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 建校时间:1898年
  • 招生简章:共27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北京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马浩

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介绍 研究院研究生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北大国际(BiMBA)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范围战略管理,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多元化战略,兼并与并购,复杂组织中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吕晓慧

    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介绍 研究院研究生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范围新兴市场的企业战略和竞争力演变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网络教育背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卢锋

    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介绍 研究院研究生

    现任职务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主任学历英国LEEDS大学经济学博士 (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    (1982年)曾任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2003年2-8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访问学者(1996年8月-11月)英国LEEDS大学经济系讲师(1994年12月-1995年10月)英国发展研究院(SUSSEX)访问学者(1989年1月-9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讲师(1987年7月-1989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助教(1985年7月-1987年7月)研究领域和专长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学北京大学任教课目:经济学原理;  管理经济学; 中级宏观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成长著作卢锋编著:《经济学原理(中国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卢锋著:《商业世界的经济学观察——管理经济学案例及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卢锋著:《半周期改革:我国粮棉流通改革和食物安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卢锋著:《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卢锋著:《搞对价格,管好货币——开放宏观经济评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待出版卢锋著:《理解中国开放宏观经济(2003-2013)》(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待出版卢锋编:《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卢锋编:《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卢锋编:《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第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卢锋编:《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政策——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汇编(第四、五、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待出版学术论文1.英文论文:China’scontributiontotheworld:Economicgrowth,resourceconsumptionandglobalimbalance”ChinaEconomist,Nol.7,No.4.pp.40-51,Jul.-Aug.2012FengLu,YuanfangLi“China’sFactorinRecentGlobalCommodityPriceandShippingFreightVolatilities”ChinaEconomicJournalVol.1,Issue3,December,2009.FengLu,YuanfangLi“China’sFactorinRecentGlobalCommodityPriceandShippingFreightVolatilities”CCERDiscussionPaperSeries(English)No.E2009007.Dec.15,2009.ProfitabilityofChina’sinstrialfirms(1978-2006)”ChinaEconomicJournalVol.1,Issue1,pp.1-31,February,2008.Cottontradepolityatacrossroads”CottonOutlook,SpecialFeatureDecember2006,pp.12-16.AresearchonChina’slong-termriceprices(1644-2000)”,withPengKaixiang,FrontiersofEconomicinChina,(2006)4,pp.465-520.Isthereanoversupplyofgrain”inLiuShouyingandLuoDan(ed.,)CanChinaFeedItself?---ChineseScholarsonChina’sFoodIssue,pp.172-188,ForeignLanguagesPress,2004.Freetradearea:AwakeningregionalisminEastAsia”DiscussionPaperSeriesinEnglish,No.E2003010,October20,2003.China’sWTOaccession:Impactonitsagriculturalsectorandgrainpolicy”,inKyungTaeLee,JustinYifuLinandSiJoongKim(ed.):China’sIntegrationwiththeWorldEconomy:RepercussionsofChina’sAccessiontotheWTO,pp.189-218,Korea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EconomicPolicy,Seoul,Korea,2001.“RegionalpatternoftheimpactfromChina’sWTOaccessiononitsagriculturalsector”inIppeiYamazawaandKen-ichiImai(ed.)ChinaEntersWTO:PursuingSymbiosiswiththeGlobalEconomy,pp.56-76,InstituteofDevelopingEconomies,JapanExternalTradeOrganization,2001,Japan.China’sgraineconomyandtradepolicy”,inS.Cook,S,YaoandJ.Zhuang(ed.)“TheChineseEconomyunderTransition”pp.180-197,MacmillanPressLtd.,2000,London.Anevaluationofadjustmentstothegraintradepolicyandtherisksinvolvedingrainembargo”SocialSciencesinChina,Vol.XXI,NO.1,Spring2000,pp.36-48.Grainversusfood:ahiddenissueinChina’sfoodpolicydebate”,WorldDevelopmentVol.26,No.9,pp.1641-1652,1998.USA"ComparativeadvantageofgrainproctionandgrainimportpolicyinChina",JournalofInternationalDevelopment.Vol.5,No.3, pp.275-289,1993.UKOutputdataonanimalproctsinChina:Howmucharetheyoverstated------AnassessmentofChinesestatisticsformeat,eggsandaquaticprocts”WorkingPaperSeries(English)No.E1998004,July1998.China’sgrainandfoodsector:prospectsandpolicyissues”inShigeruItoga(ed.)APEC:Cooper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pp.81-126,InstituteofDevelopmentEconomies,Japan1998.China’sgraintradepolicyanditsdomesticgraineconomy”,ChinaCenterforEconomicResearch,PekingUniversity,WorkingPaperSeries(English)No.E1997002,May1997.FeeddemandanditsimpactongraineconomyinChina”,AgriculturalpoliciesinChina,pp.208-213,PublishedbyOECDParis,1997.ComparativeadvantageandChina’sfoodtradepattern:AthirdoptionforChina’sfoodpolicyadjustment”,AgriculturalpoliciesinChina,pp.255-271.PublishedbyOECDParis,1997.Grainversusfood:ahiddenissueinChina’sfoodpolicydebate”,EconomicDivisionWorkingPapers(EastAsia),1996/2,RSPAS,ANU,Australia.Agriculturalpolicies,marketsandtradeinChina(1996)”, Agriculturalpolicies,marketsandtradeintransitioneconomies---Monitoringandevolution1996,PublishedbyOECDParis,1997."China'sNetGrainImport(1960-1989)",TheSchoolofBusinessandEconomicStudies,LeedsUniversity,DiscussionPaperSeriesNo.07/95,1995,UK.2.中文论文:“从‘华坚现象’看中国对非投资类型演变”(与姜志霄、周俊安合作)《国际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第67-76页。“减速与调整: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研判”《国际经济评论》(与陈建奇、杨业伟合作)2012年第6期第20-56页。“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比变动因素估测:1990-2030”(与杨业伟合作),《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8月1日出版)第13-25页。“金融改革优先序——人民币可兑换视角探讨”(与王豪、邱牧远合作)《中国市场》2012年第33期第34-42页。“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47-67页。“测量中国”《国际经济评论》2012年第1期第27-39页。“中国贸易条件及其与宏观涨落关系(2001-2011)——开放大国经济的‘飞去来器效应’”,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与李远芳合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11021,2011年12月26日。“理解中国投资率——经济追赶时期投资回报与合意投资”《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创新——第三届张培刚奖颁奖典礼暨2010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文集》第49-58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与李远芳、杨业伟合作)《国际政治评论》2011年第2期第1-21页。“美国经济走势与对华政策重估”(与陈建奇合作)《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第2期第15-27页。“奥巴马元年美国经济透视”《中国财政》2010年第8期第71-73页。“复苏不易、景气难再——奥巴马元年美国经济透视”(与陈建奇、王健等人合作),《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第45-68页。“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因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3期第88-91页。“复苏不易、景气难再——奥巴马元年美国经济透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110002,2010年3月29日(与陈建奇等人合作完成)。探求服务外包与服务全球化真谛——读江小涓等著《服务全球化与服务外包:现状、趋势及理论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第151-154页。总需求V型回升——2009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政策述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90010,2009年10月13日。“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因素——我国开放经济成长面临新问题(与李远芳、刘鎏合作)”《金融研究》2009年第10期第38-56页。“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与中国因素——我国开放经济成长面临新问题(与李远芳、刘鎏合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9009,2009年9月22日。“格林斯潘做错了什么——美国货币政策与次贷危机关系分析”(与刘鎏合作),《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5期第21-23页。“中美经济外部不平衡的‘镜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3期第99-101页。“格林斯潘做错了什么——美国货币政策与次贷危机关系分析”(与刘鎏合作),《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1-2月第38-44页。“中美经济外部不平衡的‘镜像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11-12月第19-27页。“大国经济与输入型通胀论”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资料F8《世界经济导刊》2008年第11期。“大国经济与输入型通胀论”《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7-8月第9-23页。“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新华文摘》2008年第13期第51-55页。“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7期第5-6页。“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第29-31页。“人民币实际汇率之谜(1979-2005)——基于事实比较和文献述评的观察”,《中国经济学(2006)》第82-145页,格致出版社、上海出版社,2008年5月。“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管理世界》2008年第3期第70-80页。“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7017,2007年12月29日。“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我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变动及其对汇率影响(1978-2006)——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视角的实证分析”,2007年7月投稿给《世界经济》。“当代服务外包兴起的根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5期第125-126页。“当代服务外包的经济学观察——产品内分工的分析视角“《世界经济》2007年第8期第22-35页。“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兼论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7011,2007年7月10日。“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6)——新一轮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微观基础”《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第723-758页,2007年4月。(署名作者是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卢锋是执笔人)。“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第357-380页,2007年1月。“我国资本回报率估测(1978-2006)——新一轮投资增长和经济景气微观基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7002,2007年2月9日(作者是CCER中国经济观察研究组,卢锋是执笔人)。“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1期第32-34页。“比较优势与我国开放型棉产业发展——我国棉花贸易政策面临十字路口选择”《管理世界》2006年第11期第59-69页。“外汇储备过万亿美元的深层根源与认识启示——我国经济成长新阶段的机遇和挑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6021,2006年11月13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研究:对中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的理论思考”《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第3-10页。卢锋、韩晓亚(2006):“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第4-14页。“人民币实际汇率之谜(1979-2005)——基于事实比较和文献述评的观察”,《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3期,第635-674页,2006年4月。“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4)——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走势研究之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6004,2006年4月3日。“我国工资与劳动成本变动及国际比较(1978-2004)——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走势研究之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6008,2006年4月13日。“体制转型与汇率演变——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走势研究之三”,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6009,2006年4月20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长期走势研究之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6011,2006年5月21日。卢锋、韩晓亚(2006):“长期经济成长与实际汇率演变——巴拉萨一萨缪尔逊效应假说及其经验证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6002,2006年2月21日。“我国长期米价研究(1644-2000)”(与彭凯翔合作)《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第427-460页2005年1月。“产品内分工”《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第55-82页,2004年10月。“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2004005,2004年5月28日。“我国农产品贸易趋势与结构变动(1981-2003)”(与雷蕾合作),《国际贸易》,2003年第11期,第15-19页。“中国粮价与通货膨胀关系(1987-1999)”《经济学季刊》第1卷第4期,2002年7月,第821-836页。“松时放、紧时收——我国粮棉流通改革周期性反复现象研究(1985-2000)”《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三集)〉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我国‘入世’农业影响的省区分布估测”(与梅孝峰合作)《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第67-73页。“中国农产品贸易政策与入世谈判——误读补贴”,《国际贸易》2001年3月号第4-8页。“‘入世’农业影响的省区分布研究”(与梅孝峰合作),CCER《内部讨论稿系列(中文版)》C2001001,20011年2月。“价格干预稳定性绩效——我国棉花行政定价与供求关系波动关系的研究(1981-1999),《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第136-145页。“我国棉花国际贸易‘贱卖贵买’现象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2期,第3-9,16页。“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中国棉花积压亏损原因与压库减亏对策”《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第47-57页。“透析棉价——我国棉花积压亏损原因分析与压库减亏对策探讨”,《国际贸易》,1999年12月号第10-15页。“国际棉价长期波动趋势和周期性——我国棉花积压亏损原因分析与压库减亏对策探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内部讨论稿系列(中文版)C1999028,1999年11月3日。“三次粮食过剩(1984-1998)——我国粮食流通政策演变过程的备择解释”,《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9年第60期,第33-42页,1999年9月29日。“应当实事求是地认识粮食过剩问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1999年5月)第168-176页。“粮食亏损的根”《资本市场》,1999年第4期第48-53页。“粮食亏损的深层根源”《调研世界》,1999年第3期第6-12页。“三次粮食过剩(1984-1998)——我国粮食流通政策演变过程的备择解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文讨论稿》No.C1999003,1999年2月。“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我国食物政策调整的第三种选择”,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中国经济学》(1997),第40-5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我国是否应当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外国农业保护政策的经验教训和启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第56-64页。“我国若干农产品产消量数据不一致及产量统计失真问题”,《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10期,第47-53,71页。“我国水产品产消量数据不一致及产量统计失真问题”,《管理世界》1998年第5期第165-171页。“我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与粮食禁运风险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第32-47页。“美国1980-1981年的粮食禁运:粮食武器有效性的一次失败检验”,《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第53-57页。“粮食市场化改革:需要重新思考的认识前提”,《中国农村观察》,1997年第3期, 第7-17页。“比较优势与食物贸易结构──我国食物政策调整的第三种选择”,《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第3-12页。“如何认识‘民以食为天’”《改革》1996年第5期,第58-65页。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刘国恩

    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介绍 研究院研究生

     现任职务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健康与发展经济学、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医药经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林毅夫

    研究生 研究生导师介绍 研究院研究生

    现任职务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宋敏

    研究生 金融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介绍

    宋敏博士香港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背景:1991年获得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经济学(金融方向)博士

  •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平新乔

    研究生 金融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介绍

    平新乔博士研究领域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财政学学习和工作经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1998年9月至今),2001年8月被北大聘为教授清华大学经济学院任副

  •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郭明

    研究生 金融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介绍

    郭明博士现任职务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研究领域资产定价、期货和期权产品定价及预测、汇率定价及预测、日用品定价及预测、理论和实证市场微观结构、信息经济学、公司理财、代理

  •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肖耿

    研究生 金融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介绍

    肖耿博士研究领域产权与制度经济学教育背景管理科学学士,1985,中国科技大学经济学硕士/博士,1987/1991,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经历香港科

  •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介绍:沈艳

    研究生 金融研究院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介绍

    沈艳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经济系学士(1997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年)。工作经历2006.8-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