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64年
  • 招生简章:共9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山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林明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林明1955年1月生,山东栖霞人。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院副院长。教育背景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1988年在山东大学法律系中国法制史专业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李道军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李道军1962年8月出生,山东省即墨市人。法学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理论法学研究所所长。教育背景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史学学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李道刚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李道刚男,法学理论博士,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校青年学术骨干。院学术/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背景1982年获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姜作利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姜作利男,山东人,1956年2月20出生,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WTO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反垄断及规制经济学基地反垄断与案例分析中心主任教育背景19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黄世席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黄世席1969出生,安徽砀山人。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社员。教育背景法学硕士(外交学院),法学博士(武汉大学),体育学在读博士后(北京体育大学)荷兰T.M.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傅礼白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傅礼白1956年9月生,山东齐河人。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九三学社社员。教育背景198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获史学学士学位,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硕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耿利航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耿利航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籍贯:安徽阜阳人1970年7月6日汉族教育背景1.1988年9月-1992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工学本科2.1995年9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桑本谦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桑本谦山东济南人,法学博士。2002-2008年,任教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法学院,2008年调入山东大学法学院。2005年、2008年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教育背景1988-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柳忠卫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柳忠卫,男,山东栖霞人,1965年7月9日出生。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1981年9月——1985年7月,山东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9年9月——1991年1月,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9月——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9月——2009年9月在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刑法学、刑事政策学和刑事执行法学荣誉奖励1.《假释本质研究——兼论假释权的性质及归属》(发表于<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获2005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类一等奖,2006年山东省第20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第17条之检讨》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三等奖。著作:1.《假释制度比较研究》(独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2.《监禁刑执行基本问题研究》(独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3.《妨害文物管理罪司法实务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论文:(1)《2001年刑法学研究述评》,《法学研究》2002年第1期(cssci);(2)《注意义务比较研究》,《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3)《试论罪犯的人权保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cssci);(4)《犯罪成立视野中的违法性认识》,《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2003年第9期全文转载;(5)《犯罪过失概念比较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3期;(6)《关于“严打”根据的理性思考》,《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2003年7期全文转载;(7)《诉讼卷欺诈行为研究》,《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8)《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3期;(9)《假释本质研究》,《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cssci);(10)《贷币犯罪的制度原因及其防范》,《河北法学》2005年第7期(cssci);(11)《假释撤销条件比较研究》,《现代法学》2006年第1期(cssci);(12)《假释例外性条件与禁止性条件研究》,《政法论丛》2006年第1期;(13)《渎职罪主体解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1期:(14)《假释制度的刑罚目的论解释》,《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5)《假释撤销若干实务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06年第3期(上);(16)《假释撤销机构及人员比较研究》,《河北法学》2006年第3期(cssci);(17)《假释与人身危险性关系论纲》,《刑法论丛》第10卷(cssci集刊);(18)《假释适用刑期条件比较研究》,《中国监狱学刊》2006年第6期;(19)《商业贿赂罪的本体界定》,《法学论坛》2006年第5期;(20)《量刑基准的存在根据与形式》,《河南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21)《商业贿赂罪客体解释》,《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cssci);(22)《妨害信用卡管理罪行为方式探析》,《河北法学》2007年第7期(cssci);(23)《对〈刑法修正案(六)〉第十条的法理评析》,《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cssci);(24)《刑事执行权论》,《刑法论丛》2007年第12卷(cssci集刊);(25)《检察机关代表被害人提出民事诉讼的正当性研究》,《法学论坛》2007年第6期。(26)《论犯罪圈的合理界定》,《中国监狱学刊》2008年第2期。(27)《罪犯特许权论》,《法商研究》2008年第4期(cssci)。(28)《骗取贷款、票据承况、金融票证罪疑难争议问题研究》,《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cssci)。(29)《贪污贿赂犯罪初查行为探析,〈法学论坛〉2009年第2期(cssci);(30)《贪污贿赂犯罪初查问题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cssci)。(31)《刑事政策基本问题研究》,《刑法论从》2009年第20期(cssci集刊);(32)《刑法立法模式的刑事政策考察》,《现代法学》2010年第3期(cssci);(33)《被迫行为的刑法规制及其体系性地位的重构》,《中国法学》2010年第2期(cssci);(34)《刑事政策刑法化的一般考察》,《法学论坛》2010年第3期(cssci),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刑事法学》2010年第9期全文转载;(35)《域外刑法的刑事政策化的历史考察》,《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36)《网络裸聊行为的刑法规制》,《政法论丛》2010年第2期;(37)《刑事政策的界域:刑事政策与社会政策的界分》,《中国刑事政策报告》2009年第五辑;(38)《中国网络犯罪的现状与刑法规制》,韩国景园法学2009年;(39)《刑事政策视野中犯罪构成模式的理性建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4期(cssci);(40)《西方国家“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趋势的实践考察》,《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41)《刑事政策主体辨析》,《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42)《检察建议正当性的合理建构》,《中国监狱学刊》2011年第1期。代表性项目(一)主持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般项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与被害人关系研究》(已结项);(二)主持2007年中国博士后基金会面上资金资助项目:《刑法中的义务冲突研究》;(三)主持2007年山东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监狱行刑改革研究》;(四)主持200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一般项目:《检察建议立法化研究》;(五)主持2009年山东大学创新基金项目:《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研究》;(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中国法治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对策研究》子课题:《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研究》;(七)主持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刑事政策与刑法关系论》。*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山东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李霞

    山东大学法学大学法学 大学

    李霞女,山东威海人,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民商事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主任教育背景1987年,山东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2000年,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