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64年
  • 招生简章:共9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山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李必桂

李必桂,男,1973年生于湖北广济(今武穴市)。1996毕业于美丽的武汉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2004年毕业武汉大学,相继获取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彭富春先生研习西方哲学美学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荣立武

    荣立武,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99年毕业于湖南商学院会计系。200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文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毕业论文题为《语言与逻辑(维特根斯坦前期哲学研究)》。2006年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马士岭

    马士岭,汉族,出生于1957年9月19日,祖籍山东省枣庄市。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山东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本科,学士学位。现任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郭鹏

    郭鹏199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7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2006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哲学系(获语言哲学M.Phil学位)。自1997年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陈晓旭

    陈晓旭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2007.10-2011.5英国剑桥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2003.8-2006.6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卞绍斌

    卞绍斌,男,汉族,1975年10月生,江苏灌云人。现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伦理学研究室主任教育经历1994-1998南京政治学院哲学经济系,获哲学学士学位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沈顺福

    沈顺福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教育经历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1996哲学硕士安徽大学1992国外访学日本北海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李毅嘉

    李毅嘉,男,1956年8月生人,祖籍重庆。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留校任教至今。现任哲学系副教授。本人实名博客:http://blog.sina.com.cn/lyj78学习、工作经历1976年8月至1978年9月重庆市江津县广兴公社下乡劳动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山东大学哲学系学习1982年8月至1988年12月山东大学哲学系任助教1989年1月至2000年8月山东大学哲学系任讲师2000年9月至今山东大学哲学系任副教授授课内容本科生课程:《自然辩证法》,《现代自然科学基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部分)》,《意识形态论》,《基础德语》,《德国之声当日德语新闻选读》,《德语断代哲学史(康德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自然科学史》研究生课程:《科学和意识形态》,《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史经典原著选读》授课的指导原则一、所授课程要建立在对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二、最简单、最基本的东西(如概念)往往是最重要、最根本的。重视基本概念(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及训练。主要学术成就1、在学术界首次发掘和论证了“实践的唯心主义(praktischeIdealismus)”这一马克思的原创性概念(见论文(2))。“实践的唯心主义”指剥削阶级的国家,是后起的各种唯心主义的开山鼻祖。这很可能是一个具有基础性(fundamental)意义的概念。就目前在国内图书馆和国际互联网上所能查到的中英文的文献资料来看,作者对马克思的这个概念的发掘和研究尚属首次。2、独立提出和系统证明了“理念体系(Ideologie)=唯心主义(Idealismus)”这个马克思的理念体系(Ideologie,旧译为“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基本公式(见论文(1))。3、首次提出和阐述了“广义的理念体系(DieallgemeineIdeologie)=整个的上层建筑”的关系式(见论文(1)、(2)及论著(5))。这个关系式同前两项成果的联合使用,对于探索科学和意识形态在历史上的真实关系可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4、发现和初步证明:“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的划时代的伟大理论成就──无产阶级专政,而历史唯物主义仅仅属于理论形态的唯物主义(见论著(5))。这个结论大大不同于被视为近二十年来国内哲学界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史观”。5、重新梳理和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基本观点:“现代唯物主义已经绝对不再是哲学,而是一种单纯的世界观(DermoderneMaterialismusistüberhauptkeinePhlosophiemehr,sonderneineeinfacheWeltanschauung)”(见论文(3))。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与马克思的伟大革命精神完全不相容的虚假命题。代表上述学术成就的论著: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念体系概念简论》,《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第4期,第一作者。2、《试论实践的唯心主义》,《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唯一作者。3、《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拒斥》,《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唯一作者。4、《卡尔.马克思和西方文明优越论》,《东岳论丛》2005年第2期,唯一作者。5、《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论》(又名《唯心主义的超级家族──马克思关于上层建筑的理论》,自编教材,山东大学哲学系内部印行),唯一作者。*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王华平

    王华平,男,1972年9月生,湖北省通山县人。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经历2005—2008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导师介绍:王善波

    王善波,笔名王善博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室主任。教育经历哲学博士:山东大学,2002年哲学硕士:南京大学,1990年哲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