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64年
  • 招生简章:共9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山东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曹峰

曹峰,生于1965年,上海市人,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1990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3月毕业于日本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王承略

    王承略,1967年1月10生,山东诸城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先秦两汉文史文献、中国经学史、目录版本校勘学。1987年6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杜泽逊

    杜泽逊,男,汉族,山东省滕州市人,1963年3月27日出生。1979年毕业于滕县一中初中部。1981年毕业于滕县一中高中部文科班,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198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7年该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刘晓东

    刘晓东,男,汉族。1945年生,山东济南人。1978年考取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师从殷孟伦、殷焕先二先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后作为蒋维崧先生助手,参与《汉语大词典》的编纂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郑杰文

    郑杰文,1951年生于山东临淄,山东大学文学硕士,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山东大学校聘关键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先秦两汉方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文献研究会会长.中古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等。曾为山东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跨世纪人才等。主要从事先秦文献特别是先秦诸子文献及上古文化史的研究。近年来出版主要学术专着14种.其它著作5种,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主持国家.省部级等社科研究项目10数项。曾多次到日本、美国及台湾、澳门等地讲学、讲演、访问和参加学术会议。出版专著19种:1.中国墨学通史86万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自著;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首批优秀成果10种之一)2.《战国策文新论》36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由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而成,自著;《光明日报》1999年1月14日第六版《文艺观察》、台湾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教学通讯》第三十三期、日本《朋友》杂志177号、《中国图书评论》2000年9期均有专文评介;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3.《20世纪墨学研究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自著;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先秦文学与上古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自著)5.《齐宗教研究》20万字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齐文化丛书》研究专辑十六种之一种,自着;该丛书获山东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6.《荀子汇校汇注》96万字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二人合作,郑杰文撰写60万字)7.《风俗礼仪通说》10万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自著)8.《墨学与新伦理道德》10万字中国书店出版社1997年出版(郑杰文为第一作者,撰写5万字)9.《中国古代纵横家论》45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战国策文新论》的基础研究作之一,自著;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师大编纂《中国文学通史》之《先秦文学史》作为前沿成果介绍,见该书235页)10.《鬼谷子研究丛着之一:鬼谷子天机妙意》26万字南海出版公司1993年出版(《战国策文新论》的基础研究作之一,自著)11.《鬼谷子研究丛着之二:鬼谷子奥义解说》26万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战国策文新论》的基础研究作之一,自著)12.《鬼谷子研究丛着之三:鬼谷智谋》21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战国策文新论》的基础研究作之一,自著)13.《方术迷信与科学》,20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二人合作,第一作者)14.《穆天子传通解》20.7万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出版(自著;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南京师大编纂《中国文学通史》之《先秦文学史》作为前沿成果介绍,见该书65页)15.《齐文化概论》54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郑杰文为第二作者,撰写17万字)16.《中国古代养生之道》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自著)17.《鬼谷子译注》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出版(自著)18.《鬼谷子传》,23万字,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二人合作,第一作者)19.《中国学术思想编年·秦汉卷》49.8万字,陕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2(二人合作,第一作者)发表主要学术论文111篇:1.《先秦〈诗〉学观与〈诗〉学系统》《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2.《上博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作者试测》《文学遗产》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11期全文转载,《新华文摘》2002年12期摘要,《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18日摘要,《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卷5期摘要3.墨家的传《诗》版本与《诗》学观念《文史哲》2006年第1期4.《上博藏战国楚竹书〈诗论〉非孔子作》韩国《诗经研究》3-4合辑(2004年3月)5.《〈穆天子传〉对〈左传〉文学手法的变革》《文史哲》1994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4年10期全文转载6.《〈穆天子传〉知见版本述要》(2.2万字)《文献》1994年2期7.《关于〈穆天子传〉出土.整理.流传诸问题的考辨》《古籍整理与研究论丛》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9月)8.《〈穆天子传〉所见三十一种版本异文录评》(5.4万字)《古籍整理与研究论丛》第二辑(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3月)9.《〈穆天子传〉作时作地新探》《古籍研究》1987年3期10.《论〈穆天子传〉的认识价值》《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1期11.《人本思潮与先秦历史散文和原始小说》《东岳论丛》1995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9期全文转载12.《〈战国策〉的刚健文气》《文史哲》1997年4期13.《战国纵横家的文学成就概说》《文史哲》1998年增刊收入《山东大学百年学术集粹·文学卷下》14.《评价纵横家文学的基本文献》《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年1期15.《纵横家的阴阳转化哲学观》《齐鲁学刊》1997年6期16.《〈战国策〉纠误》《历史教学》1997年5期17.《秦至汉初时战国策文的流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1期18.《战国策文的产生和结集》《古籍研究》1998年1期19.《〈战国策〉中托名张仪之“说七国辞”作时考——兼论〈战国策〉拟托文的产生及作用》《庆祝杨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20.《〈战国策〉对后世小说的影响》《东岳论丛》1997年3期21.《〈战国策〉在北宋时期的整理和流传》《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1期22.《由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说苏秦死因》《文学前沿》第2辑(首都师大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又载《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8月)23.《纵横家散文发展的三阶段》《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2期24.《〈战国策〉的佚文及其佚失原因》《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2期25.《原始宗教与先秦文学》《光明日报》1999年9月16日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999年5期全文转载26.《原始宗教文化对先秦文学的影响》《宗教与文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27.《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两种文化类型》《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3期28.《诗骚精神与原始宗教》《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29.《试论孔子的社会治理构想》《东岳论丛》1993年1期30.《〈鬼谷子〉哲学与〈老子〉哲学》《齐鲁学刊》1999年1期31.《鬼谷今地考》《齐鲁学刊》1992年5期32.《〈鬼谷子〉作者及流传考辨》(1.8万字)《古籍整理与研究论丛》第三辑(齐鲁书社1994年10月出版)33.《道教仙师鬼谷先生及其〈鬼谷子〉考辨》《中国道教》1992年4期34.《汉代老氏学的流传及其宗教化过程》《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1期35.《帛书〈黄帝四经〉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管子学刊》1996年3期36.《墨家伦理学说的当代价值》《人文与自然》1998年1期37.《清代的墨学研究》《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4期38.《墨子与古代私学》《墨子研究论丛》第三辑(山东人民出1995年10月)39.《墨家鬼神观的渊源.学说及影响》《墨子研究论丛》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40.《墨家与早期道教》《墨子研究论丛》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41.《清代墨学研究之省思》《第二届国际清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山大学1999年11月出版)42.《孟子对墨学的非自觉继承》《墨子研究论丛》第四辑(齐鲁书社1998年12月)43.《近百年墨学研究鸟瞰》《墨子研究论丛》第五辑(齐鲁书社2001年7月)44.《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东岳论丛》2001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2002年2期全文转载45.《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墨辩〉大讨论述评》马来西亚《国际中文研究》第一辑(2001年)46.《20世纪墨学研究规律及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之《齐鲁文化研究》第一辑(2002年)47.《墨学研究方法的近代化历程》《文史哲》2001年6期48.《庄子》论墨与战国中后期墨学的流传《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49.二十世纪中国における墨子研究方法の确立日本《汉学会志》第四十三号(04年3月)50.中国における墨家思想研究の展望と课题《日本秋田大学教育文化学部研究纪要》第59集(2004年3月)51.墨子及孟胜等在鲁阳的活动《墨学与现代社会》大象出版社2005年12月52.《对墨家科技成就及命运的思考》《大众日报》1994。4。8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年5期53—54页全文转载53.《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墨子传记为残篇说《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春之卷54.《墨子》三大传本系统《文献》2005年4期55.隋唐时期墨学的流传《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56.《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孔子研究》2006年1期57.墨家的传《诗》版本与《诗》学观念《文史哲》2006年1期58.论墨家早期学说的形成《齐鲁学刊》2006年第4期59.《墨子》·墨学·墨翟《联合日报》2006.7.15《齐鲁历史文化专栏》60.《〈管子〉理财之道及其渊源》《管子学刊》199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管理学》(C3)1997年6期全文转载61.《〈管子〉军事思想论纲》《孙子学刊》1992年3期62.《荀子对孔学的继承与发展》《管子学刊》1999年1期63.《荀子礼法并用治世论及其时代意义》《管子学刊》1999年增刊64.《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序》《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9月)65.《百年墨学研究史略》《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二集》(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9月)66.《上古两大主导文化系统及其思想影响》《孔子研究》2001年2期67.《经学震荡式发展的原因及启示》《齐鲁学刊》2001年3期68.《原始信仰与部族文化》《中国思想史论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69.《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东岳论丛》2003年2期70.《地域宗教文化研究与齐宗教特色》《光明日报》1999年1月15日71.《齐经学精神与21世纪国学研究》《淄博学院学报》1998年4期72.《儒家道德文化的形成及其社会意义》《鲁文化与儒学》(山东友谊出版社1996年10月)73.《齐地海外神山仙人仙药说的文化背景》《齐文化纵论》(华龄出版社1993年10月)74.《简论齐文化在汉代的影响》《管子学刊》1992年3期75.《田文考》《管子学刊》1995年3期76.《先秦史官与〈春秋〉经传的深加工》《管子学刊》1998年增刊77.《姜太公与谋略文化》《姜太公与齐国军事文化》(齐鲁书社1997年8月)78.《姜太公治国策略的文化渊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哲社)》2002年5期79.《战国名将公孙衍前期活动考》《孙子学刊》1995年3期80.《姜太公军事思想概说》《姜太公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8月)81.《齐国功爵制的发展》《天津师大学报》1993年4期82.《孙膑与〈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暨马陵之战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83.《〈新五代史〉〈旧五代史〉点校献疑》《历史教学》1994年3期84.《方士与天象占》《中国道教》1992年增刊85.《孙膑军事思想略论》《孙子学刊》1993年1期86.《齐地的征兆信仰》《管子学刊》1991年2期87.《方仙道的产生和发展——论方仙道之一》《中国道教》1990年4期88.《方仙道的方术——论方仙道之二》《中国道教》1991年1期89.《方仙道的派系——论方仙道之三》《中国道教》1991年2期(以上三文,日本《东方学》八十辑曾予介绍)90.《齐地的山石崇拜》《管子与齐文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990年11月)91.《从方仙道到道教》《天府新论》1990年4期92.《图腾·八祠·封禅》《文史知识》1989年3期93.《齐派今文经学与谶纬关系的初步考察》《齐鲁学刊》2003年5期94.《西汉前期黄老的文化派别》《管子学刊》2002年2期95.《论民俗系统的二重性结构》《民俗研究》1991年4期96.《试论齐秦族的不同心理特征》《管子学刊》1989年3期97.《李申的〈话说太极图〉》《周易研究》1994年3期98.《中国古代养生观说略》《文史哲》1992年2期人大复印《中国哲学史》1992年4期全文转载99.《郑观应人生矛盾的文化解析》《1992——2001年澳门纪念郑观应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澳门历史学会.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2002年6月)100.《禅让学说的历史演化及其原因》《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春之卷101.《关于中国古文献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文献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二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2002年3月)102.《古典文献学科的研究范围与研究现状》《中国古典文献学》第一卷(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103.《张问陶诗作的文化先导意义》《文史哲》2002年6期又收入《张船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三峡出版社2002年6月)104.《高亨先生学术研究的启示》《人文述林》第五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105.《河间儒学中心对汉武帝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孔子研究》2003年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4年第2期106.《姜齐历次改革的成败及启示》《山东社会科学》20036期107.《郑观应的养生之道及其特点》《纪念郑观应诞辰一百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历史文物关注协会等公开出版,2003年9月)108.《两汉的改制之争及理论基础》《济南文史丛刊初编》(济南出版社2003年10月)109.《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序》《黄河三角洲民间文学研究》(齐鲁书社2003年9月)110.《〈新书〉〈淮南子〉所见西汉前期的墨学流传》《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111.《云南风俗与中原古俗的比照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第2期主持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级1项.教育部2项.山东省5项):1.“墨学研究史”(2000——2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万元,郑杰文为主持人)编号:00BZS002;5万元;2.“墨家学说的当代价值”(1996—1999)国家教委“九五”规划专项任务项目(山东省资助15万元,郑杰文为主持人,已结题,出版丛书一套10种3.“谶纬汇纂校释”(2001—2004)教育部高校古委会“十五项目”(4万元,郑杰文为主持人)2001年直接资助项目,编号:01214.“墨子集校集注”(1996—1999)山东省古籍整理“九五”规划项目(6千元,郑杰文为主持人,已结题)5.“先秦两汉小说研究”(1995—1998)山东大学跨世纪人才基金项目(2千元),台湾中流基金项目(5千元,郑杰文均为主持人)6.“二十世纪的墨学研究”(1998—2000)清华大学《二十世纪人文学术研究丛书》入选项目(2万元,郑杰文为主持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7.“山东历代山水诗文大全”(2000—2003)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8千元,郑杰文为主持人)8.“穆天子传校注”(1990—1992)山东省古籍整理“七五”规划项目(1千元,郑杰文为主持人)9.“太平经校注”(1993—1994)山东省古籍整理“八五”规划项目(3千元,郑杰文为主持人)10.“传统教育研究”(2001—2003)济南市政府资助项目(5万元,郑杰文为主持人)11.“济南旅游规划发展研究”(2004—2005)济南市政府资助项目(4万元,郑杰文为主持人)12.“儒藏整理与研究·谶纬部分”(2004—2008)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与北大合作,郑杰文为主持人)13.“两汉文献中的齐鲁诸子佚说”(2004—2008)山东省古籍整理项目(3千元,郑杰文为主持人)获奖7种15次:1.《中国墨学通史》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科》首批优秀成果(十种之一);中央电视台3月4日“新闻联播”、《人民日报》(3月5日)、《光明日报》(3月5日)都报道了出版消息;中央电视台3月18日“晚间新闻”、《人民日报》(3月19日)、《光明日报》(3月19日)、《经济日报》(3月19日),又报道了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出版座谈会概况,《光明日报》3月27日还用整版篇幅刊登了出版座谈会发言摘要。2.《战国策文新论》山东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山东省教委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年)教育部社科三等奖(2002)(独自)3.《中国古代纵横家论》山东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山东省教委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独自)4.《鬼谷子研究》山东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年)、山东省教委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994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独自)5.《齐文化概论》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第二位)6.《穆天子传通解》山东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996年)(独自)7.《20世纪墨学研究史》山东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教委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2003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独自)主讲过的主要课程:1.先秦两汉文学研究99级博士生起2.社会主潮与文学99级博士生起3.国学研究方法论99级博士生4.秦汉学术概论99级博士生5.原始宗教与文学2000级博士生起6.古文献研究方法2000级博士生起7.专业外语(日)99级博士生起8.先秦诸子研究95级硕士生起9.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95级硕士生10.先秦小说研究95级硕士生起11.墨学研究97级硕士生12.原始宗教文化97级硕士生起13.人文社科研究方法99级硕士生起近年来境外学术经历:1.1995年7—8月赴美国波士顿大学参加“第九届中国哲学研讨会”作专题发言,并至华盛顿公教大学哲学院讲演,在爱丁堡大学文学院讲先秦诸子哲学。2.1999年11月至台湾中山大学参加“第二届国际清代学术研讨会”作大会发言,并至台湾大学文学院讲演。3.2000年1月受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校长须藤敏昭教授之邀,至该校为文学院硕士生、博士生讲“《战国策》研究”、“出土文献的利用”。4.2001年6月至澳门参加“纪念郑观应逝世八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作首场发言。5.2002年7月至澳门参加“纪念郑观应诞辰150周年学术研讨会”,作大会发言并主持一场大会学术发言。6.2002年10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做客座研究员,并在东京大学及大东文化大学共同举办的专场学术报告会上作学术报告(题目:《20世纪墨子研究的总结》);又至秋田大学作学术讲演(题目:《20世纪墨家思想研究情况》)。通讯: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郑杰文;电话:0086-531-86358285;手机:13668804583;传真:0086-531-86358285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宋开玉

    宋开玉,男,汉族。1964年12月生,山东省日照市人。文学博士。1989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留校工作至今。校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曾获第三届山东大学退休者协会开拓未来奖。1999年9月晋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丁秀菊

    丁秀菊,山东平阴人,先后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审,主要从事汉语修辞学、文字学、训诂学等方面的研究,曾主编或参编《招生考试词典》、《汉语知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孙剑艺

    孙剑艺,男,汉族,1955年12月29日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0年大学毕业任中专、中学教师。1985年考取山东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教授(1913-1994)研习音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冯春田

    冯春田。男,汉族。中共党员。198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教授,博导。曾任山东社科院语言文学所副所长、所长,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社科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青联委员,省监察厅特邀监察员。长

  •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介绍:綦维

    綦维,女,1972年生。1991年,考入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9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临沂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1996年9月至2002年7月,师从山东大学文史哲所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