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河南工业大学

  • 建校时间:1956年
  • 招生简章:共1份简章
  • 院校类型:理工类
  • 所在地区:河南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错误提示
提交志愿

提交成功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刘亚伟

刘亚伟,男,汉族,1960年1月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分会副会长。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工程系;2009年被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省教育厅联合授予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王晓曦

    王晓曦,男,1963.11生,内蒙人,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营养分会理事,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张来林

    张来林,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1982年元月毕业于郑州粮食学院粮油储藏专业,现为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会员,兼任国家粮食局储粮专家组专家、中储粮广州新沙港粮库顾问、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苏东民

    苏东民,男,1963年5月出生,副教授,党委办公室主任,博士(博士研究生)。2003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中国农学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发酵面食分会理事;中国农机学会理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王若兰

    王若兰,女,1960年09月30日出生,粮油储藏系主任,教授,硕士学位。中国粮油学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储藏专业分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食品学会理事;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粮食储藏及物流分技术委员会委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张玉荣

    张玉荣,女,1967年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产品加工与储藏学会理事。1989年至今在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河南工业大学从事粮油储藏与品质检测分析及控制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及科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王金水

    王金水,男,1964年10月出生,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蛋白质化学、食品生物技术。1982、9-1986、7在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学士学位;1986、9-1989、7在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攻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卞科

    卞科,男,1960年8月25日出生,1985年9月至1988年1月在郑州粮食学院读硕士研究生,1988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1991年10月至1992年10月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作普通访问学者,199

  •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导师介绍

    安红周,男,38岁,副教授,博士,粮油食品学院。研究方向为食品挤压技术、粮油精深加工。主要成果:国家“九五”攻关“糙米调质技术研究”;河南省攻关&ld

  • 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曹健,女,36岁,副教授,博士,生物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微生物学、食品生物技术。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2部。目前主持有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现为河南省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郑州市优秀教师,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省教育厅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获得者。Email:biotech@haut.e.cn  谭晓荣,女,副教授,细胞生物学博士。2004年到河南工业大学工作,同年被聘为副教授。现为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系主任。发表论文总计19篇,其中SCI论文4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13篇,参编书籍2部。先后参与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目前参加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项目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逆境生理,植物病理学,自由基生物学。 管军军,男,1975年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现于生物工程学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型饲料食品配料与添加剂及其新资源的开发,饲料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新型技术在饲料食品资源深加工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学攻关项目等5项,参编著作1部,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宣读1篇);发明专利1项(CN200410041342.4)。Email:guanjj1975@yahoo.com.cn 惠明 ,男,1969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导,学科带头人,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有:“核黄素发酵新工艺的研究”(省级);“生物技术在糯米深加工中的应用”(省级);“膜分离技术在肌苷提取中的应用研究”(省级);“微生态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省级)及“聚γ-谷氨酸的发酵法生产技术研究”(校级)等。获得河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鉴定1项,新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编教材和科技书4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刘来亭男42岁生物工程学院动物科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1)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2)饲料加工对营养成分的影响3)饲料新资源开发与应用。中国粮油学会饲料专业分会理事,河南省饲料工业协会理事。1999年完成国家“九五”攻关课题,“水难溶维生素B3的研究”。2002-2004年完成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4项,其中一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获河南省200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开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参编著作2部。e-mail llting27@yahoo.com.cn。 李瑞芳,女,35岁,副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在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技术系工作。2004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方向:基因工程。曾参加“九五”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的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高等学校教材1部。感兴趣的科研领域为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研究。联系电话:0371-67789276(O)E-mail:lrf@haut.e.cn 王金荣,女,博士,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自1997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收录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国内学术会议论文3篇,副主编书一本。鉴定成果4项,其中一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4项。研究方向:危害食品、饲料安全的化学残留及生物安全性的检测技术和限量标准的研究,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生物效价及安全评价。 王卫国,1956生,现任教授,生物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硕士研究生导师,动物科学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兼任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副会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理事,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分会理事,河南省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河南工业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15项省部厅级科研项目,《拉萨牦牛强度育肥》等4个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饲料粉碎粒度研究》项目获2005中国粮油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篇。出版著作3部。目前的主要科研方向是饲料加工新技术、饲料资源与添加剂开发和饲料安全技术。 E-mail:wwgzl@haut.e.cn 吴兴泉,男,36岁,副教授,博士,生物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主任,从事植物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先后参加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科技进步奖3项。目前主持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和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各1项,参加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等各1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2部。现为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生物化学学会会员。电话:68873237,Email:wuxq70@126.com 张慧茹,女,1967年出生,临床兽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药用中草药抗菌抗病毒机理研究,替代抗菌素的中草药添加剂和动物功能性营养的研究。曾参与国家“863”项目—人类胚胎干细胞建系及向心肌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课题编号:2002AA216161,陕西省重点攻关项目---人类和动物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先后发表文章15篇;sci收录一篇,参编书1部。联系电话:13101712034,0371-61858819,电子信箱:zhr67@163.com。 赵永亮,1966年10月生,女,博士,副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圆满完成《生物化学》等10余门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还以第2发明人完成并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或副主持完成并通过河南省科委鉴定攻关项目4项。近年来,以第1或2作者发表在《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中草药》等国家一级或核心刊物上的论文20余篇,其中,有1篇被EI收录、1篇于2003年7月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2等奖。副主编出版论著2部。 蔡静平,男,教授,1957年出生,浙江省人,1982年2月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1月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及内容:粮油食品微生物学,近年来重点研究粮油食品保鲜,粮食及农产品的微生物转化等。近几年主要成果:主持或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八五”、“九五”攻关子课题,主持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编出版“粮油食品微生物学”等专著两部,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一项,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河南省星火二等奖各一项,获国家专利三项,1997年至今通过省、部级鉴定项目5项,近年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