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集美大学

  • 建校时间:1918年
  • 招生简章:共1份简章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所在地区:福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吴永沛

姓名:吴永沛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56.10研究方向:食品酶工程学学术兼职福建省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汤凤霞

    姓名:汤凤霞性别:女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56.12研究方向:食品科学学术兼职情况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主

  •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邱澄宇

    姓名:邱澄宇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50年8月研究方向:水产品加工学术兼职现为中国水产学会加工与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

  •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马建华

    姓名:马建华性别:女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56.8研究方向:无机、有机生物学,光化学学术兼职情况 中国化学会、中国分析测试

  •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陈发河

    姓名:陈发河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60.8研究方向:食品保鲜与加工一、个人基本情况性别:男;出生年月:1960年8月;毕业学校、专业、学历、学位:比利时鲁汶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研究生,硕士职称:教授行政职务: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联系电话:0592-6181912;Email:fhchen@jmu.e.cn集美大学教学名师。福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集美大学首批校级教学团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二、学术兼职情况1.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分会常务理事2.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3.福建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三、主讲课程本科生:《园艺产品采后生理与技术》、《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研究生:《食品科学进展》、《现代食品加工技术进展》、《果蔬采后生理学》、《农产品贮藏加工专题》。四、主要研究方向1.园艺产品采后生物学2.食品加工技术3.农产品贮运保鲜与加工五、主持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1.枇杷果实采后保鲜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7-2010),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7N0046,项目主持人,经费12万元。2.莲雾果实采后果肉絮状绵软发生机理及其调控研究(2010-201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J01211,项目主持人,经费7万元。3.减轻枇杷果实低温贮藏冷害机理及御冷技术的研究(2005-200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0510026,项目主持人,经费4万元。4.余甘果片酸性物质调控加工技术(2006-2009年),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6N0072,项目技术负责人,经费10万元。5.厦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2010-2011),厦门市农业局,项目主持人,经费7.5万元6.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2003—2007),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031088,项目主持人,经费20万元。7.纯天然胡萝卜素胶囊的研制开发(2003-2007),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3502Z20031065,项目技术负责人,经费30万元。8.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1998—2002),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合同编号:96-015-01-016,子课题负责人,子课题经费50万元。9.新疆无核白葡萄落粒的控制研究(1999—2002),新疆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人,经费8万元。10.优质龙眼果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2008-2010),企业科技项目,项目主持人,经费6万元。六、获奖及科研成果1.“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获2007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2.“枇杷果实采后新型保鲜剂的研制”,获2007年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一。3.“枇杷气调保鲜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获2004年厦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4.“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与流通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获2006年厦门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排名第七。5.“枇杷果实采后保鲜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9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科技项目验收,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一。6.“余甘果片酸性物质调控加工技术”,2007年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排名第二。7.“葡萄贮藏过程中离区酶活性变化与落粒的关系及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2007年获第七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三等奖,排名第一。8.“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2008年荣获集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9.“果蔬采后生理学”,2000年荣获新疆农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10.2005年荣获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突出贡献奖。11.2010年荣获厦门市优秀教师称号。七、主要代表性论文1.陈发河、蔡慧农、冯作山、张维一、廖康.葡萄浆果发育过程中激素水平的变化,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2,28(5):391--395.2.陈发河、吴光斌、冯作山、张维一.葡萄贮藏过程中离区酶活性变化与落粒的关系及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3,29(2):133--140.3.陈发河、吴光斌.ApplicationofelectricalimpedanceanalysistoassessmentoffreezingInjuryinChicoryRoots,农业工程学报,2002,18(5):147—151.(EI收录)4.陈发河、吴光斌等.Effectofmodifiedatmospherepackagingonrespirationandqualityattributesofloquatfruitringcoldstorage.农业工程学报,2003,19(5):23—27.5.陈发河、吴光斌、田标、陈铮.中低档乌龙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245-247.(EI收录)6.陈发河,吴光斌,周凌婕.茶树菇多糖的制备及其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中国食品学报,2007,7(6):33-38.7.陈发河、吴光斌、林华玲.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多种食品添加剂.中国食品学报,2006,6(6):126-132。8.陈发河、吴光斌、陈志辉.天然胡萝卜素β-环糊精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6,6(1):110-110.9.陈发河、张维一、吴光斌.变温处理后甜椒果实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园艺学报,1994,21(4):351-356.10.陈发河、张维一、吴光斌.钙渗入对香梨果实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的影响.园艺学报,1991,18(4):365-369。11.陶金华、陈发河(通讯作者)、冯作山.诱导抗性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2):361-366.12.陈发河、张维一.低温胁迫对甜椒果实游离脯氨酸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1991,27(5):365-368.13.ChenFahe,WuGuangbinandZhangWeiyi.Theeffectofprestorageheattreatmentonqualityandstoragedecayofsweetpepperringcoldstorage.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ostharvestScienceandTechnologyofHorticulturalCrops,June1995,290-297.14.李磊,陈发河(通讯作者),吴光斌.热激处理对冷藏“解放钟”枇杷果实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食品科学,2010,31(16):286-290.15.张晓勇,陈发河(通讯作者),吴光斌.热激蛋白及其与果蔬的抗冷性关系.食品科学,2008,29(12):726~730.16.陈发河,蔡慧农,吴光斌,张维一,张爱玲.热激处理对采后甜椒果实抗冷害的生理效应.食品科学,2002,23(6):139~142.17.陈发河,吴光斌,陈旭.琯溪蜜柚果皮中果胶提取工艺优化研究.食品科学,2006,27(11):387-391.18.吴光斌、吕禹泽、陈发河(通讯作者).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九种食品添加剂.食品科学,2006,27(11):457-461.19.陈发河、张维一、吴光斌.椒果实冷藏方法的研究.食品科学,2000,21(8):53-56.20.张四奇、陈发河(通讯作者).1-MCP在果蔬采后保鲜上应用的研究进展,食品科学,2006,27(8):262-265.20.陈发河、吴光斌.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的甲醇、乙酸乙酯和杂醇油.食品科学,2007,28(1):232-234.21.陈发河、吴光斌、陶金华.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测定贝类中氨基酸含量,海洋水产研究,2006,27(3):42-46.22.刘明绶,陈发河(通讯作者),吴光斌.响应面法优化菠萝皮色素提取工艺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9):222-228.23.陈发河、陈志辉、吴光斌、冯作山.胡萝卜中天然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的研究,食品研究与开发,2006,27(5):54-57.24.陈志辉、陈发河(通讯作者)、冯作山、吴光斌.天然胡萝卜素的性质及制备工艺研究进展,食品工业科技,2005,26(6)186-189.25.杨立杰、陈发河(通讯作者).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研究进展.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385-39026.谢功昀、陈发河(通讯作者)、吴光斌.同时蒸馏萃取提取柚皮油的研究,香料香精化妆品,2008,107(2):17-20.27.王雪艳、陈发河(通讯作者)、吴光斌、黄志勇.龙眼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2010,15(2):109-114.28.吴光斌、陈发河(通讯作者)、张其标、杨姣.热激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冷害的生理作用,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2):1-5.29.郑怀忠、陈发河(通讯作者)、李淑燕、孙君社、刘萍.亚硝酸还原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11(3):81-87.30.ZhangXC,ChenFHandHuangZY.ApoptosisIncedbyacrylamidewasCalmedDownina21.5%FatDietthroughCaspase-3-independentPathwayinMiceTestis.ToxicologyMechanismsandMethods。2009,9(3):219-224.31.陈发河、于新、张维一、谭敦炎.无核白葡萄果柄结构与落粒关系的研究.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0,23(1):44-48.32.陈发河、张维一、于新.生长调节剂喷穗对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的影响,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0,23(2):1-5.八、主持制定的标准1.陈发河.“葡萄包装运输技术标准”(地方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局发布,DB/6500B08002-88,1988年9月。2.陈发河、朱磊、刘鸿仁.“甜瓜包装运输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新疆技术监督局发布,DB65/2372,1997年11月。3.陈发河、张维一、朱磊.“甜瓜贮藏保鲜技术规程”(地方标准),新疆技术监督局发布,DB65/2373,1997年11月。九、编写的教材及专著1.《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编。2.《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副主编。3.《食品加工中的安全控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参编。4.《食品原料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7年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5.《农产品保鲜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特色教材,计划2011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主编。6.《果蔬采后生理学》,全国统编教材,1995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编。7.《福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2005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8.《新疆名牌农产品战略研究》,2000年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参编。*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蔡慧农

    姓名:蔡慧农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57.10研究方向:发酵工程学术兼职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情报信息分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第六届理事

  •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曹敏杰

    姓名:曹敏杰性别:男职称:教授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出生年月:1964年2月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Email:mjcao@jmu.e.cn一、个人基本

  •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导师介绍:马英

    姓名:马英性别:女职称:讲师学院:水产学院出生年月:1968年3月研究方向:海洋、水生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五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主持三项课题(中国国家博士

  •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导师介绍:石盛莉

    姓名:石盛莉性别:女职称:讲师学院:水产学院出生年月:1974.4研究方向:水环境科学五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主持:灌溉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对水、旱作土

  •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导师介绍:王秋荣

    姓名:王秋荣性别:男职称:讲师学院:水产学院出生年月:1966/09研究方向:鱼类繁殖与营养五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2001年3月至2004年9月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