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南京农业大学

  • 建校时间:1902年
  • 招生简章:共5份简章
  • 院校类型:农林类
  • 所在地区:江苏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汇总表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设有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江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胡锋

    姓名(职称):胡锋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3、4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815(Tel)025-84395815(Fax)fenghu@njau.e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李辉信

    姓名(职称):李辉信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4.10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374(Tel)025-84395210(Fax)huixinli@nj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潘根兴

    姓名(职称):潘根兴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58年10月26日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6027(Tel)02584396027(Fax)gxpan@njau.e.cn所属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毕业院校:南京农业大学从事专业:土壤学研究方向:土壤生物地球化学与环境发表论文:SCI收录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EffectoffertilizationonseleniumcontentofteaandthenutritionalfunctionofSe-enrichedteainrats.PlantandSoil,2002.238,2002:91~95;(2)PhysiologicalfunctionofSe-enrichedteafertilizedwithsodiumseleniteandteanaturallyhighinSetorats.2001.J.oftheScienceofFood&Agriculture,81,2000:202~204;(3)Effectofseleniumongreenteapreservationqualityandaminoacidcompositionofteaprotein.J.ofHorticulturalSci.&Biotech.76(3),2001:344~346;(4)DeterminationofseleniumconcentrationinriceandtheeffectoffoliarapplicationofSe-enrichedfertilizerorsodiumseleniteontheseleniumcontentofrice.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J.Sci.FoodAgric.2002,82:869-872(5)Variationofδ13CinkarstsoilinYajikarstExperimentSite,Guilin.ChineseScienceBulletin,47(6),2002:500~503;(6)Effectofseleniumontheyieldandqualityofgreentealeavesharvestedinearlyspring.JournalofAgriculturalandFoodChemistry,2003.publishedonweb.(7)UptakeandTransportofSeleniteandSelenatebySoybeanSeedlingsofTwoGenotypes,PlantandSoil,2003,253:437-443(8)StorageandSequestrationpotentialoforganiccarboninpaddysoilsofChina.GlobalChangeBiology,2004,10,79-82(9)OrganicCarbonStockintopsoilofJiangsuProvince,China,andtheRecentTrendofCarbonSequestration.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2005,No1(inpress);(10)BioavailabilityofheavymetalCdinsoil-cropsystem:Pedochemicaleffectversusgenotypiceffect.PlantandSoil,2004,availableonline国内主要刊物论文(1)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等.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地球科学进展,2003,18(4):609-618(2)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5(3):100~109;(3)潘根兴,何师意,曹建华等.表层带岩溶土壤系统中碳稳定性同位素的变异及其意义.科学通报,2001,46(22):1919~1922(4)潘根兴,AndrewC.Chang等,土壤-作物污染物分配与食品安全评价模型,应用生态学报,2002,13(7):849~853(5)潘根兴,曹建华,何师意等.岩溶土壤系统对空气CO2的吸收及其对陆地系统碳汇的意义----以桂林丫吉村岩溶试验场的野外观测和模拟试验为例,地学前缘,2000,7(4):580~587(6)李恋卿,潘根兴,等,太湖地区水稻土表层土壤10年尺度重金属元素积累速率的估计.环境科学,2002,23(3):119~123(7)潘根兴,滕永忠.模拟条件下岩溶土壤系统水文地球化学动力学过程及其意义.地球化学,2000,29(3):272~282(8)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第四纪研究,2000,20(4):325~334(9)潘根兴,孙玉华,滕永忠等.湿润亚热带峰丛洼地岩溶土壤系统岩溶系统中土壤碳的分布及转移,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69~72(10)潘根兴,曹建华.桂林丫吉村实验场岩溶土壤碳转移与水排碳作用.自然科学进展,2001,11(7):704~709(11)曹建华,潘根兴,袁道先.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失的影响及岩溶效应.第四纪研究,2000,20(4):359~366(12)胡秋辉,潘根兴等.富硒茶叶硒的浸出率及化学特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9,32(5):69~72(13)李恋卿,潘根兴,张平究.植被恢复对退化红壤表层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Pb、Cd分布的影响.生态学报,2001,21(11):1769~1774(14)潘根兴,韩永镜.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环境科学,2001,22(1):57~61;(15)胡秋辉,潘根兴等.天然富硒茶和人工富硒茶生理功能比较研究,营养学报,2001,23(3):242~245(16)胡秋辉,潘根兴,安辛欣,等.富硒茶对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茶叶科学,2001,21(1):44~47(17)潘根兴,韩永镜.太湖地区水稻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布与变化,应用生态学报,2002,13(2):171~174(18)李恋卿,潘根兴.太湖地区土壤团聚体重金属的分布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环境科学学报,2001,21(5):607~612(19)石盛莉,潘根兴,王连峰,等.酸沉降影响下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硫形态分布研究.生态学杂志,2001,20(1):9~12(20)张艳玲,潘根兴,等.江苏省几种低硒土壤中硒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植物营养学报,2002,8(3):355~357(21)周运超,潘根兴,等.太湖地区3种水稻土不同温度培养中有机碳库变化及其对升温的影响.环境科学,24(1),2003:46~51(22)潘根兴,焦少俊,等.低施磷条件下不同施肥对太湖地区黄泥土磷迁移性的影响.环境科学,24(3),2003:91~95(23)吴新民,李恋卿,潘根兴,等.南京市不同功能城区土壤重金属Cu、Zn、Pb和Cd的污染特征.环境科学,24(3),2003:105~111(24)李正文,张艳玲,潘根兴,等.不同水稻品种子粒Cd、Cu和Se的含量差异及其人类膳食摄取风险.环境科学,24(3),2003:112~115(25)张平究,李恋卿,潘根兴等.长期不同施肥下太湖地区黄泥土表土微生物量碳氮及基因多样性变化.生态学报,2004,在刊(26)模拟酸雨对太湖地区土壤-植物系统中铜的化学行为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1(4),2001:459-464科研项目:1、中国主要水稻土有机碳的固定机制、稳定性与碳汇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1016,2003-2006,140万元);2、土岩界面硒的交换、迁移及其生物有效性机理与调控(科技部“973”项目专题G1999011808-3,2000-2004,32.6万元);3、西南岩溶地区土壤生物多样性与喀斯特发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专项研究计划项目,2003~2005,36万元)4、土壤升温对水稻土移动性碳的影响及其环境反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4,29.0万元);5、植物对土壤硒吸收的基因差异及其利用(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研究基金2000~2003,6.0万元);6、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动态特征及其量化模式(教育部重点项目,2002~2003,11.0万元);7、岩溶景观中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对生态指示(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研究基金2003-2005,8.0万元)。8、国土资源部和江苏省《国土地球化学调查》中“重金属土壤-植物迁移与食物安全及富硒植物开发前景”子专题(2004.1-2005.12,50万荣誉及获奖:1、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部批)所长。2、国务院第五届学科评议组农业资源利用(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学科召集人;3、中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营养学会肥料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环境演变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化学学会终身会员;4、全球土壤环境恢复网络亚太地区中心成员;5、土壤质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兼职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农业部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6、中国科学院‘十五’重大咨询项目“西部生态环境”专家咨询组成员;7、《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中国岩溶》、《地球与环境》等杂志编委8、国土资源部、江苏省“国土生态环境地质调查”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2003-2005)9、1999年,2003年分别获教育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一次10、199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刘兆普

    姓名(职称):刘兆普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47.12.02最高学位:学士联系方式:13901592157(Tel)025-84396678(Fax)sea@nj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邹建文

    姓名:邹建文电话:025-84396286职称:教授邮箱:jwzou21@njau.e.cn从事专业:环境科学、土壤学、生态学研究方向:碳氮循环与全球变化(温室气体,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宗良纲

    姓名(职称):宗良纲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0.11.16.最高学位:硕士联系方式:025-84396406(Tel)(Fax)zonglg@njau.e.cn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周立祥

    姓名(职称):周立祥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1965.03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025-84395160(Tel)025-84395343(Fax)lxzhou@n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占新华

    姓名(职称):占新华教授性别:男出生时间:最高学位:博士联系方式:84395160(Tel)(Fax)xhzhan@njau.e.cn所属单位: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南京农大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导师介绍:王世梅

    姓名:王世梅电话:025-84399108职称:教授邮箱:smwang@njau.e.cn从事专业:微生物学研究方向:土壤与环境微生物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