研网快讯,据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报录比已发布,详情如下:学院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

  •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周月桂

    导师姓名周月桂导师性别男职务职称副教授.所在院系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所属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方向清洁燃烧与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CO2捕集、封存与利用(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CO2吸收)联系电话021-34206769(O)电子邮箱ygzhou@sjtu.e.cn个人简介周月桂男,1972年生,工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工程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清洁燃烧与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CO2捕集、封存与利用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1999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1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土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9月留校任教聘为副教授。2009年至2010年美国犹他大学化工系清洁安全能源研究所国家公派访问学者,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完成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结题学科评价均为优秀),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企业合作项目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国际会议论文5篇、EI收录30余篇。‘多流体碱雾发生器新型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获2008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参与编写《洁净煤发电技术(第二版)》2008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2007年度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奖三等奖、2008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一等奖、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SMC-晨星优秀青年教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燃烧节能净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机电产品国际招标国家级评审专家,美国化学学会(ACS)会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会员。主讲本科生课程《测量与机电控制》、《能源清洁利用》和研究生课程《湍流两相流动的模拟与测量》。主要研究方向:(1)清洁燃烧与燃煤污染物排放控制;(2)CO2捕集、封存与利用(富氧燃烧、高效低成本CO2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