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96年
  • 招生简章:共13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四川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徐新建

姓名:徐新建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 研究方向:文学人类学、比较文学个人简介:简况: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蔡尚勇

    姓名:蔡尚伟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个人简介:蔡尚伟,1970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1988年考入四川大学新闻系。1992年分配到四川省广播电视厅工作,制作过百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肖薇

    姓名:肖薇职称:教授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 个人简介:肖薇,女,文学博士,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侯洪

    姓名:侯洪职称:教授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学位: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及中法比较诗学、新闻传播及影视传播、媒介与文化个人简介: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蒋晓丽

    姓名:蒋晓丽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学位:博士 研究方向:新闻编辑、传媒与文化、文化产业个人简介:蒋晓丽,女,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新闻传播教育改革中国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新闻学博士点创点人,四川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访问学者,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委员会专家。中国传播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新闻传播学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理论)。长期从事新闻编辑、传媒与文化、文化产业等方向学术研究。成果情况:近年来主要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名称刊物发表时间备注《互联网的二次解放——从工具进化的角度展望web3.0发展趋势》《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CSSCI来源《新媒体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交互机制研究》《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CSSCI来源《中美环境新闻报道中的话语研究——以中美四家报纸“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报道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第4期CSSCI来源《从汶川与海地地震灾难危机传播管理的比较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体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CSSCI来源《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新闻伦理思想》《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CSSCI来源《报网融合的效应:都市报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 《中国报业》2010年第2期 《论党委新闻发言人的政治素质 》《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1期 《风险社会与媒介表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CSSCI来源《网络新闻与文化传播课程》李希光主编《新闻教育未来之路》2010年1月 《传媒文化的瞭望者——论新闻在传媒文化建构中的特殊功能 》《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CSSCI来源《创立媒介品牌的“三力”路径 》《中国编辑》2009年第2期 《传媒文化影响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CSSCI来源《2008年中西媒体对中国健康报道分析——以恐惧诉求为视角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7期CSSCI来源《新闻求真中的伦理困境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以大众传播渠道为例 》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5期CSSCI来源《报纸三“工具”论——1942年以前范长江对于报纸性质和作用的认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0期CSSCI来源《胡锦涛对新闻党性的创新思想 》《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CSSCI来源《中国新闻传媒30年巨变及其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2期CSSCI来源《论构建媒介生态文明的三重境界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CSSCI来源《从汶川地震报道看中国传媒的国际公信力》《探索与争鸣》 2008年第8期CSSCI来源《文化软实力与传媒软实力——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媒发展的思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CSSCI来源《媒介融合的生态批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CSSCI来源《媒介情感的表达与媒介宣导抚慰功能的发挥——试论汶川地震灾难报道的央视直播》收录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著《震撼·媒体回想——5·12汶川大地震备忘》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6 《受众接触媒体习性与广告效果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5期CSSCI来源《培育跨地域跨媒体传媒集团的路径选择》《广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摘要转载“传媒资讯”2008.6《传媒“她世纪”的女性消费与消费女性》《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CSSCI来源《传媒文化视野中的近代文学变革——评蒋晓丽的《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社会近代文学》《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美国媒体并购后的困境与突围》《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7期 CSSCI来源《视听传播时代的美学嬗变》《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CSSCI来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培育跨地域媒体传媒集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什么是环境新闻学》《江淮论坛》2007年第2期CSSCI来源《从“第五媒体”到后现代文化——中国学者研究视域中的“手机短信”综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新闻与传播》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台湾地区电视剧市场竞争格局》《视听纵横》2007年第1期 《台湾地区电视剧市场竞争格局简介》《中国电视》2007年第1期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以四川传媒产业为例》收录于《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郑保卫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公益与市场:公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8期 《“光荣孤立”与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7期  《近年台湾地区电视观众收视偏好初探》《视听界》2006年第6期  《刀光菊影里的中国根情——记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唯一中文报纸台湾民报》《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6期 《传媒研究的文化转向》《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中国近代报纸发展滞后原因新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青蛙之死:异度空间里的网络化生存》《思想战线》2006年第3期《新闻与传播》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新闻求真的三重门》《新闻界》2006年第3期 《媒介生态与和谐准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7期《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12期全文转载《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跨文明传播的不对称性》《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西部文化开发中广电业发展的双重纬度》《新闻天地》2004年第6期 《中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生成意义与特定原则》《新闻界》2004年第5期 《被消费与自我消费——试析中国西部进入市场的传媒对女性的双重引导趋向》收录于《中外文化与文论》第11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信息全球化时代中国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生成意义及特定原则》收录于《媒介素质教育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文学言述样式的演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务实求真 开拓创新——<超越媒介>读后感》《新闻战线》2003年第6期 《从“异质”到“对话”的二度界说》《求索》2003年第5期 《从公共危机事件传播透视传媒公信——“非典型肺炎”报道个案解读》《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传者与传媒—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大众传媒话语权的争取》《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跨异质文明对话中的“话语权”问题》《学术月刊》2003年第5期 《副刊:不独立的文学大众传播方式——论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文学传播方式的嬗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美国康奈尔大学招聘和评估教师的做法》《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试论新闻报刊对重庆城市近代化的作用》收录于《新闻传播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四川报业与四川文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理论学习》2002年6月 《师德建设,重在机制》《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第1期 《以先进思想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引航——论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增刊 互动式教学成果的结晶——评邱沛篁教授主编的《新闻采访论》《新闻战线》2001年第11期 我的“新闻教师情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1期 传媒产业热运作三重趋势的冷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4期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篇章《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5期 趋利、务实、求俗《新闻界》2001年第2期 开创法学研究和教学的新领域——记全国首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四川大学法学教授左卫民《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期 新时期党的新闻思想之发展: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增刊     全球化语境下的华文传播言述方式的嬗变《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0期 比较文学的跨世纪检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学术月刊》1999年第11期 美国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6期 对挑战的挑战——网络新闻传播面临的问题《新闻界》1999年第6期 近代洋务思想家郭嵩焘的人才综合素质标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8年第4期战乱中的兴盛与消沉——公元3-6世纪东西文化与文论比较《求是学刊》1997年第6期 郭嵩焘的人才救世思想《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5期 中西早期和谐论比较《人文杂志》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美学》1997年第8期晚清洋务英才郭嵩焘人生悲剧根源论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6期《中国近代史》1996年第3期关于新闻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思考《邓小平理论研究论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六十八辑1995年6月 著作:作者名称出版社出版时间聂圣哲、蒋晓丽主编《跨媒体研究丛书》(8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蒋晓丽等著《奇观与全景——传媒文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蒋晓丽主编《党委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4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05.6蒋晓丽《现代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蒋晓丽《现代新闻传媒标题艺术》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3蒋晓丽、石磊《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6蒋晓丽等著《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蒋晓丽主编《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兼论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3蒋晓丽主编《传媒文化与媒介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9蒋晓丽主编《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3蒋晓丽主编《网络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蒋晓丽、聂圣哲主编《传媒与文化研究丛书》(9本)华夏出版社2008.6陈家泽、蒋晓丽、殷俊主编《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8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5邱沛篁、蒋晓丽、吴建主编《媒介素质教育论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0董天策主编、蒋晓丽副主编《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蒋晓丽主编《当今名流文字官司纪实》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9隗瀛涛、蒋晓丽著《巨人身上的镣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蒋晓丽参与撰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4隗瀛涛、刘传英主编,蒋晓丽参与撰写《八十年的苦难与奋斗》重庆出版社1983获奖情况:获奖项目名称获奖等级《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报业通论》四川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现代新闻传媒标题艺术》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近代重庆城市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四川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四川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科研项目:基金种类基金项目名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形势下提升舆论引导力对策研究(重大招标项目08&ZD060)中国大众传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与运用研究(08BXW002)“从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体的所谓客观公正”(特别委托项目)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及其区域实现研究(重大招标项目)负责第一子项目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重点项目)负责第五子项目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传媒文化与媒介研究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网络新闻编辑学国家“九五”规划教材现代新闻编辑学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抚慰功能在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05JA860009)新媒体技术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传媒在应对危机时的宣导抚慰功能——对西部地区的特殊作用四川省成都市委宣传部研究课题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四川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资助课题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抗震救灾首批科研项目传媒宣导抚慰功能在汶川特大地震中的实现及对策研究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易丹

    姓名:易丹职称:教授导师情况: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易丹,1960年出生于四川。1977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81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刘亚丁

    姓名:刘亚丁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四川大学工会兼职副主席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俄国文学、中外文化与文学和中外文学关系方向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靳明全

    姓名:靳明全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 学位:博士E-mail:Jinmingquan98@163.com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中国现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王晓路

    姓名:王晓路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学位:博士E-mail:xlwangscu@yahoo.com.cn 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

  •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导师介绍:赵毅衡

    姓名:赵毅衡职称:教授导师情况: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学位:博士E-mail:zhaoyiheng@gm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